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2 毫秒
1.
在2008年我国新劳动法颁布之后,在劳务派遣这一章节中,有关同工同酬的相关内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的具体规定:"在用人企业中,对于从事技术以及劳动熟练程度一致的劳动者来说,同工同酬是其法定权利,工资分配同样需要遵守按劳分配的原则。"然而,随着近些年国内劳务市场的不断发展,劳务派遣关系较为复杂且混乱,不少用人单位没有按照法律规定实施相应的同工同酬,这给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本文主要是对劳务派遣中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益如何保障等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具体分析,旨在为此提供解决具体问题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富士康未了局"为出发点,以《新劳动合同法》的角度,对同工同酬的历史来源、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一系列的阐述和分析,加之以对企业和员工的实际调查,得出现阶段应对同工不同酬的对策和启示。同工同酬作为法律原则,具有劳动基准的属性,与按劳分配原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贯彻同工同酬原则需要努力消解诸多困惑,也应在本体和前提两个层面上进行检讨和反思。同工同酬原则因其理念的正当性而不容置疑,但其充分实现所需求的社会条件和制度文明也较高,在一个不尽理想的社会环境下,其感召意义远远大于规范意义。  相似文献   

3.
同工同酬是劳动法律中有关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原则,我国劳动法律规定,被派遣的劳动者和用工单位正式员工有同工同酬的权利。而目前的劳务派遣活动中,存在许多同工不同酬的情况,既侵害了被派遣劳动者的权益,也阻碍了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继续发展。因此,必须釆取妥善措施解决相关问题,以稳定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4.
劳务派遣作为新型的用工方式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务派遣业在运作过程中产生许多的问题,主要是劳务派遣单位泛滥,劳务派遣同工不同酬,用工企业滥用劳务派遣制度以及派遣机构违规运作等,制约了我国劳务派遣业的健康发展,对我国劳动力市场造成不良影响。我国应全面审查派遣机构资质,严格执行同工同酬法律规定,规范雇主责任承担以及制定专门的劳务派遣法律,从而促进我国劳务派遣行业合理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的公平分配是实现公平与正义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充满活力的必要条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同工同酬是社会分配公平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正确理解同工同酬问题。"富士康涨薪未了局"事件的爆发是同工同酬问题的集中体现,本文以此为例,对同工同酬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杨洋 《商》2014,(7):176-177
我国《劳动合同法》确立了同工同酬作为被派遣劳动者的法定权利之后,劳务派遣工主张同工同酬的案件也逐渐增多。但劳务派遣工同工同酬还存在着现实困境,一方面对于“同工同酬”的界定仍然存在问题,另一方面就是同工同酬权救济程序中的举证责任分配问题。这些问题都是需要在立法或实践中进一步明晰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贾伟 《中国电子商务》2013,(17):180-180
同工同酬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力。坚持同工同酬原则有利于促进社会平等。同工同酬是建立在“同工”的基础上,保证付出等量劳动取得同等报酬。给了劳务派遣工法治上的希望与愿景。  相似文献   

8.
论同工同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务派遣中的同工同酬曾引发很大的争议。从制度的发展和外国经验来介绍同工同酬,分析中国在实施同工同酬时产生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论同工同酬     
劳务派遣中的同工同酬曾引发很大的争议。从制度的发展和外国经验来介绍同工同酬,分析中国在实施同工同酬时产生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同工同酬是我国劳动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但在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这一原则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工资条例》尚未出台,同工同酬仍难实现。该文介绍同工同酬的实现困境,以求实现探求新的途径。应通过采取提高立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发挥工会、工资决定机制的作用,深化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做好个人权利宣传工作等措施来实现同工同酬。  相似文献   

