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游客越来越注重对景区民俗文化的体验。本文以文化空间理论为基础,结合文化真实性,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吐鲁番葡萄沟的社区参与旅游,以文化空间旅游化生存路径体系为基础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游客对景区组织管理感知最为看重,对传统民俗文化很感兴趣,而对舞台化展演的感知不太强烈。因此,应从规范景区管理入手,拓宽营销机制,深度挖掘民俗文化进行保护性开发,加强对居民的引导,促进当地社区参与旅游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扶贫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的现状及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构建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扶贫的途径:健全和完善旅游社区扶贫管理单位的职能;建立和完善社区参与机制;强化社区居民参与意识,拓宽社区参与层次;提高社区组织素质,提高居民参与旅游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扶贫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的现状及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构建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扶贫的途径:健全和完善旅游社区扶贫管理单位的职能;建立和完善社区参与机制;强化社区居民参与意识,拓宽社区参与层次;提高社区组织素质,提高居民参与旅游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宁夏泾源县回族冶家村和青海互助县土族小庄村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应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不同之处,并探讨差异形成的原因,得出以下结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在发展阶段、开发模式、居民的参与态度、参与形式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导致这种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旅游业起步方式不同、发展历程不同、社区居民自我发展能力不同和政府扮演的角色不同。  相似文献   

5.
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参与是社区及其居民发展旅游业的需要,也是提高游客满意度的需要。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是:提高居民参与度;对居民进行相关旅游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建立有效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6.
杨二俊 《发展》2008,(4):84-84
夏河县位于甘肃省西南部,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有拉卜楞寺、桑科草原、达尔宗湖、圣湖峡谷等旅游景点。旅游资源开发和规划主要是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的,没有充分调动当地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忽视了社区居民对旅游发展的部分需求,对旅游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认识也不足。  相似文献   

7.
社区参与是指旅游目的地居民参与旅游开发与发展,并通过参与来享受经济、社会等各项利益,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成为当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一项重要内容和不可缺少的环节.本文以甘肃省玛曲县社区参与情况为例,对社区发展的相关利益群体进行分析,提出玛曲县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模式,并建立社区发展保障机制,力图为玛曲县旅游发展提供一个较好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社区及居民作为人文景观是景区的重要构景要素,贺州在建桂台客家文化旅游示范区,离不开社区居民的有效参与。前期的旅游开发中,存在政府和企业对社区参与认识不足、利益分配不均、社区间和社区内部"明争暗斗"等问题,已经影响到旅游活动的开展。为了进一步促进桂台两地经贸合作、文化交流、旅游发展,加速示范区的建设,政府、企业和社区要共同努力,完善建设社区参与机制和利益公平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9.
我国旅游业发展由速度向高质量转变。聚焦海岛旅游的高质量发展,以平潭国际旅游岛居民为研究对象,提出海岛旅游地居民感知与社区感知对旅游发展支持度的假设关系,构建旅游感知对旅游发展支持度的关系模型,并通过访谈和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实证研究,探讨了海岛旅游居民对海岛旅游高质量发展支持的内在影响因素和海岛居民感知对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路径机制。结果表明,居民的社会文化感知、经济生活感知、生态环境感知、旅游参与感知对海岛旅游发展支持度具有正向影响关系,海岛居民满意度和认同感对海岛旅游发展支持度具有传导机制效应。  相似文献   

10.
宣平 《北方经济》2011,(22):16-17
社区参与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环节。本文以新疆喀纳斯景区为例,探讨该景区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对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刘德光  董琳 《科学决策》2022,(7):132-141
乡村旅游业带来的生态污染问题与当地旅游企业的环境行为有密切关系,研究乡村旅游企业环境态度和行为对于改善旅游地生态问题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 284 家农家乐创业者调查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农家乐社区参与度对其环境行为起正向推动作用,环境关心在二者间起到明显中介作用,当地居民收入水平对二者间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不仅揭示了农家乐社区参与和环境行为间关系的路径和情景机制,而且对于治理乡村旅游业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隋春花 《特区经济》2006,(5):189-191
广东小坑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但存在开发力度不够、缺乏当地居民参与等问题。通过对当地居民对发展生态旅游影响的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结合小坑发展社区生态旅游的旅游、经济、社会和生态四方面意义,有针对性地提出重视社区居民的参与、加强社区居民技能培训和建立合理的经营管理模式等构思。  相似文献   

