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做广告?不就是找个广告公司,来拍拍我们的产品,再拿到电视台一放不就完了嘛。”——这么说也不能说不对。其实广告就是这样,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总体来说,一个完整的广告过程需要以下九个环节: (一)市场调查 要做广告,首先你得弄明白一些问题,如:你的产品准备卖给哪些人,这些人都有什么需求,他们在想些什么、喜欢什么,等等。寻找这些问题答案的方法,就是市场调查。市场调查是做广告的起始点。没有市场调查,你就无从知道广告的目的应该是什么,或者怎样做才能达到广告的目的。如果没有市场调查,  相似文献   

2.
都在说史玉柱黄金酒的新广告的好坏?咱不说别人说过的,换个角度看史玉柱的黄金酒广告,咱怎么就觉得史玉柱同学的观点跟中国现如今的教育方法是那么地一脉相承呢?  相似文献   

3.
佟溥震 《广告大观》2005,(7):117-118
企业在电视广告投放决策过程中,往往会接收到来自广告公司、媒体所提供的大量电视栏目信息,在采纳广告公司、媒体等“外脑”的广告方案之前,企业通常要对各种栏目进行初步评估。然而对于多数企业来说,电视栏目的广告价值评估并非是企业的优势所在,评估过程也显得过于复杂。但作为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电视栏目的广告价值进行简单的评估。  相似文献   

4.
理解     
理解广告二十余年前,我因为不懂人情世故,曾被人起了个当时颇含贬义的绰号,叫"广告"。过后才知道,这个绰号竟跟我从事的"美工"工作没有任何关系。感谢那个起绰号的人,后来我竟真的干了十多年的广告。从广告的角度看人生吧,真不如从人生的角度看广告。这个行业其实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行业。同仁们别委屈,不干广告而头上长角浑身斑斓的人多得是。有一阵子只要一说人生,别人就会觉得沉重。现在可不,生活浓度越来越高,谁都可以切一块出来掂掂。所以呀,  相似文献   

5.
伯恩巴克是国际广告界公认的一流广告大师。他曾经让甲壳虫在美国从滞销迅速登上进口车销量第一的宝座,关键之一就是把缺点当特点,把特点当卖点。美国人一贯喜欢既大又长流线型的豪华轿车。尽管甲壳虫在欧洲畅销,但是它过于短小,美国人不喜欢。可以说,小是甲壳虫致命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电子商务》2006,(11):148-149
西蒙说他是简单到骨子里的人,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把简单的事情变得更简单,这就是他的生活,快乐的简单  相似文献   

7.
做健康传播广告和你每天做的啤酒、眼霜、巧克力广告并无多大差别。重点是你有没有把别人真正当人。  相似文献   

8.
初识杨星雨,就有一见如故的感觉,很谈得来。当得知是同一年出生的,并且我们一个白羊座,一个狮子座,天生非常合得来的两个星座后,两个人就有很多的话。我很难想象一个获得过2005中国大学生广告学院奖平面类金奖的人竟然没有再做创意,总觉得很遗憾,她却很随意地说,能做喜欢的广告就行,而且并没有完全放弃创意,她所接触的是全方位的广告。80代的广告人,很简单,因为喜欢,所以喜欢。  相似文献   

9.
Yeen 《中国广告》2007,(12):25-26
按照中国传统的审美观点,美丽就是完美,没有半点瑕疵。因此造成很多化妆品广告都追求这种极致完美的表现方式。我们现在新的定位是不希望把这种非常标准化的美丽带给大家,我们提出一个新观点:我拥有我自己的美丽,非常个性化的,而不是完美毫无瑕疵。因此,在表达化妆品广告功效时,我们会寻求一种更好的办法。的确,有时候把产品说得过于好,超过了消费者能接受的范围,会让人产生  相似文献   

10.
刘志明 《中国广告》2004,(3):99-101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把广告做好,是善良的愿望。把广告做好了,是受众的福音。但是,这不是说所有的广告都是好的了,更不是说就没有了坏广告。而实际情况是,好广告总是凤毛麟角,坏广告却是五花八门。  相似文献   

