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者     
咬定青山不放松《中国企业家》2008年3—4期合刊《雅戈尔:隐形的翅膀》不久前我在去度假的路上翻阅了最新一期的《中国企业家》杂志。这期的封面故事是关于雅戈尔的。雅戈尔的李如成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创造了一个投资神话,这是中国一批上市公司中比较极致也比较精彩的一个个案。不过,雅戈尔面临的风险也近在眼前。  相似文献   

2.
“中国有个雅戈尔”已是家喻户晓,雅戈尔集团公司总裁李如成的名字也因此童叟皆知。 一个回乡知识青年,白手起家,用15年的时间,领导发展起一座拥有6亿多固定资产、23个下属企业的雅戈尔集团公司及与之同名雅戈尔衬衫;雅戈尔衬衫在连续两年评为中国十大名牌衬衫第一名之后,去年又被国家工商局评为“驰名商标”。近四年来,该集团以每年销售递增88%,利税递增98%的速度发展,成绩骄人。创造成绩的人叫李如成,现在随着雅戈尔事业的发展,他成为企业界知名人士。他朴实无华,在人们问他雅戈尔的经营之道时,他朴素得令人惊讶,他说:靠横向联合,和别人合作得到生存的机会。正是这个理念,使一个在80年代初由宁波乡下未及返城的一个特殊群体办起的一个名为“青春”的服装厂,发展成为现在规模可观的雅戈尔集团公司。  相似文献   

3.
李冬洁 《英才》2009,(9):62-62
雅戈尔似乎注定要成为中国制造业企业转型的一个范本,然而,在资本快速催肥之下,雅戈尔的成功还能延续多久?  相似文献   

4.
近日,雅戈尔旗下的汉麻世家专卖店正式入驻北京东单北大街,汉麻作为其与解放军总后勤部联合研发的新产品,被成功运用于服装服饰、家纺产品,是中国纺织业完全自主研发的面向未来的首个成果。汉麻不仅是中国服装行业向更广阔空间发展的分水岭,更是雅戈尔创新精神的集中体现。雅戈尔从1979年开始,  相似文献   

5.
《中国乡镇企业》1999,(1):33-34
雅戈尔,youngor,春春,一个耐人寻味的厂名里,潜藏着一双双勤劳灵巧的双手、敏锐的眼睛,涌动着雅戈尔人一股股矢志不渝的心潮,因为他们要“创世界名牌,建跨国集团”。寒暑十八载,春去春又回,十八岁的雅戈尔以他青春的活力和不变的追求成了中国服饰王国里的...  相似文献   

6.
任何被视为奇迹的事物.往往都很难持续,因为他来自一个超越了常规的历程。2008年初,美国《商业周刊》公开点名表示了对雅戈尔脱离主业发展的质疑,并用略带嘲讽的口吻表示:“近来,除股票投资业务外,该公司的其他业务都已变得无足轻重。”不幸的是,雅戈尔终于没能承载住如此巨量的资本.当2008年下半年中国股市开始又一次过山车时.雅戈尔这个曾经的资本巨人也急速萎缩,曾被李如成搭建为纺织服装为主、股权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搭档的三驾马车,两翼同时折断……  相似文献   

7.
王瀛  严睿 《英才》2012,(7):40-42
"金融投资在中国是一个新兴产业,雅戈尔可以参与但是不能作为主业来做,房地产连年调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归核’。"  相似文献   

8.
【摘要】雅戈尔公司金融资产投资金额大、占比高,对业绩有着重大影响。本文通过对雅戈尔公司金融资产投资的种类以及金额进行分析,总结其投资发展趋势,并与企业经营业绩进行比较,找出金融资产投资策略与经营效果之间的潜在联系。  相似文献   

9.
孙欣 《中国企业家》2011,(1):88-95,11
晋江帮"一根筋",纵向升级;宁波帮则不愿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横向投资。在转型大考上,谁能赢?" 现在又有哪家男装企业的转型升级做得好?"雅戈尔方面不服气地反问。他们最近有些烦恼,因为总有人质疑雅戈尔转型晚了、慢了、拼劲不够了。"雅戈尔有自己的困难,我们已经改变很多了。"——这也是  相似文献   

10.
把品牌做成文化产业 雅戈尔品牌从1991年开始投放市场,通过20多年的运营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市场份额也在不断壮大,每年保持了20%以上的成长,销售毛利率高于中国的任何品牌,品牌生命力和发展前景都是好的。针对的顾客群以商务人员居多、相对正规、跟大众时尚存在一定差距的特点,以及基于市场多元化的考虑,我们在2009年创建了GY品牌。  相似文献   

11.
“雅戈尔”二次创业再绘新图宁波雅戈尔集团总裁李如成最近提出,花15年时间,通过二次创业,把雅戈尔建成名副其实的跨国集团公司。雅戈尔集团公司是一家以二万元知青安置费起家的乡镇企业;经过16年艰苦创业,目前已形成以雅戈尔系列服饰为龙头,贸易、房地产为两翼...  相似文献   

