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国内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呈恶性发展之势,要推进证券市场的预警与监管,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识别就变得意义重大。以148个财务舞弊上市公司和配对的非舞弊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神经网络建立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识别模型。此模型对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的识别正确率分别达到74.58%和70%,能有效的识别出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与否。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用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识别,对有舞弊动机的上市公司起到威慑作用。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公正、及时、准确和完整,是保护投资者利益和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然而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财务虚假问题的现象,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壮大极为不利,治理财务舞弊迫在眉睫。本文拟在深入分析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主观动机、外部条件、造假手段的基础上,探讨遏制财务虚假问题的有效措施和治理手段。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内外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频繁发生,对证券市场的发展产生了相当不利的影响.当前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如何制止并解决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本文结合实际,对当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含义和表现进行了归纳,并对其危害和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产生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庆雪 《辽宁经济》2007,(11):49-49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现象比较严重,结合我国资本市场信息披露失真的现状,本文通过舞弊动机和条件等方面来浅析我国上市公司舞弊产生的原因。一、舞弊动机对于我国上市公司而言,其舞弊行为  相似文献   

5.
叶蓓 《湖北经济管理》2013,(21):128-129
本文以万福生科财务舞弊为研究案例,揭示了万福生科财务舞弊发生前的"征兆"、财务舞弊的基本特征和常用的方法。在总结案例带给我们启示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实施有效治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黄月菡  陈庆杰 《科技和产业》2021,21(10):197-202
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选择利用财务舞弊手段来谋求利润.研究发现,常见的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主要有虚增资产、隐瞒负债、虚增收入、利用关联方交易舞弊4种,而目前中国的审查制度还不够完善,对于复杂的舞弊手段往往不能监察到位.为了经济市场的稳定运行,结合超华科技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从公司内部、政府机关和中介机构3个角度总结出针对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7.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管理层利用自己的有利位置,利用种种手法转移上市公司资产和利润,长期为自己牟利,严重影响了上市公司的质量和证券市场的平稳发展。对此,监管部门一直是严肃查处和严厉打击的。作为媒体,提醒市场参与者防范此类财务风险,是舆论监督职责之所在。从本期开始,《新财经》将邀请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财务舞弊研究中心的财务专家,开设“财务舞弊”专栏,探讨如何有效识别各种类型的财务报告舞弊行为,以帮助投资者避开那些不诚信的公司和它们挖掘的财务陷阱,为完善我国证券市场起到自己应有的作用。下面是专业人士揭示的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五种方式以及10个涉嫌案例。  相似文献   

8.
"公允、真实"高于一切是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中首先要达到的目标,但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上,为数不少的上市公司离这一目标越来越远,使越来越多的经过财务舞弊加工的信息充斥着人们的视野。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不仅直接损害了投资者的  相似文献   

9.
张倩 《魅力中国》2014,(1):91-9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上市公司的数量越来越多,而上市公司财务业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就是企业的营业收入,其直接反映企业的核心盈利能力。上市公司为了提升企业形象、吸引投资者、套取利润,往往会出现收入舞弊的行为。这不但破坏了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也欺骗了财务信息的使用者,给其带来了损失。鉴于这种情况,加强对上市公司收入舞弊的识别与审计至关重要。本文对对分析了收入的概念,阐述了收入审计的意义,对收入舞弊的识别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上市公司收入舞弊的审计策略,希望能够改善上市公司收入舞弊的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经济体制还在不断完善,但尚不健全,导致大量上市公司发生舞弊事件。财务舞弊不仅给投资者带来了损失,且严重危害经济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识别舞弊,抑制舞弊是审计的重要问题。文章从国泰安数据库选取了2010~2018年间舞弊的135家上市公司,并根据配对原则选取了135家非舞弊公司,构建非财务数据间、财务数据间、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间的舞弊迹象审计模型,最后将搜集的数据导入构建的模型中,检验模型发现舞弊的灵敏性。  相似文献   

