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西部大开发》2013,(Z1):46-51
马国川:在过去30年中,光明和黑暗两个方面都有进一步的发展。中国"两种冒尖"的轮廓显得更加突出和鲜明了。在这种"两头冒尖"的现象愈演愈烈的情况下,从本世纪初开始,"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变得愈来愈尖锐,形成了几种互相对立的主张。吴敬琏:在这种"半统制、半市场"的双重体制下,中国社会一直存在一个"向何处去"的问题。两种可能的前途严峻地摆在面前:一条是沿着完善市场经济的改革道路前行,限制行政权力,走向法治  相似文献   

2.
十八大闭幕以来,社会上的改革热情再度高涨. 中共十八大确认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可以说,是对十八大前人们对"中国向何处去"、"中国改革向何处去"的期盼做出的最好回答. 共识基本形成,而且是主流的共识,那就是要重启改革议程,而且要坚定不移.虽然改革已进入攻坚区、深水区,但唯有改革才是出路,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推进市场化的经济改革和法治化、民主化的政治改革,经改、政改二者不可偏废,这是多方都普遍认同的共识.  相似文献   

3.
迈进新千年的中国经济到底往何处去,为世人所关心!本文拟就未来中国经济可能的走向,改革中积累下来的诸多问题如何解决等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 关于中国电信业竞争与发展的讨论和争辩在国内已是沸沸扬扬,成为中国媒体和老百姓思考和关注的焦点.对于中国电信业来说,一方面,我国电信市场的竞争格局还没有完全形成.另一方面,我们的电信企业还没有学会如何竞争.中国电信改革和发展向何处去?电信竞争向何处去?国际著名经济学家让·雅克·拉丰以及国内外的其他一流经济学家也许将会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世界经济文汇》2004,(6):78-79
第 1期“劳动与社会保障”特辑中国劳动经济学研究 :从何处来 ,向何处去 (代前言 )陆 铭………………………………中国劳动力市场 :绩效及其挑战人RayBrooks 陶 然……………………………………公平与效率的交替和协调──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再分配效应封 进…………………  相似文献   

6.
正世界聚焦中国"两会"。在世界经济衰退和局部地区冲突的背景下,作为世界经济大国的中国动向,成为焦点理所当然。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之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方方面面,决定了未来中国发展将向何处去。分析"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改革、民生、转型、市场、生态等仍然是雷打不动的关键词。在目  相似文献   

7.
2010年,中国经济向何处去?身处全球金融危机的包围之中,官方的展望即使不再轻言形势大好,至少也是明年好于今年、正在率先走出低谷的谨慎乐观,已经成  相似文献   

8.
"变脸板"、"疯狂板"、"三高板"……创业板两年,有人说,这是紧缩环境下实业的难得财源,也有人说,这是个"体制性造富"的圈钱乐园。创业板需要改变?向何处去?本刊特别策划"创业板奇谈"系列报道,从个股及机构着手,通过细节分析,向读者展示一个真实的创业板。  相似文献   

9.
海晨 《上海经济》2007,(8):48-50
央行高层近日公开表示,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压力和创新压力正在不断增强。外资银企"狼烟四起",中国银企能否突围,将往何处去?  相似文献   

10.
吴建民(中国驻法国原大使):我搞了一辈子外交,观察世界,观察中国,我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从1971年我们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在瑞典举办了联合国大会,当时中国去讲污染是资本主义国家造成的,中国绝对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现在若干年回头一看,中国好像还是走着这样一条道路。2002年建设部有一批人到美国去访问了解到,美国经历过汽车进家庭优先的模式,结果发现带来了很多麻烦,  相似文献   

11.
正该书从政势之变、经济之变、数字之变三个领域展开,阐述了在"大变局"的背景下政治、经济、科技的变化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当前的中国应该怎么办,未来的中国将向何处去。书中提到中国应树立新型经济全球化观,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要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应积极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历史契机,以及不断加强在  相似文献   

12.
社会的发展规律和中国的具体国情,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和民主社会主义的改良道路,这就使中国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成为必然。实践也证明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助于我国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繁荣富强,对我国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有些人认为建国后,毛泽东逐渐走向闭关锁国的道路。作为一个"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伟人,毛泽东早就立志改造中国和世界做为己任。如此胸怀的的伟人,是不可能脱离世界走向闭关锁国的道路的。在特殊历史时期,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并没有能够实施,有其主客观多方面原因。  相似文献   

14.
批发商业向何处去?□陈春舫近几年来,上海工业品市场零售繁荣兴旺,剔除物价上涨因素,每年以10%以上的增幅上升,批发却不甚如人意,国有大型批发商业多数经营萎缩,效益不佳,个别甚至被逼上兼并、破产的道路,由此引起人们的议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不要批...  相似文献   

15.
历经"黄金十年"年均两位数百分比的高速成长之后,初现放缓迹象的中国经济"高铁"向何处去已成为全球瞩目的首要关注点。距离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日近,这一被外界目为本届执政领导层确立中国经济发展整体思路的会议将决定未来十年中国政经体制的整体路径。而"转型升级",无疑是其间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转型升级势在必行"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这句频频见诸众官方媒体的话,似乎可以被视为中国新一届政府对"转型升级"这一词汇的官方解释。另一个我们较为熟悉的版本,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在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信息》2007,(10):49-49
沪市轻松跨过4000点,越来越多的人提醒:中国股民正在进行刀尖上的惊魂之舞。但穿上红舞鞋的人,已经身不由己。中国股市会向何处去?“涨”——就一个字,起因仍然是泛滥的货币流动性。  相似文献   

17.
从上世纪末开始,国内经济学界的有识之士不断提出,中国在选择了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之后,还应当懂得市场经济本身亦有好坏之分。中国应当努力探索如何走向"好的市场经济"。从历史经验和当今世界各国的实际来看,并不是所有的市场经济都能顺利实现现代化。在由初级市场经济或传统市场经济迈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仍然  相似文献   

18.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不同阶级和党派曾提出过多种救国方案,最终都走向了失败,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胜利。值此建党九十周年之际,本文以史为鉴,分析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阐述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科学论断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年初,王石率先抛出房价观点论,使仍处于热潮的中国房地产业一片惊恐。随之,北大教授徐滇庆与财经评论人关于房价的打赌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房价将向何处去成为社会和媒体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专家点评     
山区县往何处去?城市(镇)与产业如何协调发展?经济怎样从追赶型到可持续发展?我作为在中国研究城市与产业协调发展上具有一定领先水平的专家,认为新丰的路子是可取的,是山区县脱贫致富、走向市场和国际的很好构想。它是目前转型期企业与政府的必然选择,也是观念转变——从农村向城市,分散独立企业向产业链转变的必然,是思想解放走向理性的反映。以城镇作为综合裁体。当今文明最具综合表现的就是城市(镇)。新丰共10个镇,105国道纵贯全境。计划到2001年,各镇通水泥路,各村各项标准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