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随着产业转移成为经济学前沿理论问题以及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焦点问题,对产业转移模式的研究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致力于对已有产业转移模式理论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归纳和评述,同时对典型的产业转移模式的实践形式进行探究,最后对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经济景气研究在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近百年的历史,已成为世界许多市场经济国家监测经济运行的一种重要手段。近十几年来,我国景气指标的相关研究累积了大量经验,并逐步建立了我国的景气指标体系,用其监测分析我国经济波动。然而,对我国区域宏观经济运行先行指标体系的研究尚未形成体系。我国地域广阔,区域经济有很好的多样性,所以对区域宏观经济运行先行指标体系的研究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近年来国内学界围绕区域融合发展的相关研究进行文献梳理,重点从区域融合发展现状即研究视角和必要性、融合发展水平测度评价及时空差异、发展模式及路径、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等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回顾和综合评述。然后根据研究结论,结合2015年以来国有林区总体改革进程及政企分离改革实践,对后改革时代国有林区与地方之间社会经济融合发展提供若干启发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并不是我国所独有的国情。在世界上其他的一些国家,也存在着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不统一、区域差距明显的状况。国外的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和理论以及实践都不乏成功的先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国外成熟的区域政策对我国当前的区域规划和区域发展战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该文将综合区划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两方面指标相结合,采用现代GIS技术,以内部特征相似性为依据,对研究区域黄土高原延河流域进行综合区划和评述,旨在探索现代区划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为黄土高原延河流域生态重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由于国家政策和地理位置等方面原因,我国各省区的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严重影响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步伐。文章以四川省21个地级农村区域经济差异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和建立数学模型的研究方法,对四川省农村区域经济差异的显著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四川省农村区域经济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为成都市、绵阳市。(2)对四川省区域经济发展测算得出:2010~2014年期间,区域三内部差异的波动幅度较大,范围在0.14~0.01之间,说明经济发展潜力较大。区域二内部差异呈"降低—增高—降低"的趋势,经济发展潜力一般;区域一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资源等因素限制,经济发展较慢。该研究为四川省农村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村金融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和观点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回顾和评述。新中国农村金融研究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伊始至1993年金融体制改革前、1993年金融体制改革至2003年农信社改制前、2003年农信社改制后至今。第一阶段农村金融研究主要集中在信用合作与国家银行的地位和作用,其中又可以分为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之前和之后两个分阶段。第二阶段主要是引进国际农村金融理论和实践经验,对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历史进行总结研究。第三阶段主要是探寻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之路,关注农村金融抑制和深化、农信社体制改革和信贷扶贫。第四阶段主要是尝试构建中国农村金融理论。每个阶段的研究重点都是为了回应当时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但基本内容都聚焦于农村金融需求和供给以及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及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发展的长期目标,我们要努力实现区域经济增长中公平与效率的协调和最佳组合。本文从对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评述入手,讨论了区域经济增长中的公平与效率的兼容问题,并建立了公平与效率替代模型,分析了影响区域经济公平与效率的因素,以期为实现以公平为目标的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值此贵刊创刊十周年之际,谨向您们表示诚挚的祝贺!十年来,贵刊在理论与实践结合、实行"百家争鸣"的正确办刊方针指引下,发表了许多很有见地的文章,对推动农业经济理论研究、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思路,以及在农业经济学科建设上都做出了自己的贡  相似文献   

10.
生态补偿与贫困之间的关系一直受到生态经济学领域众学者的关注,其研究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协调共生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文章梳理了在减贫方面的主要生态补偿类型、补偿方式及补偿标准,重点综述生态补偿对贫困地区区域经济、农户收入、生计资本和农户就业等方面的影响与效果评价,由于研究区域、研究时点、农户类型和补偿方式的差异,得到的研究结论存在较大差异。最后对生态补偿在农户减贫方面进行简要评述,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