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及城镇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层出不穷,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投资不断增多。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涉及专业多、投资大,如何选择适合各地实际情况的投资控制模式来有效控制工程投资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造价咨询经验。对上海及周边地区常见的投资控制模式进行归纳,提出三种常见的轨道交通工程投资控制模式,并对比了各模式的优缺点,以期对未来其他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投资控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对美国钢铁服务中心运行特点的研究尚未展开,因此,在参阅较多英文文献的基础上,一是对美国钢材服务中心的演变进行了分析,指出美国钢材服务中心具有仓储、加工的自然禀赋;二是对美国钢材服务中心的行业定位进行了分析,提出美国钢材服务中心属于钢铁制造业与下游用钢产业的衔接型产业,其社会效果是优化了钢材的商流、物流,提高了钢材的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节省了社会流通成本;三是对钢材服务中心的发展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流通组织大型化连锁化、经营业务专业化、流通服务的技术含量不断增加是当前美国钢材服务中心发展的基本特点;四是对钢材服务中心群体中的典型企业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工程造价管理》2012,(1):52-52
为适应当前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发展需要,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投资.提高投资效益,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健康发展。市城乡建委联合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物价局编制了《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计价定额》,该定额于2011年12月7日通过了市级有关部门及专家的评审.即将报批颁布实施。  相似文献   

4.
根据有关部门的预测,2004年我国的GDP将保持在7%以上的增速,特别是在2003年中增长最快的行业如汽车、建筑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元器件、家电、计算机、食品加工设备等今年仍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今年看好的行业还包括交通运输业(铁路、港口和城市轨道交通)、电力设备、石油工业、水利建  相似文献   

5.
日前,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同意建设北京新机场。北京新机场工程总投资近800亿元,同时将建设通往市中心的快速轨道。这种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将会对用钢需求带来直接影响。就北京新机场工程对钢材消费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机场工程主体建筑物航站楼及其他配套建筑物建设用钢约9万吨;供油工程建设耗钢量约1.7万吨;配套的"五纵两横"综合交通路网建设将带来13.3万吨以上的钢材消费;此外,机场路面、航空公司基地工程以及临空经济区建设等也将消耗大量的钢材。预计,北京新机场工程将至少带来50万吨以上的钢材消费。  相似文献   

6.
1武钢股份制改造的必要性1.1现行承包方案,武钢难以完成1000万吨钢的改造任务武钢是我国重要的板材基地。目前,武钢正在进行钢1000万吨能力的技术改造和配套建设。发展1000万吨钢,能够充分利用老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的潜力*增加钢材供应量,尤其是板材系列产品,改善我国钢材品种结构,满足国民经济急需的短缺钢材品种的需要,从而发挥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的规模经济优势和品种质量优势。经过多万论证,武钢I000万吨钢建设项目包括新建三炼钢、第二热轧和第二冷轧、四烧、硅钢扩建、一冷轧、大型、轧板厂改造等11项,现正着手规划.…  相似文献   

7.
我国汽车工业钢材需求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现阶段世界汽车行业钢材需求现状,阐明了我国汽车行业钢材需求数量大、增幅显著、进口量多等特点。通过对我国汽车行业不同车型的需求量预测,进而预测了我国汽车行业在2005年和2010年的钢材需求总量和对不同钢材品种的需求量,同时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钢铁企业发展汽车用钢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包括投资建设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到2010年投资规模将达到4万亿元。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中国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步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噪声源,对其主要减振降噪工程措施进行了综述,并就采用减振型轨下基础的各种措施的减振降噪效果、维修工作量及其难度、造价高低、施工技术难易程度等进行了分析与比较,以期能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2006年,我国钢铁工业又取得巨大的成绩:一是钢产是达到4.2亿t,比上年增长18%。我国钢铁工业已是全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钢产量占世界比例的34.3%,对全球钢铁工业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二是我国钢材供不应求的局面彻底改变,钢材产量由供不应求发展到供大于求,由钢材净进口转变为净出口大国。2005年我国钢材进口1851万t,下降28.3%,钢材出口4301万t、增长109.6%,钢材净出口2450万t,再加上净出口钢坯867万t,折合净出口粗钢3446万t,创历史记录。  相似文献   

