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6月5日,2008“名校校长相约张江——话说产学研论坛”在上海张江科技园区集电港举行。本届论坛以“产学研联盟建设与协同创新”为主题,探讨提高张江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的张江自主创新体系;区校产学研合作,区校合作构建张江人才高地;校企合作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国内外名校和张江的合作共赢等相关话题。  相似文献   

2.
苏大维格的实践经验表明,通过建立以企业为主题、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可以进一步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显著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促进科技与经济更紧密结合。苏大维格通过与苏州大学的紧密合作,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培养了创新性人才,促进了学科和平台建设,并创新了研究生培养模式。但同时也存在着宣传多、推进少、签约易、合作难以及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强化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主体地位,并建立有利于产学研合作的考核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3.
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是当前我国科研体制改革、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重点,十八大进一步明确要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产学研合作创新力度,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最接近市场,它与“学、研”的联合,保障产学研合作方设计和研究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因此,本文重点对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意义、问题及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区域创新体系理论进行探讨,介绍了广西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立完善的创新制度、全面发展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吸引风险投资进入科研领域、提升中介机构的综合服务水平、加快产业集群化进程和高度重视政府推动作用等6项建议。  相似文献   

5.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产学研合作的深化。针对目前政产学研合作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立足我国政产学研合作实际,运用协同创新管理理论,建立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三位一体的产学研合作研协同创新工作机制,对于推动政产学研合作从封闭式的创新模式、狭隘的技术合作创新向开放式的创新模式、全面的协同合作创新迈进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产学研合作的深化。针对目前政产学研合作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立足我国政产学研合作实际,运用协同创新管理理论,建立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三位一体的产学研合作研协同创新工作机制,对于推动政产学研合作从封闭式的创新模式、狭隘的技术合作创新向开放式的创新模式、全面的协同合作创新迈进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区域创新体系理论进行探讨,介绍了广西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立完善的创新制度、全面发展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吸引风险投资进入科研领域、提升中介机构的综合服务水平、加快产业集群化进程和高度重视政府推动作用等6项建议。  相似文献   

8.
产学战略联盟是一种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组织形式.当前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产学研合作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产学战略联盟是新形势下企业与大学共同发展的内在需求.企业与大学合作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国家和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整合科技、教育和产业资源的有效机制.企业与大学的合作可以促进研究成果的应用,带动产业的成长以及提升国家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高校产学研战略联盟是在传统产学研合作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形成的新型战略合作形式,构建高校产学研战略联盟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历史必然。当前,越来越多的高校逐渐认识到:产学研战略联盟是其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产学研合作效益,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社会贡献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创新还存在着一定的障碍。为了使产学研合作能够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求,政府应当着力推动产学研战略联盟的构建,同时加强对科技创新的公共服务职能,以有效地防范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各种风险。  相似文献   

11.
徐天铁 《企业导报》2014,(24):119-120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通道。本文聚焦于东岳集团,力图以东岳集团这个典型企业为例,探索出现实需求的科技创新与产学研合作发展模式、运作的路径、机制。并且在对东岳集团典型企业科技创新调查研究和产学研合作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促进科技创新与产学研合作创新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模式,知识产权是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的升华,其归属问题决定着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成败.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与产学研合作相关的三种知识产权归属制度的比较分析,从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这一角度出发,提出完善我国知识产权归属制度的几点建议,以进一步推动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建立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承担着为区域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产学研合作是促进地方高校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社会服务的最好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特点与模式,提出创新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余凌  郭峘 《企业技术开发》2014,(32):162-163
文章从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特征出发,对其演进过程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其创新主体对外部环境的反应能力、创新网络对环境的甄别能力、协调产学研合作创新主体的共同治理机制三个方面,探讨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余凌  郭峘 《企业技术开发》2014,(11):162-163
文章从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特征出发,对其演进过程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其创新主体对外部环境的反应能力、创新网络对环境的甄别能力、协调产学研合作创新主体的共同治理机制三个方面,探讨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特征出发,对其演进过程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其创新主体对外部环境的反应能力、创新网络对环境的甄别能力、协调产学研合作创新主体的共同治理机制三个方面,探讨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广西实施产学研战略存在的障碍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学研合作,是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在政府引导下,通过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促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带动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广西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障碍,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产学研合作,是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在政府引导下,通过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促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带动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广西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障碍,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是构建区域创新体系至关重要的一环。近年来,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基础条件有明显改善,创新能力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企业要真正在创新体系中发挥主导性作用,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加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能力建设,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产学研一体化企业是形成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20.
《价值工程》2013,(29):4-8
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我国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和关键,随着我国对产学研合作的广泛开展,服务于产学研合作的科技服务平台快速发展,但国内对这类平台的研究和应用均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研究这类平台的服务需求及其功能。首先,分析了我国服务于产学研合作平台的现状和主要问题;其次,针对典型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基于过程分析,讨论了产学研合作中的服务需求;进一步建立了产学研合作科技服务平台的功能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