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魏然 《经济》2008,(10)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也是中国农村改革三十年,中国农业的发展影响着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作为农村改革的先锋,肥西县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由经济杂志社和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委县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农村改革30年暨包产到户30年大会于2008年9月22日于安徽省肥西县举行。  相似文献   

2.
《生产力研究》2008,(19):178-178
为全面回顾和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历程与成就,探讨未来进一步推动中国汇率制度改革的思路和对策,从理论和实践上为推进中国的汇率制度的改革做出贡献,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和现代金融研究中心联合中国《国际金融研究》杂志定于2008年11月28日~30日在上海共同举办“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中国汇率制度改革回顾与展望”理论研讨会。届时,将邀请国内金融学科领域的前辈大家和知名学者出席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  相似文献   

3.
《经济管理》2008,(5):F0004-F0004
兹定于2008年5月中下旬在重庆市召开中国企业改革发展30年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8年年会。本次会议由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重庆工商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管理科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重庆工商大学管理学院承办。研讨会期间,还将颁布第三届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奖等奖项。一、征文内容(国有企业部分,非国有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方面的选题不具体列示) 1.国内外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理论研究;2.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经验;3.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问题研究;4.国有企业治理问题研究;5.国有资本结构调整与国有企业重组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4.
中国改革的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30年,最重要的是中国经济发展和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完全改变了.在过去2000年里,1820年中国经济占世界的33%左右.之后一路下滑,到改革开放前只占世界经济的4.8%,到了2003年上升到15%.预计到2030年,中国经济可以达到世界的24%.我想,全球经济政治格局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的改革被称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我们要明白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区别在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5.
一、中国改革具有世界历史意义 中国30年的改革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改革,其成就不仅在于发展了中国经济,而且具有重要的世界历史意义,是中国发展史和世界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关于中国医疗卫生改革的话题尤为热门,从坊间百姓对医疗卫生保障的失望与无奈,到2005年卫生部坦诚中国医疗卫生改革失败,再到国务院委托5个机构分别对医疗卫生改革提出方案,等等.  相似文献   

7.
《经济管理》2008,(3):F0004-F0004
兹定于2008年5月中下旬在重庆市召开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3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8年年会,本次会议由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重庆工商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管理科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重庆工商大学管理学院承办。本次研讨会期间,还将颁布第三届蒋一苇企业改革的发展学术基金奖。一、征文内容1.国内外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7,(8)
文章简单回顾了波兰近30年养老金改革的历程,详细阐述了波兰"三支柱"养老金制度体系,对比了改革前后养老金体系的利弊,最后分析了波兰养老金制度改革为中国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一、30年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历史成就 中国经济改革从农村起步.30年来,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这一伟大的历史发展进程,农村金融改革逐步走向深入,体制机制建设成效显著,服务"三农"功能明显增强,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0.
兹定于2008年5月中下旬在重庆市召开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30年学术研时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8年年会,本次会议由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重庆工商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管理科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重庆工商大学管理学院承办。本次研讨会期间,还将颁布第三届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奖。  相似文献   

11.
金融风暴冲击下的中国经济走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009年中国经济走势到底怎样判断?我们认为是不太乐观,2009年中国经济将出现深度下滑.第一,2009年GDP增速将跌破9%,保8%将成为宏观调控的核心目标,而悲观认为2009年GDP增速将退到8%以下;第二,潜在GDP出口将进一步扩大,总供给与总供求不平衡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近都在讨论研究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文件,我觉得这个文件写得比较好,全面、深刻、系统讲了一下问题.这个文件主要有三个好的亮点:第一,明确指出了农村"三农"问题症结不决的重中之重的根源,这个文件讲到了.  相似文献   

13.
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看中国产业发展的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宏观经济的分析,我想讲一点积极的因素. 从当前的金融危机来看中国的产业发展,金融危机的产生是实体经济层面和虚拟经济层面产生的关系.我们讨论中国向何处去,首先我们要看我们现在在哪里.  相似文献   

14.
从金融危机中重读《资本论》给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又恰逢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令世界瞩目.在一片恐慌与悲观的气氛中,中国经济金融稳定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30年,现在确实是到了非常关键的转折的时候.中国过去30年经济高速增长,中国现代化第一次取得真正意义上的突飞猛进.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critically evaluates alternative estimates of China's GDP level and growth, as well a s its PPP GDP conversions, and, based on this evaluation, it draw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China's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both historical and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It finds that although almost all empirical results have supported the downward-bias hypothesis for China's GDP level and the upward-bias hypothesis for China's GDP growth, they vary greatly, and that PPP estimates for China are also diversified. These estimates, if accepted, may substantially alter the existing views on the Chinese economy, particularly, its size, TFP level and catch-up performance. The discussion focuses on the theories, methodologies and data used in these studies, and particularly, the possible biases in their results thereby. It argues, however, that despite differences in estimates, they could still provide sensible boundaries for researchers to gauge the "real" values and hence assess China's "real" living standard and growth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7.
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必须服务于实体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今世界最大的事情莫过于美国的金融危机,这次危机提供了一个金融理论创新的契机.若对这些危机深究的话,根源在实体经济.但是,很多危机的形式和过程与实体经济基本上是脱离的.  相似文献   

18.
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趋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新型城镇化在新型工业化的推动下发展,新型城镇化则承载新型工业化,“两化”同步发展有助于实现城镇和产业融合发展。只有正确把握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现状,才能有效破解“去工业化”、“伪城镇化”等畸形发展障碍。鉴于此,运用城镇化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分析法、国际通用衡量法,分析了我国城镇化目前所处阶段,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各地区间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了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互动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讨论中国改革问题,这个题目很宏大,关于如何认识从价值观上认识改革,主要讨论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从价值观上讨论改革?二是用什么标准衡量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改革是不是正义的?三是我们为30年的发展和增长付出了多大的代价?第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从价值观命题来讨论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