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当前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通过各种"掏空行为"对中小股东的利益进行侵占的现象十分普遍,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公司治理研究的核心。文章主要是通过构建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来分析控股股东在实施利益侵占行为时会面临来自与其利益不一致的组织或个人的博弈行为,在此基础上探讨对控股股东的制衡机制,提出对控股股东利益侵占行为的治理举措。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上市公司迅速发展过程中,控股股东的利益侵占现象较为严重。通过阐述控股股东利益侵占的隧道的主要形式,分析控股股东利益侵占的原因,提出了堵截控股股东利益侵占隧道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秦琴 《现代商业》2011,(9):223-224
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比较集中,控股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非常频繁。控股股东进行利益输送的手段方式也有很多种,本文主要从关联交易的角度研究了控股性股东进行利益输送的问题,其中包括控股性股东进行利益输送的原因,以及在关联交易中控股股东进行利益输送的具体方式,最后针对控股股东的这种剥夺侵占行为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寻求控制权私利所带来的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是公司治理研究的热点。旨在通过梳理国内外控制权私利研究的文献,对控制权私利的概念、度量方法和影响因素进行回顾和评述,以期对关注控股股东行为的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寻求控制权私利所带来的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是公司治理研究的热点。旨在通过梳理国内外控制权私利研究的文献,对控制权私利的概念、度量方法和影响因素进行回顾和评述,以期对关注控股股东行为的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契约理论出发,明确关于所以权的基本概念的定义,在此基础上主要研究的了企业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并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对这些代理关系进行分类,主要支持从公司的所有权的分散程度上对公司现存的双重代理关系的分类。最后,借助托普软件的案例,指出在股权集中的所有制下,如何防止处于优势地位的控股股东侵占小股东利益的代理问题仍然是公司治理中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7.
论企业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契约理论出发,明确关于所以权的基本概念的定义,在此基础上主要研究的了企业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并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对这些代理关系进行分类,主要支持从公司的所有权的分散程度上对公司现存的双重代理关系的分类。最后,借助托普软件的案例,指出在股权集中的所有制下,如何防止处于优势地位的控股股东侵占小股东利益的代理问题仍然是公司治理中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终极所有权、控制权理论框架下,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股权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使得控股股东倾向于获得控制权私利,从而降低了上市公司的负债水平。终极控股股东担任上市公司高级管理者并没有加剧这一现象,但除控股股东外的其他股东并没有起到监督大股东的作用。家族企业的负债水平要高于国有企业和其他企业,家族企业控股股东获取控制权私利的动机不如国家和其他类型企业强烈。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公司股权高度集中的背景下,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成为公司治理中的核心问题。我国上市公司大、小股东在博弈的过程中存在着两种现状,即:小股东“搭便车”从中获利和大股东利用其控制权对小股东利益进行侵占。基于博弈论中的“智猪博弈”对这种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规范建议。  相似文献   

10.
雷婕 《现代商贸工业》2008,20(1):163-164
在我国公司股权高度集中的背景下,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成为公司治理中的核心问题。我国上市公司大、小股东在博弈的过程中存在着两种现状,即:小股东"搭便车"从中获利和大股东利用其控制权对小股东利益进行侵占。基于博弈论中的"智猪博弈"对这种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规范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不完全非合作博弈的上市公司违规行为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军伟 《财贸研究》2006,(6):94-100
频频发生的上市公司违规实际上是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博弈的结果。违规上市公司涉及的利益主体主要是控股股东、中小股东与监管者,他们之间的博弈是不完全、非合作博弈。本文建立了违规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监管者之间的博弈模型,发现了影响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违规概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是制度安排、违规成本与监管力度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治理结构、立法保护利益相关者利益、实施对监管者监管等有效治理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上市公司中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代理问题的产生,并重点分析了股东代理问题对公司行为中的投资政策、融资政策及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股东代理问题从两方面影响着公司治理的效率,控股股东代理既存在正面的激励效应,更存在负面的侵占效应。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上海证券交易所制造业336家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股权结构和最终控制人性质差异导致了上市公司治理绩效存在差别,重点体现在董事会成员的来源及与公司经济关联度指标。研究结果表明董事过多地由控股股东委派会严重降低董事会独立性和公司绩效,而董事会内部其他股东单位对控股股东的制衡可以有效地提高控制权共享收益,减少控股股东控制权私人收益。研究结果还表明董事会与上市公司之间的经济关联度与公司绩效正相关,董事从上市公司领取现金报酬能够明显地促进董事会治理效能的发挥,而董事持股则普遍缺乏实际意义。同时研究发现,绝对控股结构下控股股东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动机更小,而非绝对控股结构下的董事会内部制衡和现金报酬激励对改善公司发挥更为明显的积极作用,国家控制的上市公司董事会内部制衡和现金报酬激励能够起到更为明显的效果,而股权激励在非国家控制的上市公司中更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上市公司中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代理问题的产生,并重点分析了股东代理问题对公司行为中的投资政策、融资政策及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股东代理问题从两方面影响着公司治理的效率,控股股东代理既存在正面的激励效应,更存在负面的侵占效应。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以及公司现金持有三大理论,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现状,进而分析了控制权私利与公司现金持有的关系,指出我国不完善的投资者法律保护助长了大股东的侵占行为和壕沟抵御效应,导致公司现金持有价值被市场低估.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资本市场,控股股东普遍存在,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使得控股股东有通过非效率投资侵占上市公司资源的动机,公司治理是制约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减少非效率投资的重要机制,公司治理是否能很好地抑制大股东非效率投资?公司治理的抑制作用是否会受到大股东持股的影响?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通过分析式研究发现:公司治理会弱化利益冲突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利益冲突也能抑制公司治理对非效率投资的作用。实证检验的结果基本支持上述结论,公司治理会抑制公司的非效率投资,而公司治理的抑制作用在大股东控制权较低和不存在两权分离时表现更好。  相似文献   

17.
张宝红  王延明 《中国物价》2007,(11):65-68,48
创新活动是企业永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对象,探讨控股股东行为与企业创新活动的关系。本文以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量权偏离的程度衡量控股股东对小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并以公司的专利数作为创新活动的代替变量,考查控股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现金流量权占控制权的比率越小,也就是控制权越偏离现金流量权越大时,公司的创新活动将减少;二者偏离越小,创新活动越多。  相似文献   

18.
上市公司“以股抵债”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长英 《市场周刊》2004,(12):68-69
目前,在我国资本市场中,大股东或控股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金的行为,直接侵害了上市公司和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严重影响了上市公司的正常经营,导致一些上市公司陷入经营困境。研究通过对”以股抵债”这种以纠正控股股东的侵占过错行为为前提的债务重组方式必然性、优缺点、定价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以股抵债”是目前解决在我国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产生的控股股东长期占用上市公司资金问题的一个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控股股东股票减持股改后一种新的利益输送的方式不断涌现,控股股利用其控制权的优势减持手中的股票,获得了超额的收益。监管部门应该及时对股改后新的利益输送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约束,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完善上市公司重大信息披露制度,加强执法力度,减少控股股东的利益输送和侵占行为;同时应该改善和加强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改变控股股东一股独大的局面,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20.
龚敏 《财经界(学术)》2014,(18):128-128
控股股东股票减持股改后一种新的利益输送的方式不断涌现.控股股利用其控制权的优势减持手中的股票,获得了超额的收益。监管部门应该及时对股改后新的利益输送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约束,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完善上市公司重大信息披露制度,加强执法力度,减少控股股东的利益输送和侵占行为;同时应该改善和加强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改变控股股东一股独大的局面,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