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2003年,我国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循环经济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十六届四中全会和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乌海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已面临资源枯竭问题,发展循环经济是其实现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李传国 《浙江金融》2006,(10):63-64
循环经济是人类在反思以往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道路的基础上.为缓解日益紧迫的人口、资源、环境矛盾而作出的抉择.其核心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先天脆弱的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环境和资源约束正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发展循环经济.减少资源消耗.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降低发展中的环境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们日益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积极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缓解资源短缺,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更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优化的金融生态环境可以通过资金流向变化和信贷结构调整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循环经济科学技术支撑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和重要的决策依据。为此,可以通过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助推循环经济的发展,如加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性,寻求其支持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最佳组合;倡导金融创新,为企业研发输送资金,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利用“歧视性”金融政策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进行长期约束等。  相似文献   

4.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增强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保证。财政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社会运行的杠杆,如何发挥财政职能,积极有效地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是现实而迫切的一项重要任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当前,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世界潮流。本世纪头20年,我国将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但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势十分严峻。为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根据我国实际,借鉴国际经验,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正确理解和把握循环经济的内涵发展循环经济,首先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循环经济的内涵。循环经济是一种把经济与环境保护融为一体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融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为一体,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  相似文献   

6.
李玲 《中国外资》2008,(9):182-183
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各国环境保护的必然选择,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当务之急。循环经济生产模式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然而从我国面临的经济高速增长、环境状况严峻、资源相对缺乏的形势出发,要完成这一目标,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的先进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7.
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是北部湾经济区实现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构建北部湾海洋循环经济体系对北部湾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海洋循环经济体系内涵的探索式研究,从分析北部湾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构建北部湾海洋循环经济体系的实现途径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循环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实践模式,是对人类的生态经济、生态工业、生态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等一切有利于实现社会经济活动“低消耗、高效益、低排放”的理论和技术的集合体.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以期望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但在这一道路上存在诸多循环经济问题,阻碍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步伐.对此,本文围绕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展开就循环经济产生及发展意义、我国现阶段发展循环经济存在问题、我国发展循环经济优化措施的分析和思考,希望对于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有所作用.  相似文献   

9.
所谓循环经济,是指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以最少的物质消耗实现最大产出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三R”为原则,即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裁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实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近年来,循环经济这一新的理念已成为经济学家、政府职能部门关心的话题,日前“中国循环经济发展高层论坛”在京召开,循环经济法立法也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如何进一步将包括循环经济理念的可持续发展观推进到社会中,推进到环境建设中,真正为构建和谐社会增添助力?本期博士沙龙中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赵伟、李雪松、程承坪博士就此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循环经济是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它以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 le)为基本行为准则,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目的是实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论述了资源型企业以循环经济实现集约化经营的必要性、可行性、紧迫性与实践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持续扩大,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安全发展,以循环经济模式代替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成为必然的选择。循环经济模式,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目标、以资源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鄂尔多斯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是经济增长主要依赖资源,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循环经济,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循环经济道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13.
绿色金融、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所导致的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追求经济、环境、生态的平衡,是适应时代发展的一种创新的发展模式。金融在资源配置上的强大功能使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撑。因此,发展绿色金融,支持循环经济,方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财政研究资料》2004,(24):24-24,F003
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社会.从根本上缓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压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5.
以循环经济模式开发柴达木盐湖资源,是西部经济起飞的一个新亮点。金融业只有以循环经济的理念支持盐湖资源开发。实行符合西部经济发展实际的货币金融政策,为盐湖资源开发创造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才能使柴达木盐湖资源开发早结硕果。  相似文献   

16.
孝义市是一个资源性发展地区,近年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资源掠夺的问题比较突出。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孝义市政府部门和金融系统联合采取了一些措施,收到明显效果。这些措施,对同类型区域发展循环经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廖志良 《海南金融》2015,(1):80-82,86
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大背景下,发展循环经济是海南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和资源有效利用的必然选择。本文以海南省昌江县为个案,通过分析其循环经济的现状与问题,研究其循环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的相关性分析,就金融如何支持循环经济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政策手段,尤其是财税政策,调节和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建立起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以资源循环利用为基础,维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投入和环境代价取得尽可能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循环经济特征及在我国发展的现状 (一)循环经济特征 第一,在技术层面上.循环经济通过生产技术与资源节约技术、环境保护技术体系的融合,强调首先减少单位产出资源的消耗,节约使用资源;通过清洁生产,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排放甚至"零"排放;通过废弃物综合回收利用和再生利用,实现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通过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生态环境的永久平衡;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现代服务业是一种需求收入弹性高的产业,它的投资少、经济效益高、对资源的依赖性低、污染小,但对智力要素要求较高。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甘肃省在有限的资源约束条件下提高就业率,实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完成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