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到全球气候变暖,很多舆论都把矛头指向二氧化碳,一些人认为二氧化碳是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主张在全球范围内将其捉拿归案。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暖危及葡萄酒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气候变暖所造成的伤害波及到地球每一个角落,而对于葡萄酒来说,这种伤害几乎是致命的。  相似文献   

3.
《农家之友》2010,(1):12-16
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在各国的争争吵吵中终于落下了帷幕。 哥本哈根,你可能不知道这个地方,它离我们很远,10000多公里,你也可以不了解这个大会,但不要以为你不开车、不烧煤、不开工厂,就与你无关,它所时沦的一切——全球气候变暖,与我们生死攸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逐渐变暖,各国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绿色、低碳、生态”等概念逐渐被全世界所关注,节能减排以应对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球各国的共识,碳汇林业也越来越引起各个国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正>当今气候的多变及偏离规律直接影响到农业及国民经济发展,各国都在集中专家做这方面的研究。2004年,我国科学院院士秦大可等人撰文《关于气候变化应对战略的建议》指出:"全球气候  相似文献   

6.
基于在海南省火山口国家级森林公园的调查数据,根据环境态度,运用K-Means聚类法将旅游者划分为近生态中心主义者和近人类中心主义者。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持不同环境态度的旅游者全球气候变暖认知及低碳出行意向上的差异。结果显示:⑴前往海南火山口国家级森林公园的旅游者以近生态中心主义者居多;与近人类中心主义者相比,近生态中心主义者中女性所占比例较高,学历也较高。⑵近生态中心主义者对全球气候变暖致因、气候变暖认知、后果意识及其与旅游业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认知显著高于近人类中心主义者。⑶近生态中心主义者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选择低碳出行方式的意向显著高于近人类中心主义者。因此,加强环境教育,有助于旅游者低碳出行,进而减少旅游业对气候变暖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12月7日至18日在童话王国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大会将为地球开出“降温”良方。人类必须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8.
《粮食问题研究》2007,(3):36-36
我国气象专家认为,受全球变暖的影响,最近50年,我国年平均地表气温每10年增加0.22℃,高于全球或北半球同期平均增温速度。21世纪我国气候将继续明显变暖,部分地区降水也将呈增加趋势。据中国气象局介绍,与1961年至1990年的30年平均气温相比,到2020年我国年平均气温将可能变暖1.3至2.1℃,最大增温区域在华北、西北和东北的北部,  相似文献   

9.
低碳经济:林业发展的机遇与使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是在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严峻挑战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加快林业发展是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暖最经济、最直接的途径。发展低碳经济既是林业发展的机遇,更是历史赋予林业的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10.
《水利经济》2007,25(3):28-28
2007年2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表的报告预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8℃,并将导致海平面升高18—59cm。 法国最新一期《科学与生活》杂志发表文章指出,气候变暖将导致严重缺水,尽管各项农业灌溉工程可以弥补一些损失,但降水的多少直接影响水源。  相似文献   

11.
浅析气候变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虹 《农业经济》1998,(12):13-14
全球变暖是当今社会所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已引起各界的关注。与气候有直接关系的农业更是令人瞩目,尤其对12亿人口的我国更是重要问题。我国农业将面临严重的挑战,因此,本文试图从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及相关对策的研究进行初步地探讨。一、超越全球气...  相似文献   

12.
碳汇:一般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在林业中主要是指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地球上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的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陆地上的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林业碳汇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碳汇:一般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在林业中主要是指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地球上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的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陆地上的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林业碳汇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林言 《浙江林业》2010,(1):25-25
有着“地球上最后的仙境”美誉的印度洋岛国马尔代夫,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将在50年内随着海平面上涨而被淹没,即将消失的马尔代夫引发了人们在其沉没前去游览凭吊的“末日游”风潮。  相似文献   

15.
全球气候变暖、生态危机、水土流失……人类生存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主题。  相似文献   

16.
《水利经济》2009,27(4):60-60
2009年6月17日是第1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World Day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 and Drought),主题是“保护土地和水就是保障我们共同的未来”。我国是干旱灾害十分频繁的国家。随着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加剧,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增强,区域降水和河川径流变化波动明显增大,直接导致干旱灾害发生频率升高,  相似文献   

17.
中外科学家研究结果表明 ,全球气候变暖已成定局。据世界七种气候变化模式预测表明 ,未来东亚地区变暖的程度要高于全球 ,我国东北等地区变暖幅度将是全球平均升高气温的 3— 5倍。我国的一些气象学家和由农业部组织的课题组研究结果表明 ,在未来的三十多年里 ,全球将继续增温 ,我国也不例外 ;增温的规律是冬季增温大于夏季 ,北方大于南方 ;气候变暖将使我国亚热带北界 (指淮河秦岭一线 ,大约在北纬 3 3— 3 4°,位于郑州南 )向北推移 1— 6个纬度 (位于郑州至河北保定区间 ) ,相当于向北推移 2 0 0— 40 0公里 ;南温带北界 (位于山海关 ,大…  相似文献   

18.
气候变化问题属于科学性问题,全球气候治理属于气候变化科学性支撑下的政治问题。全球气候治理难以取得成效的窘境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将政治性盖过科学性,损害发展中国家基本的安全与发展权利,使全球气候治理合作陷入无尽的猜疑链之中,进而导致国际体系难以进行协调,促使“领导力赤字”的出现。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碳排放大国,积极参与国际气候科学研究以维护成果的客观性,并且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理念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摒弃“零和博弈”思维,斩断气候治理合作的猜疑链,并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导下创制应对国家间利益冲突与合作的有效协调机制,为全球气候治理格局提供“领导力供给”,彰显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的“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9.
进入新世纪,面对全球气候变暖不断加剧和石油能源加速枯竭,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质产业发展迅猛,生物燃料对各国的吸引力越来越强,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为代表的生物燃料已发展成数10亿美元的主流产业。但随着全球生物燃料开发热的急剧升温,其负面作用也日益显现。2007年5月8日,联合国公布的一份报告说,尽管生物燃料的使用也许可以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紧张危机,但它对环境的危害及可能引发的一些社会问题,会将这些积极作用全部抵销掉。  相似文献   

20.
<正>渔业是农业的重要经济组成部分,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但它基本上是在露天生产,深受气象等自然灾害的危害。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暧自然灾害频繁,使我市渔业生产蒙受极大的损失,尤其是近几年影响更甚,当前又已进入防汛期间,为降低新一轮自然灾害对我市渔业生产影响,根据我市渔业生产实际,现就我市渔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对策进行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