11.
劳务派遣工的劳动权利从社会法律、工会员工保障、企业用工制度上切实以人为本,保护员工劳动权益,实现同工同酬、同工同权,使劳务派遣工这一企业中的特殊群体在正常合同履行期间享有相应的权益,使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2.
张魁兴 《商界》2010,(5):103-103
近年来,有两亿多农民工在为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作贡献,这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农民工除了得到比种地略高一些的收入外,没有得到普遍的尊重,没有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仍是一个最无助的弱势群体,没有一点国家主人的感觉。农民工的所得与奉献极不协调.别说法律规定的同工同酬、按劳分配等无法享受到,  相似文献   

13.
努力探索寻求同工同酬,是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要求,如不尽快解决,必将给和谐劳动关系和社会稳定带来负面影响。如何理解劳务派遣和实行“同工同酬”的问题,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相似文献   

14.
煤矿企业使用劳务派遣工对煤矿企业有效利用人力资源、增加用工灵活性、调节用工供求关系,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一些煤矿企业在非“三性”岗位上大量使用劳务派遣工,对劳务派遣工权益保障不力,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我国需要对煤矿企业劳务派遣用工法律及管理措施进行完善,科学界定煤矿企业接受劳务派遣工的标准,完善煤矿企业劳务派遣法律关系,保障劳务派遣工同工同酬、人身安全等合法权益,加大劳务派遣的监察力度,规范煤矿企业劳动用工秩序,全面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曾秋荷  练伟  吴昊  施伟伟 《中国市场》2011,(27):109-111,128
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核心问题,而保持社会的公平正义则是社会转型期面临的难题之一。本文基于社会转型的大背景,分析了同工不同酬的问题、原因和出路。研究表明,社会转型期由于经济体制转轨不到位、法律制度的不完善,造成了"双轨用工、灵活有余、规范不足"的局面。在这种局面下,身份替代了契约,效率掩盖了公平,同工不同酬成为了一种严重的分配不公。为此,欲实现同工同酬,应该从体制入手,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以立法和行政手段调整分配。  相似文献   

16.
6月11日,张家口市劳动仲裁委员会开庭审理张家口下花园发电厂75名集体工要求同工同酬案.38岁的王宏(化名)和他的集体工工友们没有想到,无意之间,他们成为了<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国内涉及人数最多的一起劳动者要求同工同酬待遇的劳动仲裁和诉讼案件的主角.  相似文献   

17.
刘江  许浩 《中国市场》2008,(33):36-37
这是《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国内涉及人数最多的一起劳动者要求同工同酬待遇的劳动仲裁和诉讼案件,而案件背后牵扯出的是"全民工"、"集体工"等历史遗留问题。  相似文献   

18.
工资是劳动者付出劳动后取得的劳动报酬。根据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工资是用人单位依据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的多少以及国家有关规定或工资集体合同、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本人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劳动法》还规定,我国的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的原则,实行同工同酬。目前,随着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发展,以及企业激励机制的不断创新,一些新的分配原则出现并开始实…  相似文献   

19.
苏刚  周海燕  何月伦 《商》2013,(1):283-284
2013年集团公司人事部召开减员增效、业务外包座谈会,为了适应《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关于劳务用工的相关规定要求,集团公司提出各企业要结合员工用工总量控制工作计划,遵照"临时性、辅助性和替代性"要求规范使用劳务用工,消除混岗现象,实现同工同酬,同时大力推行业务外包,减少用工总量。本文通过结合某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同期用工状况、用工渠道的变化情况,对减员增效以及业务外包方案制定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高晓兰 《商》2014,(10):145-145
罗马法确立的契约自由思想一直是私法自治的主要精髓,其思想在时代演变以及各国的传承中不断发扬光大。德国法法律行为制度正是在罗马法契约原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以意思自治为核心的私法自治、个人自由进行保护,一直是两种制度在继承与发展轮回中的核心。不同的时代背景、各异的民族法律文化以及法律专家学者的深入研究中,德国法法律行为在继承中超越罗马法契约制度,理性严谨的逻辑、法律至上性以及对私法自治精神为核心的保障在法律行为制度中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