11.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频发严重阻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一种简单的财务舞弊识别方法有助于帮助证券监管机构和投资者对财务舞弊进行初步的识别。本文根据对样本公司指标数据的分析对比,得出部分指标的临界值,并给出指标的后验准确率,使用者通过将上市公司部分财务指标与指标临界值进行对比,初步判别上市公司是否进行财务舞弊。随着市场经济建设中证券市场所起的作用不断增大,会计信息使用者对公开收到信息质量也有越来越高的需求。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是信息传递的媒介之一,但出于粉饰公司业绩等原因,企业财务报告舞弊不断发生,监管部门对财务舞弊的治理也不可能短期见效,若会计信息使用者能有效识别财务报告舞弊,则财务报告舞弊对相关利益群体的危害将会大为减小。  相似文献   

12.
姜玫 《发展》2013,(8):90-91
中小企业数量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创造了我国近六成的经济总量。中小企业和上市公司在财务舞弊的成因和手段上有很大的差距。本文基于Gone理论和企业舞弊风险因子理论分析了中小企业财务舞弊的成因,提出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健全内外部控制和监督机制、健全法律和利用信息技术等防范策略。  相似文献   

13.
甘弘韬 《中国经贸》2011,(20):112-113
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自我国股市创立之初延至今日长期存在,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舞弊一直是证券市场的“毒瘤”,危害着广大股市参与者的合法利益和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将着力较为系统地分析上市公司制造财务风险的动机和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以及  相似文献   

14.
王凌云 《中国经贸》2013,(12):197-197
财务舞弊行为历来都是阻碍我们公司经济发展的顽疾,财务舞弊不仅会给公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会给我们经济的有序发展造成严重损害。为了保证我们市场经济有序发展,降低或杜绝财务舞弊行为给上市公司带来的的损害,我们应该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进行深入地了解,分析财导致务舞弊行为发生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找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企业营业收入是衡量上市公司财务业绩的关键指标之一,是企业核心盈利能力的标杆,所以在虚假的企业财务报表中,许多上市公司进行收入的舞弊,而且占到比较高的比例.所以在CPA审计中,有效识别上市公司收入舞弊的手段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王金莲 《特区经济》2006,(6):108-110
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上会计信息舞弊案件频频发生,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运行的焦点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概念及种类入手,分析了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原因,并进一步从审计方面和非审计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7.
袁红兵  吴桢 《特区经济》2011,(3):126-127
近年来,无论在资本市场发达的美国、欧洲,还是在市场刚刚起步的我国,都发生了一系列令人触目惊心的财务舞弊案件。有效的内部控制是防范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首道也可能是最后一道防线。内部控制报告已经成为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关注点,因而有必要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进一步展开研究。通过对内部控制报告的理论分析,本文建议我国上市公司应借鉴萨班斯法案构建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报告框架体系,并提出应通过完善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审核标准,进而提高内部控制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傅怡 《老区建设》2009,(4):25-26
上市公司是我国企业中最具有活力的一部分,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秩序不健全,会计舞弊现象不断出现,扰乱了经济秩序,损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本文从上市公司产生会计舞弊的内外动因出发,分析上市公司会计舞弊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何雨谦 《发展》2012,(9):84-84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危害已久,长久以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对财务报告舞弊的防范问题,但效果都不明显。由于舞弊存在被发现的风险以及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压力,也就是说舞弊亦有成本,所以在正常情况下,理性的人宁愿尊重客观事实,也不愿去冒这种风险。但是,一旦面临某种压力和诱惑,企业财务舞弊的冲动就会变得强烈。因此,对公司的财务舞弊进行治理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20.
本次源自美国金融危机的西方主要经济体的经济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在这种新形势下,加强对上市公司在股权分置改革后财务舞弊的研究,对于提高证券监管水平,防范审计失败,以及促使上市公司警钟长鸣等方面,都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