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机构增加的同时,外资银行业务得到较快发展,已经相当广泛地参与中国金融市场的各种业务的竞争。外资银行不仅在机构上,在参股中资银行的速度也加快,比重不断加大。外资银行资金上的来源主要是母行,国际市场上的融资借款和中国市场上存款和同行业的拆解资金。了解和掌握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并研究它们的竞争策略有利于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繁荣。  相似文献   

2.
<正> 银行及证券2003年开放银行间人民币往来2004-2005年,A、B 股合并,并允许外资参股中资银行、基金管理;开放人民币汇率政策2006年,外资银行获准全面进入市场,地域限制及顾客限制将撤销电信2002年逐步开放增值服务的地域限制2003年-2005年逐步开放光缆、固网服务,提高外资在基础电讯中持股比重至49%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外资银行和中资银行迎来了竞合时代,本文分析了外资银行在中国开展业务的状况,对提高中资银行的竞争实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2006年11月15日,国务院颁布了修订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兑现了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做出的5年开放国内银行业的承诺。外资银行的先进管理经验、先进技术和金融创新产品,是我国银行业学习的榜样,也是潜在的竞争者。近年来,外资银行在其核心业务和中资银行展开竞争,在2007年后将迎来竞合的时代。外资银行在中国的机构增加的同时,外资银行业务得到较快发展,已经相当广泛地参与中国金融市场的各种业务的竞争。外资银行不仅在机构上,在参股中资银行的速度也加快,比重不断加大。外资银行资金上的来源主要是母行,国际市场上的融资借款和中国市场上存款和同行业的拆解资金。了解和掌握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并研究它们的竞争策略有利于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繁荣。  相似文献   

5.
刘晶晶 《现代商业》2008,(6):109-111
2007年后,外资银行可经营人民币业务,迎来了外资银行和中资银行竞争的新时代。中资银行如何应对机遇与挑战,如何维护自身银行体系的稳定性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通过实证和说理的方法对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的正负两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在我国银行业全面开放的情况下,我国银行维护自身稳定性的措施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芮冰 《江苏商论》2006,(1):154-155
通过对我国银行业的现状的分析与思考,指出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比较的优势与劣势,探索中资银行可能面对的机遇与挑战,提出相应的改革主张和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7.
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12月底,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银行业,与中资银行享有同等的国民待遇,全面展开竞争。本文针对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资纷纷参股并购中资银行.本文从外资并购中资银行的现状入手,分析外资并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竞争性合作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加入WTO后,如何提高中资银行的竞争力已成为中资银行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另一方面,外资银行面对中资银行具有的本土化和政府扶植的优势,如何获得更大的利益也成为其关注的一大问题.本文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进行竞争性合作.在具有竞争力的方面竞争,在具有共同利益的方面合作,以竞争求合作,以合作求竞争,共同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和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把中国金融市场的"蛋糕"做大,使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都能够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从而实现二者的"双赢".  相似文献   

10.
中国WTO后,外资银行在华业务获得巨大发展。过渡期后,外资银行将与中资银行享有同等国民待遇。在过渡期内加强对外资银行的有效监管,对于维护正常的国内金融秩序,降低外资银行进入后对中资银行的不利影响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外资银行竞争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是当今中国的金融市场上两支重要力量。本文从外资银行的服务理念、人才培养、网上银行、中间业务等方面与中资银行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2.
单冰 《现代商业》2007,(6Z):24-25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资纷纷参股并购中资银行。本文从外资并购中资银行的现状入手,分析外资并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分析中资、外资银行各自的发展特点、竞争优势,分析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对中资银行造成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重点在于提出中资银行应对外资银行的挑战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在本土的竞争日趋激烈。外资银行的优势主要表现为经营体制的灵活性和强大的国际化竞争能力。中资银行既有本土经营的优势,也存在经营管理体制上的严重缺陷。面对银行业激烈竞争的严峻形势,中资银行应同外资银行建立战略联盟,推动金融创新,优化人事机制,克己之短,扬己之长,缩小与外资银行存在的差距。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在本土的竞争日趋激烈。外资银行的优势主要表现为经营体制的灵活性和强大的国际化竞争能力。中资银行既有本土经营的优势,也存在经营管理体制上的严重缺陷。面对银行业激烈竞争的严峻形势,中资银行应同外资银行建立战略联盟,推动金融创新,优化人事机制,克己之短,扬己之长,缩小与外资银行存在的差距。  相似文献   

16.
谈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的冲击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81年中国引进第一家外资银行算起,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共同走过了25年的时间。2006年底中国银行业将全面开放,从理论上讲,这是一种互利安排,外国投资者可以分享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中资银行也可以在竞争中获得各种宝贵经验。而事实上,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的冲击是不容忽视的。因此,中资银行应该通过多样化经营,差异化竞争等方式,牢牢抓住中国的市场。  相似文献   

17.
常科 《商业研究》2002,(19):72-74
网上银行的出现将导致传统银行业的一场革命。随着中国加入WTO,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后更可能采用网上银行的形式与中资银行展开竞争。分析外资网上银行开拓中国市场可能采取的策略和手段,认为中资银行最有力的反击措施是率先建立起网上支付结算系统。  相似文献   

18.
吴建强  娄臻柯 《江苏商论》2003,(12):139-141
面对入世后外资银行各项业务和地域限制的逐步放开,本文分析了外资银行的公司治理机制及其优势,对中资银行人才外流的影响,并提出了中资银行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银行业全面开放后,外资银行业务的全面展开对中资银行是一次大的冲击和挑战。中资银行在业务结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等方面较外资银行有很大差距,需要采取一定措施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本文仅对银证合作这一小的分支进行分析,介绍我国银证合作的发展现状,并结合外资银行发展银证合作业务的模式和经验来探讨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常科 《商业研究》2002,(10):72-74
网上银行的出现将导致传统银行业的一场革命。随着中国加入WTO,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后更可能采用网上银行的形式与中资银行展开竞争。分析外资网上银行开拓中国市场可能采取的策略和手段,认为中资银行最有力的反击措施是率先建立起网上支付结算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