12.
企业文化是一个灵魂性的东西,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雅戈尔在象山会议上提出的八个字“诚信、务实、责任、和谐”现在还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企业的文化不是领导人提几个字挂在墙上就能形成的,它要贯穿于企业的行动之中,贯穿于企业的意识形态之中,最重要的是将企业的文化扎根员工的思想之中,形成于日常的工作之中。这八个字现在看来是完全与目前党中央提出的方针政策吻合的,因此我们的企业文化在当时提出来还是比较超前的。  相似文献   

13.
雅戈尔的多品牌战略与其经营理念密不可分。雅戈尔在品牌之路上的探索一直延续了其稳健的经营理念先把一个品牌做好做强,主干粗、根深,才能枝繁叶茂。  相似文献   

14.
据中国名牌工程推进委员会2001年9月1日在北京人民会堂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公布,雅戈尔衬衫以最高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荣登中国名牌衬衫之首。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企业家》:雅戈尔已经是企业界"主业加基金"的样板。现在大牛市走到了拐点,实业的环境也在发生变化,和半年前相比,你对实业和投资这两个产业的平衡有什么新想法吗?  相似文献   

16.
1994年的雅戈尔,服装界的新秀,首次跨入中国服装行业八强,继而通过十几年辛勤耕耘一跃成为服装界巨鳄。2007年的雅戈尔,资本市场上耀眼的明星,挥舞着丰满的两翼(房地产和股权投资),收获着多元化投资的硕果。2008年的雅戈尔,因股权投资的重大失误备受指责,成为偏  相似文献   

17.
《经营者》2006,(11):60-60
李如成出生:1951年6月祖籍:浙江宁波职位:雅戈尔董事长商绩:李如成仅以2万元的知识青年安置费起家,到现在,雅戈尔每年向国家交纳的税款就将近2亿元。雅戈尔已从一个靠自带尺子、剪刀、小板凳拼凑起来的戏台地下室的原始手工作坊,发展成为拥有两万员工的亚洲最大、最先进的IC衬衫、西服生产基地和上市企业。李如成和雅戈尔的成长本身就是一个传奇。20多年前,李如成仅以2万元的知识青年安置费起家,到现在,雅戈尔每年向国家交纳的税款就将近2亿元。雅戈尔已从一个靠自带尺子、剪刀、小板凳拼凑起来的戏台地下室的原始手工作坊,发展成为拥有两…  相似文献   

18.
从1980年到2010年,我和雅戈尔一道经历了千百次风吹浪打,迎来了三十载春华秋实。人生能有几个30年?但在历史长河中,它又是多么短暂的一瞬。正是在这稍纵即逝的岁月波涛中,我们的党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构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体系既是大中华的改革方略,也成为雅戈尔的创新指南。  相似文献   

19.
200多亿金融资产是雅戈尔身上一双隐形的翅膀,可是它有些沉重。它长得太快,甚至一开始都不在规划之中。但是李如成运气好,赶上了资产证券化浪潮这拨大牛市,这边衬衫还只能一件件地卖.那边股权投资的资产价值已是十倍、几十倍地翻。据说,现在宁波很多小企业上市前都愿意主动地受让或者赠予雅戈尔以股份。"实际是希望自己身上能有点雅戈尔的烙印,李如成是宁波服装行业的老大,也是房地产的老大,现在又成了资本运作的老大,它的标志已经成了信誉的担保。"当然不止是宁波。"实业经营 金融投资"是多少中国民间企业家在精心搭建的模式,现在雅戈尔表观得如此抢眼,大家都在看。看它能否复制自己既有的投资"神话"。雅戈尔前期股权投资的成功,有相当大的偶然性。从国企改造到为商业银行注资,类似的投资机会、那么低的投资成本今后越来越难有,2006年-2007年这样的股市行情只怕也会调整。那么,雅戈尔是否具备专业、过人甚至独到的投资眼光与能力,证明当潮水退却的时候,它并不是像很多其它企业一样其实只是在"裸泳"?看它怎么改造自己的架构。不同的实业企业延伸出股权投资业务时,有不同的延伸法。有的把投资部分放在实业企业下面,有的是投资与实业并行属于同一个集团、同一个上市公司(就像雅戈尔现在),有的则通过一个控股公司来掌控金融(股权)投资板块与实业公司(就像联想控股与万向控股)。雅戈尔现在这种情况,不利于资本市场对它进行准确定位与估值,对投资者权益、对公司融资开展业务都有制约。将波动较大的金融业务从雅戈尔体内分拆,是情势所需,也是雅戈尔的关键下一步。最后,看它怎么对待它赖以发家的实业。实业企业升级做金融、做投资,是不是一定就意味着对实业的放弃、一定意味着实业精神与雄心的消退、都参与到金融泡沫的制造中去了?不一定。联想控股一手做了联想投资,联想集团还依旧"出海":万向金融做得不错,也还是汽车零部件的老大。对此,我们似乎不用对李如成们太担忧。  相似文献   

20.
黎冲森 《经营者》2004,(8):134-139
雅戈尔为何能从一个岌岌可危的小小乡镇企业在经过20多年的发展后而成为现在中国服装企业的老大,其中的门道究竟有几何?它对中国服装业究竟有哪些启迪作用。还是让我们来诠释它的成功之道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