11.
广告是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联系纽带,是流通过程中促进商品交换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是为了交换,要把商品卖出去,就必须让别人知道生产的是什么,能给别人带来什么利益,这就需要有媒体向广大消费者作宣传,这就是广告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什么广告才是最有销售力的广告,我觉得就是把消费者砸晕的广告,是让消费者愿意喜欢你、愿意在意你、愿意花钱买你产品的广告才是最有销售力的广告。否则都不是让人赞赏的广告或者说是受尊重的广告。  相似文献   

13.
初识杨星雨,就有一见如故的感觉,很谈得来当得知是同一年出生的,并且我们一个白羊座,一个狮子座,天生非常合得来的两个星座后,两个人就有很多的话我很难想象一个获得过2005中国大学生广告学院奖平面类金奖的人竟然没有再做创意,总觉得很遗憾,她却很随意地说,能做喜欢的广告就行,而且并没有完全放弃创意,她所接触的是全方位的广告。80代的广告人,很简单,因为喜欢,所以喜欢  相似文献   

14.
广告提案,重要的一点就是懂得把复杂的事情做到简单。首先,我觉得创意并不是等于品牌营销。广告主常被骂的一点就是扼杀创意人的空间。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其实单纯的创意并不会让品牌的成长达到广告主预期。我去参加过不少的颁奖,我每坐在台下总会觉得有点啼笑皆非。因为看到得奖的作品不少都是飞机稿,而这些飞机稿跟本身品牌或产品的跟策略定位都有很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5.
方礼勇 《创业家》2010,(12):122-123
很多人觉得我们这些人创业之前都有比较丰富的经验,做这事应该很简单,但事实上创业就是从头开始的过程,不是说过去的经验用不上,而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必须全力以赴  相似文献   

16.
荆奇 《广告导报》2005,(5):51-51
本刊记者:针对“中国广告风云榜”里出现的奖项,有些业内人士说要广告圈里的人评,有些要求企业来评,有些要求消费者来评,您觉得应该该怎么评?  相似文献   

17.
杨文京 《广告大观》2006,(3S):130-131
史玉柱说过一句比较经典的话:“中央电视台的大多数广告,漂亮得让人记不住。”我们往往记住了一个广告很漂亮,但忘记这个广告是卖什么。相反的,我们都觉得脑白金的广告很俗,但都知道它是卖什么的。脑白金这个土广告打下大市场,不是用偶然性能解释的。  相似文献   

18.
开幕词     
中国广告协会会长李东生:广告和品牌是孪生的兄弟,我觉得中国广告与品牌大会这个创意非常好,曾经有一位成功的民营企业家说,品牌(商标)是我自己创造的,我像爱我的孩子一样非常爱它。但是我不能把它养在家里,必须让它出去闯荡,这依靠的就是广告。这句话把广告和商标或者品牌的关系说得非常明白。《中国广告》杂志见证了中国广告30年的风风雨雨,杂志社的张惠辛社长很谦虚地说:"30年来有无数的前辈做了很多努力,才使这本杂志能够到今天越活越年轻,《中国广告》杂志是伴随着中国广告业发展而发展的。"《中国广告》杂志拥有这种谦虚感恩的心态,这本杂志一定会越办越好。  相似文献   

19.
张默闻 《中国广告》2011,(5):100-101
前几天有幸和重庆卫视的朋友一起午餐,大家都调侃这位兄长,说重庆现在干净了,因为在重庆卫视看不见广告了。那位老兄眼圈一红,说了一句话很有特色,他说,没有广告了,就像生活中少了最重要的东西,那个东西就和失去老婆一样,有的时候没感觉,走丢的时候就觉得特怀念。他发誓说,大家也都是这样想的。一直和广告较量,广告走了,连对手都没有了,这日子对于那些喜欢广告的人来说,有点被阉割的味道,疼,还不能说。  相似文献   

20.
远山 《商务周刊》2008,(8):92-93
前期股改的过于顺利,在一定程度上也与许多中小投资者的短视有关,自以为先对价能捞点小便宜,觉得最后的包袱可以由他人去背——殊不知,只要你还在这个市场中,在别人替你背包袱的同时,你也在替别人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