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一轮援疆工作开展以来,南京坚持"产业援疆是援疆工作之本、招商引资是产业援疆之魂"的工作理念,按照"眼前和长远结合、输血与造血并举"的工作思路,紧紧依托江苏和南京的产业、技术、管理和人才优势,着力围绕伊宁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以园区为载体,以项目为抓手,大力推进产业转移,取得了初步成果。一、产业援疆工作的现状伊宁市是副省级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府所在地,是伊犁河谷的中心城市,也是伊犁河谷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全市总面积675.5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2.
产业援疆作为19省市对口援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一轮援疆工作中的重大决策部署,紧紧抓住产业援疆的历史机遇,推动与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新疆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深入思考产业援疆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从工业园区、重点领域、各地特色和宏观调控等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有助于产业援疆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3.
产业援疆作为19省市对口援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一轮援疆工作中的重大决策部署,紧紧抓住产业援疆的历史机遇,推动与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新疆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深入思考产业援疆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从工业园区、重点领域、各地特色和宏观调控等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有助于产业援疆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4.
正“一段援疆路,一生援疆情。”2月16日上午,我市举行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欢送会,张行波等36名同志将作为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奔赴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开启新一轮对口援疆的征程。其中,戎骁等15名同志担任库车县第二中学教师,麻付胜等6名同志担任库车县人民医院医生。据了解,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将体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要求,包含“产业援疆、智力援疆、文化援疆”等诸多任务,以干部支援为纽带,构建项目合作、  相似文献   

5.
伏军 《改革与开放》2014,(19):16-17
本文在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的背景下,综合产业援疆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困难,在产业政策匹配、基础设施建设、从业人员技能培训、民营中小企业引进等方面提出保障措施,旨在推进产业援疆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黄胜利 《宁波通讯》2012,(13):44-45
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宁波市在大力实施项目援建、产业援疆的同时,充分发挥各种优势,积极整合各方资源,探索智力援疆的推进路径,为库车县长远发展积蓄后劲。  相似文献   

7.
徐幸 《浙江经济》2012,(11):12-13
产业扶助是浙江援疆工作的亮点。入疆2年来,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支援与共赢相结合,产业援疆呈现全面推进的良好局面2010年3月29日,中央召开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按照中央的要求,浙江省对口支援由新疆和田地区调整到阿克苏地区和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阿拉尔市。5月初,受省委、省政府委托,省援疆指挥部和省有关部门组成的考察团赴阿克苏就全面援疆实地考察,拉开了新一  相似文献   

8.
建立良好的产业援疆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新一轮产业援疆对新疆民族地区经济的支持力度,是实现新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现有研究对西部大开发的阶段进行分析、并对西部大开发的研究角度和19省市产业援疆的制度(逻辑)反思进行了探索,并对19省市产业援疆的未来研究趋势做了简析。  相似文献   

9.
《浙江经济》2012,(3):14-15
浙江省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通过项目援疆的带动作用、产业援疆的助推作用、援疆资金的杠杆作用,有力助推了阿克苏地区和兵团农一师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0.
浙江、新疆远隔万里,但经济合作源远流长。浙江加强援疆工作,推进沿海与内地经济合作与交流意义重大。从两省区实际出发,开发新疆“优势矿业”以及棉纺产业不失为上策,这将是今后两省区经济合作最佳切入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2010年5月,省援疆指挥部入疆开展新一轮对口支援阿克苏地区和兵团第一师工作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以产业发展为亮点,以促进受援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为落脚点"的浙江援疆总体要求,团结合作、克难攻坚、顽强拼搏,认真实施浙江新一轮对口援疆综合规划,取得明显的援疆成效.据当地统计部门测算,浙江对口支援对受援地GDP的贡献率达8个百分点.回顾三年多来的援疆实践,主要有以下五点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12.
正自2010年5月中央召开第一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以后,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正式启动。产业援疆作为19个省市对口支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紧紧抓住产业援疆的历史机遇,推动新疆与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援受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互补、促进共赢发展的有效途径。宁波市把应对经济新常态行之有效、当前发展势头良好的新产业、新业态纳入援疆领域,并在新疆开展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3.
柯轩 《中亚信息》2012,(Z2):25-30
2012年7月20日,第四次全国科技援疆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随后,科技部与自治区人民政府举行第四次部区会商会议。作为对口援疆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援疆长期以来在援疆工作的整体部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说2010年8月召开的第三次全国科技援疆工作会议是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后吹响了科技援疆"集结号",那么两年后的这两次会议,则是在准确"把脉"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新形势新要求后,对新时期新阶段科技援疆工作的重新定位与谋划。  相似文献   

