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加快山区经济发展,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绍兴市林业局立足林业工作实际,围绕林业增效、林农增收,以加强林业基础设施为重点,以推进林业科技进步为支撑,以健全林业服务体系为保障,在全市组织实施了“兴林富民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2.
《浙江林业》2008,(9):F0002-F0002
近几年来,绍兴市紧紧围绕林业增效、林农增收目标,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有效地促进了山区经济发展和林农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3.
东阳市兴林富民工程紧紧围绕"林业增效、林农增收"这一主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依靠科技兴林富民,从服务林农、指导林农、带动林农出发,以香榧、青枣、毛竹、油茶等高效示范基地建设为重点,加快林业产业化建设,带动全市山区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自查验收,日前,东阳市林业局将巍山镇金鑫村、佐村镇桑梓村申报省级兴林富民示范村。"十一五"期间,东阳市共创建2个兴林富民示范乡和12个兴林富民示范村。  相似文献   

4.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植物,其适生范围广、经济价值高、生态功能强、综合利用市场前景广阔,是“兴林富民”的重要产业。加快油茶产业发展,是保障国家粮油安全、改善人民群众食用油结构和健康水平的战略举措,是推动山区综合开发、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行动,更是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和“两创”总战略在林业和山区发展上的重要体现和具体落实。  相似文献   

5.
朱建 《浙江林业》2008,(12):14-15
绍兴市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坚持开展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和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使林业生态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2005年,绍兴市林业局在对12个林业产业化经营较好的山区村进行调研,并在总结因地制宜发展林业特色产业,促进山区林农致富奔小康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培育兴林富民样板,开展兴林富民示范村建设,通过“群众自己教育自己”,有效地推进了全市山区广大林农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6.
促进地区林业又好又快的发展,需要林业资金的不断投入.一方面要求不断吸收社会资本,引导林农和企业把资金投入到林业中来;另一方面要依靠当地政府和林业部门通过项目为抓手、载体,获取带动林业发展的项目资金.依托项目的支持,能够加快生态建设步伐,加强林业科技推广,改善林区基础设施建设,做大产业基地,促进龙头企业发展,推动地区林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带动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云南是一个经济发展滞后的少数民族边疆省份,又是一个山区面积占94%和林业用地面积占62%的林业大省,农村贫困人口绝大多数居住在边远山区,交通不便,自然条件较差,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比较困难。“十一五”期间,省委、省政府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全省工作的重点和“三农”工作的核心,推进现代林产业建设,做大做强核桃产业,为广大林农创造一个比较稳定而且可靠的增收来源,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以林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增量、社会和谐为着力点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具体措施:大力实施双低改造;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完善配套措施;绿化美化村庄,改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9.
山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提升林业对传统种植业的比较效益,有效增加山区百姓收入,提高林农科学经营积极性,走林业产业化道路。“十一五”期间,庆元县立足浙南山区特点,充分发挥竹资源丰富的优势,以促进农民增收为出发点,加大投入,注重科技,狠抓笋竹深加工,把竹产业作为全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来抓,使全县竹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成绩喜人。  相似文献   

10.
江山市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是一个林区县(市),林业用地面积220.7万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2.8%,林业特色经济活跃,林业一直是山区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为降低山区林农生产经营成本,促进林业增效,去年,江山市启动了“千里富民林道”工程建设,目前已累计建成林道83条250公里。通了林道的林农都说——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江苏省金坛市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目标,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积极实施“农村经济发展、富民增收、农村建设、农村改革、农民素质强化、农村强基”六大工程,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200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3亿元,增长22.5%:财政总收入突破30亿元,增长34.9%农民人均纯收入8259元,增长13.1%,全市如期实现了总体全面小康。今年金坛市新农村建设将在已有基础上,强势推进。  相似文献   

12.
诸暨市山区资源丰富、林业优势明显近年来,诸暨市围绕林业增效、林农增收的目标,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林业的多种优势,着力优化生态环境,发展特色林业产业,创建和谐绿色家园。  相似文献   

13.
江西是我国南方重点集体林区,全省2/3的国土面积是山区,2/3的县是重点林区县,2/3的人口在农村,林业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从根本上破解当前制约林业发展的难题,调动全社会发展林业的积极性,实现江西林业又快又好地发展,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江西省委、省政府从2004年8月开始,选择7个县(市)启动了以“明晰产权、减轻税费、放活经营、规范流转”为主要内容的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14.
陈功苗 《浙江林业》2006,(12):19-20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发展的首要任务是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础,而兴林富民示范村建设,则是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实现山区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山区既是一个自然地域概念,又是一个经济区域概念。山区自然条件差、环境恶劣、工业不发达、农业基础脆弱、灾害频繁、经济发展缓慢、财政困难、农民生活水平低下。正是如此,在我国农村尚未解决温饱的八千万人口中,百分之八十分布在山区,山区就必然成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山区虽然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滞后,但相对于林业发展,却条件优越、独具优势。七十年代初在发展中国家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林业经营形式——社会林业,在山区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广泛开展社会林业的实践活动,对于全面开发利用山区资源、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农村小康是大丰市全面小康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三农”工作必须紧扣农民增收目标,充分利用发挥大丰市生态、资源、名牌三大优势,加快农村经济“五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实现全面小康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民致富,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环节在农民增收.近年来,灌南县坚持"工业化致富农民、城市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发展思路,围绕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条主线,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相似文献   

18.
加快坝区经济发展,有利于壮大县域经济和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是漾濞实现科学发展和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如何突破坝区发展瓶颈和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实现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已成为目前漾濞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为了认真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的贯彻意见’,落实达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实施意见》,推进森林资源向森林资本、资源大市向经济强市的转变.实现林业增效、农民增收、财税开源的多赢目标.建设工业原料林基地是达州推进林业跨越式发展,促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是一项富民强市工程。  相似文献   

20.
卢野 《农业经济》2014,(5):50-51
森林旅游业是一项新兴产业,是大力发展林业第三产业,加快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认为森林旅游业对于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和文化需要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加快林业发展、大力发展森林旅游、走新兴产业之路,在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改善农村产业结构及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当地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