13.
Transfrontier cross-border nature conservation has become a fashionable target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including Southern Africa. Transfrontier conservation initiatives are considered to have great capacity for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by providing employment and revenue opportunities for poor people and communities. However, many previous studies have indicated that in spite of expectations and rhetoric there is often rather minimal community awareness and participation in conservation management, tourism economy and related opportunities. This study aims to discuss local people’s perceptions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opportunities and constraints in sustainable transfrontier tourism in south-eastern Lowveld, Zimbabwe. The results based on community interviews show that the people are aware of the potential role of tourism in improving livelihoods. The major challenge, however, is to address how this can be turned into concrete benefits for households and communities.  相似文献   

14.
目前社区参与已成为影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研究也随之成为旅游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长白山景区门户城镇二道白河镇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相关信息,采用SPSS数理统计软件对搜集的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二道白河镇居民的正面感知要强于负面感知;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居民的感知存在差异。明确改善交通力度、合理调控物价、健全社区参与机制等是提高二道白河镇居民对旅游影响积极感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内生式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增建  王金叶 《乡镇经济》2009,25(5):109-113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内生式乡村旅游发展是一种强调由当地利益相关者主导的发展模式,它需要各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和参与,其关键是通过内部整合力量、社区动员、当地旅游资源和社会团体潜能开发、乡村特有文化保护、政府职能转变等,建立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完成社区组织建立和组织创新、构建内外各利益群体协调平台、增强个人和组织的权力、重构符合时代发展的乡村文化、建立利益相关者战略联盟伙伴关系、创新政府参与形式等等,最终形成由当地主导的利益相关者内生式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和地方综合发展能力提高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冯四朵 《科技和产业》2022,22(10):82-87
河源市埔前镇高埔岗是河源旅游度假产品发展的聚集区,该地辖区内开发了客天下水晶温泉度假区、春沐源小镇、巴伐利亚庄园、七寨湖公园、大水井民宿区等休闲度假文旅项目,吸引大量省内外游客前来度假旅游。随着当地旅游业快速发展,如何处理好当地居民、旅游相关企业、旅游景区以及政府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是社区治理的重要问题。为了更好地厘清当地旅游社区治理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从当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角度出发,探索当地旅游发展对社区产生的影响,并发现在旅游社区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旅游社区参与和社区治理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7.
周斅源  陈剑峰 《特区经济》2009,(11):140-142
生态旅游是湿地旅游的发展方向。下渚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具备湿地生态旅游的良好基础。但下渚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了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下渚湖湿地生态旅游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制订科学旅游规划,进行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完善生态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提高公众生态意识,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和制定社区参与保障机制等,推动下渚湖湿地生态旅游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谋洲 《乡镇经济》2008,24(3):78-81
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证明,它具有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的功能,但在发挥这一功能方面它也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为了规避或矫正乡村旅游在此方面的不足,发展乡村旅游时,必须加强整体规划和机制设计,提高乡村旅游地农民的参与范围和程度;提高建设规划水平,在保持乡村整体风貌的基础上进行标准化建设;充分利用价格机制,调节游客流量;充分发挥社区和乡村旅游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克服乡村旅游经营分散性带来的弊端;加大政府的指导和管理力度,保证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许树辉 《特区经济》2006,(2):213-215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呼唤从社区层面进行旅游目的地旅游的开发与管理。文章从社区层面上对旅游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聚居、经济及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障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应建立在社区这一更宏观层面意义上,探讨旅游社区具有地格特色和本土文化意境的稀缺性资源,从整体上把握好旅游开发与社区建设的和谐共赢,实现旅游社区整体旅游形象设计与塑造,并确保旅游社区之间统筹与合作,方能实现旅游社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整体优化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