14.
本文借助配额抽样资料,从受援地居民对当地政府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援疆政策落实情况的满意度两个维度对中央实施的全面对口支援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受援地居民对当地政府的政策执行力的满意度较高,但对其管理理念和廉政建设的满意度较低,对其服务意识、管理理念和执法行为的满意度一般;且受援地居民认为,产业援疆实效偏低,教育援强实效较好,医疗援疆实效最高;人才援疆政策没有落到实处.因此,本文认为应健全对口援疆政策实施的监管机制、实效评价机制以及人才援疆机制,搭建劳动力培训平台等,以切实提高对口援疆的实效.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2014年12月24日,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江苏省江阴对口新疆霍城援疆工作,始终将产业援疆摆在突出位置,按照"用政府的资金保民生、用社会的资金促产业"的工作思路,在抓好民生项目建设的同时,充分发挥援受双方优势,以园区结对为突破,以设施完善为基础,以阵地前移为创新,以项目落地为关键,大力推动两地产业合作发展,增强受援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援疆政策古来有之。文章通过梳理回顾我国的援疆政策,分析评价实施援疆政策所取得的成就,并对援疆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述,建议政府在宏观层面重视援疆工作的同时,也能够针对性地注重解决援疆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从而为进一步提高援疆效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韩瑞娟  任建华  王静 《新疆财经》2012,(6):20-23,47
高等学校对口援疆政策为新疆高等教育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本文在回顾了高等学校对口援疆政策的演进后,界定了对口援疆高等教育工作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概念,并通过分析高等学校对口援疆实践,发现当前高等学校对口援疆财政转移支付缺乏规范的制度约束。为提升对口支援效率,本文从预算制度、审支制度和会计制度三个维度构建了高等学校对口援疆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18.
《特区经济》2010,(4):F0002-F0002,I0001
深圳援疆特警五大队(龙岗大队)抵达乌市执行任务以来,始终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公安部党毒的决策部署,严格按照公安部前指、支队的各项指示及要求,围绕孟建柱部长提出的特警要成为“战斗队、工作队、宣传队”三队目标,狠抓队伍管理、巡查勤务、实战训练、群众工作和后勤保障工作,建立了艮好的援疆维稳战备秩序,规范了特殊情况下的异地执法执勤和队伍管理,  相似文献   

19.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全州范围内产业援青工作进展,实事求是客观总结经验与成效,进一步推进浙江产业援青工作,根据州委、州政府统一部署,笔者就产业援青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总体上看,自2010年对口援青正式启动以来,各地高度重视产业援青工作,把产业援青作为重中之重,紧紧依托柴达木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对口支援政策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推动产业转移,吸纳群众就业。按照“眼前与长远结合,输血与造血并举”的工作思路,积极发挥产业、技术、管理和人才优势,推动政策、项目、资金等向受援地优势产业倾斜,扶持海西特色产业发展,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努力增强受援地“造血”能力。一、主要做法及成效(一)扩大海西对外开放力度,深化对口支援交流合作自开展对口支援工作以来,援受双方在交流交往交融、招商引资、产业扶持、智力援助、物资帮扶等方面全面开展工作。通过组团参加“浙洽会”“青洽会”“浙江农博会”和举办“知名浙商海西行”“浙商走进格尔木”“2017浙商(投融资)大会德令哈峰会”等经贸合作平台,引进了浙江中控集团、正泰集团、浙江联大化工有限公司、绿朋集团、温州金昆仑锂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为海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两地经贸合作呈现出力度大、行动快、程度深、前景好的态势,良好的对口交流关系为援受双方下一步更加紧密的联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以理论界对“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概念的界定为逻辑起点,评析了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概念的构成要素,即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的本质特征、主体、客体、流向、目的和依据;解析了教育对口援疆的实质,即以提升新疆区域教育公共服务水平为目的,对口援疆省市无偿让渡财政资源于新疆教育的一种教育财政均衡制度.最后结合一般财政转移支付基本模式和教育对口援疆的实践,构建了教育对口援疆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的三种实践模式,即专项财政资源转移支付模式、均等化财政转移支付模式和帮扶结对财政转移支付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