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网络语言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内涵的界定(一)网络语言的基本内涵和特点1.网络语言的基本内涵。网络语言本身也是一个网络用语,起初多指网络的计算机语言,也指网络上使用的有自己特点的自然语言,现在一般是指后者。如"网络语言,网下流行。"网络语言日益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有人认为网络语言若经得起时间考验,约定俗成后就会被普遍接受。这些被普遍接受的网络语言将成为大众语言的一部分,其感染力和号召力日益被重视。  相似文献   

2.
李琦 《魅力中国》2012,(29):82-82
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网络语言也营遥而生。网络语言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在网络中迅速传播,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互联网是把双刃剑一样,网络语言也利弊兼具。有很多网络语言生动幽默、言简意赅,不仅在网民间广泛传播,也被传统媒体所认可和接受,不少网络语言还被收入了新修订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同时,也有一些网络语言粗俗鄙陋、逻辑含糊,让人难以接受。失范网络语言的传播挑战了汉语言的规范,在网民中和社会上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必须加以规范和引导,及时纠偏。  相似文献   

3.
生态问题因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受到严重的破坏而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生态文明的思想也逐渐渗透到语言学研究中,生态语言学应运而生。伴随电脑的普及和网络的发展,网络语言日益盛行,语言学家在此方面的研究也日益增多。本文将从生态语言学角度对网络语言进行解析,探讨语言的多样性,语言的动态性,语言与语言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如何看待网络语言。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这种新型的媒体在中国的发展和普及,网络交际也成为现代人的一种新型的交际方式.一种用于网络交流全新的言说方式--网络语言--应运而生.对于这一特殊的语言现象,引起了众多人的关注,有人批评,有人倡导.网络语言具有新词新语多、变化灵活、个性化强等特点,是一种特别的文化现象,对于网络语言的发展我们应该宽容对待,积极引导.本文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下,首先概括分析了网络语言的起因与发展现状.对网络语言争议的现象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研究,笔者认为在当前情况下应该正确对待网络语言的出现和发展,并且对网络语言应采取的态度及对策等问题,提出一些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5.
王斌 《中国经贸》2008,(20):84-85
随着互联网这种新型的媒体在中国的发展和普及,网络交际也成为现代人的一种新型的交际方式。一种用于网络交流全新的言说方式——网络语言——应运而生。对于这一特殊的语言现象,引起了众多人的关注,有人批评,有人倡导。网络语言具有新词新语多、变化灵活、个性化强等特点,是一种特别的文化现象,对于网络语言的发展我们应该宽容对待,积极引导。本文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下,首先概括分析了网络语言的起因与发展现状,对网络语言争议的现象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研究,笔者认为在当前情况下应该正确对待网络语言的出现和发展,并且对网络语言应采取的态度及对策等问题,提出一些个人浅见。关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网络新词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产物,是人们的创新能力在新时代的体现。本文主要从关联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流行网络语言的英译特点,说话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提出关联理论视角下网络词汇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7.
<正>一、网络舆论的内涵及其特点1.网络舆论的内涵网络舆论是一种新兴的舆论表达形式,在当代社会,已日益成为主要的社会舆论形式之一。对于网络舆论的内涵,不同的学者,具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网络舆论是公众以信息网络为平台,对社会中各种现象和问题表达的具有倾向性和影响力的意见,且对相关事态的进程产生重要影响。也有学者认为,网络舆论是公众以网络为平台,通过网络语  相似文献   

8.
刘纯 《中国城市经济》2010,(5):80-80,86
在互联网交流中所使用的语言形式称为网络语言。随着网络交流的普及,这种原先只存在于网络之中的新语言现象就迅速发展开来了。目前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大部分都局限于对网络语言的构词特点等层面的探讨,网络语言所折射出的社会文化,对社会群体的影响的研究相比之下就少得多了。网络语言在丰富现代汉语内容的同时,也给传统语教学带来了冲击。教育工作者对网络语言既不能一味拒绝,也不能全盘接受,要正确引导学生处理规范语言和网络语言的关系,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正确使用网络语言的意识。。本文旨在通过探讨,进一步了解网络语言背后的文化心理特质,我们拟从当前中学教学中网络语言的正、反两方面影响出发,对这一问题作一管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网络世界的快速发展,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的语言形式,从网上悄然走到网下,走进了人们的语言世界并成了人们现实生活应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文以网络流行语这一主体的网络语言形式为入手点,从社会语言学语言变异的视角对网络流行语的性质,变异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网络语言与方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海萍 《魅力中国》2009,(22):139-140
网络语言是网民们交际使用的一种特殊群体用语。网络词汇在网络语言系统中最开放、最活跃、最具特色。网络语言和方言的关系密切,方言进入网络语言,大大丰富了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吸收方言,对方言的推广也起了很大作用,但是方言进入网络语言,对网络语言的规范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网络是信息社会的一个标志,它具有开放、自由等特点,这些特点为网络语言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网络语言中,以网络流行语的影响最为深远。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的时尚符号,它折射出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并通过网络流行语表现最真实的自我。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模因论为我们研究网络语言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本文将基于模因论来阐释网络流行语的模因类型及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正日益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网络这种新媒介的一系列特点,使得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显得"疲于应付"。文章阐述了网络的特点与先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创新性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成为了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而涉税网络舆情对税收事业发展的影响力也日益彰显。涉税网络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通过网络围绕税  相似文献   

14.
如今,网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人们平常交流的语言也正在受到网络的极大影响。实际上,网络语言已经不仅是一种前卫的交流符号,它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值得对其加以研究学习。  相似文献   

15.
樊星 《黑河学刊》2013,(4):39-40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影响下,网络语言在语言交流中日益重要。网络语言不仅在网络中流行,还涉及到了人们的生活,对待网络语言,要积极吸收一些促进语言发展的成分,促进语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网络语言是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的探索功能对政治理论传播机制的影响对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当前网络语言传播政治理论的重要性入手,深入分析机制的要素,并结合实际情况明确其网络语言传播政治理论机制的内涵,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郑杰 《魅力中国》2014,(10):213-213
网络语言是在网络交际语境下,交际双方进行双向传播和沟通的语言信息。论文从网络语言的定义出发,就网络语言的特点及常见类型进行了详尽阐述,在此基础上,针对网络语言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进行了诊断和分析,并给出了正确引导中学生应用网络语言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网络走进了大众生活,也成为达斡尔族人民生活的重要一部分。调查结果一方面显示了达斡尔族中青年使用网络的普遍性,另一方面也显示了达斡尔语言日益衰微的趋势。因此,保护达斡尔语言文化也成为政府和语言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矫菲 《黑河学刊》2013,(3):53-54
作为网络流行语的一种,情状符号语言成为了研究网络流行语乃至网络语言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基地。索绪尔和罗兰巴尔特的结构主义符号学理论可以对情状语言进行符号学意义的解读,并对以情状语为代表的网络语言的利弊进行解剖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网络时代,舆论监督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也是近年来新闻传播学研究中的一个热门领域。本文对网络舆论监督的内涵、基本特征和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实现舆论监督的规范化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