11.
城市轨道交通是运输客流的主要力量,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能够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而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势必会给车辆的运维保障带来一定的挑战。阐述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检修设备的具体情况,并就不落轮镟床、列车自动清洗机设备、固定架车机3种检修设备的现行维修模式及优化后的维修模式进行研究,探讨车辆段检修设备管理情况,希望能够为完善地铁车辆配置和检修设备的安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已有的全国统一预算定额已不能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管理的需求。为促进城市轨道的快速建设与发展,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要求,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编制了《城市轨道交通王程预算定额》,已经批准发布并于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如何有效控制投资成为制约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机电工程设计内容,以佛山某轨道交通线路为例,对地下车站机电工程的造价进行分析,得出不同车站机电工程经济指标,并找出影响车站机电工程造价的关键因素,为后续工程投资估算、设计概算编制及合理确定工程项目造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成熟,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已经成为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探究云计算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融合路径,研究城市轨道交通云计算平台的基础架构,特别关注了其计算资源架构,并从知识库和运行大数据分析两个角度为其灾备中心应急处置系统提供了两种故障处理思路,最后对于大型城市中心云计算模式的缺陷提供了边缘云计算思路,为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近期有消息称,国内可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范围或将扩大。此前我国申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标准是城市城区人口应在300万人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100亿元以上,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现将标准下调至城区人口达150万人以上即可建设城市轨道交通。业内人士表示下调申报城市标准,一方面交通需求增长方便市民出行,另一方面带动城市经济发展。一二线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多现饱和,中小城市存在发展机遇,以西方国家  相似文献   

16.
2004年是世界钢铁业发展的鼎盛年,产钢1054.6Mt(比上年增产8.8%),产钢材935Mt.日本经济开始复苏,钢铁生产创新高,出口钢材创30年来最高记录.上涨的钢价和附加价值高的产品,使销售收入增加7%~16%,利润提升74%。83%;2004年财政年度四大钢(新日铁、JFE、神户和住友)的销售利润率超15%,明显高于丰田的水平。这四大钢用2。3年的时间进行了铁矿石供应项目的投资,签定了购买矿石和矿山的合同。  相似文献   

17.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座城市融入国家大都市现代化交通的显著标志。它不仅是一个国家的国力和科技水平实力的展现,更是解决大都市交通紧张状况最理想的交通方式。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已形成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其对城市整体发展地提升作用日益显现。在城市轨道交通施工领域,中国中铁隧道集团不断创新隧道施工方式,从首创浅埋暗挖法,到创造性推广世界先进的盾构技术,攻克了一系列地铁施工难题,创造了诸多施工记录。  相似文献   

18.
5年以前的1996年,我国钢产量突破亿t,高兴之余,我提出意见:“我国钢铁工业应转向以品种质量为主的时期”。2001年我国钢产量突破1.5亿t,我既高兴也担心。我认为:“到认真研究我国需要多少钢的时候了”。时隔5年,提出两个不同意见的根据是什么?这是我观察世界钢铁发展史的初步认识,目的在于共同探讨如何避免在发展过程中的失误,而失误往往会造成国家的重大损失。一、要高度重视总量控制问题2002年春节,钢铁系统集会庆贺上年超世界纪录年增长2000万t钢,我觉得鉴于国外的教训,应该敲敲警钟,防止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19.
“十二五”期间,国家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将继续保持高度增长的态势,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势头强劲,由传统交通运输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公路、铁路、市政、城市轨道交通等各类交通运输方式的基础建设交替进入建设高潮,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行业仍处在快速的发展周期中。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已迈入高速发展时期,轨道交通建成投入运营后,必将会涉及大量设施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由于各城市轨道交通规模、具体表现形式及各种设施设备的维修环境存在差异,其管理模式也不尽相同。针对桥隧专业特点,在大线网区域化管理背景下提出"综合群力"思想,引出对桥隧专业实行专业化管理的论点,以优化桥隧专业维修管理机制,提高桥隧专业整体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