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长期以来,我国学者对政府预算、国家预算和公共预算的使用存在着很大争议。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财政改革经过长期的探索,最终选择了构建公共财政框架,并认识到政府预算对于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重要性。然而,在政府预算的相关文献和实际工作中,时常还会发现政府预算、国家 相似文献
2.
3.
从2007预算年度开始,我国全面实施新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它的合理性、规范性以及透明性较好地体现了财政民主化的进程。可以说,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不仅是提高财政透明度的需要,更是实现民主财政的起点。 相似文献
4.
政府的公共支出预算是政府行使职能的财力保障,支出的规模和结构也规定着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反映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有效性。但随着政府职能的扩展,公共支出也呈现出膨胀的趋势。在公共资源稀缺的情况下,控制公共支出使公共资源高效合理的配置显得尤为重要。在我国从“自产国家”向“税收国家”演进的过程中,作为纳税人的公众已逐渐认识到不是“国家养人民”,而是“人民养国家”,越来越关心汲“众人之财”的公共支出是否为“众人之事”。公众需求的急剧增长推动了预算民主的发展,同时预算民主也成为约束公共支出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我国支出预算改革中探讨符合我国国情的预算民主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6.
一、提高财政透明度是世界各国的共识目前,关于财政透明比较权威的定义是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财政事务部的Goarge Kopits和Jon Craig给出的。Goarge Kopits和Jon Craig把财政透明定义为"向公众最大限度地公开政府结构和职能、财政政策意图、公共部门账户和预测。 相似文献
7.
一、绩效管理的发展绩效管理于20世纪20—30年代起盛行于企业之中,并被大量运用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应对复杂经济形势时,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步显现,如何建立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成了许多国家进行改革时探讨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兴起了重塑政府的改革,将企业中运 相似文献
8.
公民权利、民主预算与预算信息公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力源于权利。公民权利的天赋性、至上性,既是国家权力合法性的依据,也是现代民主政治和宪政制度安排的终极目的。"主权在民"的宪政原则,客观上要求实行民主预算。形式上,政府预算是政府的年度收支计划,本质上则是以宪法及相关法律为基础的综合性契约,它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受社会公众委托,通过民主政治程序配置纳税人的税款,并将其转化为"一揽子"公共品的一种公共治理机制。因此,社会公众有权利要求获得充分、真实的政府预算信息,政府也有责任向社会公开预算信息及政务信息。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政府预算周期的改进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寒波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0,(8):34-37
我国政府预算周期不仅缺乏必要的法律规范,而且在时间和预算周期各环节上都存在明显的缺陷。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传统的“大一统”的预算管理模式、不重视“依法理财”和长期忽视预算管理效率,改进和完善我国政府预算周期的根本途径,是建立我国的标准预算周期,科学,合理地规范预算周期各环节的起讫时间。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也开始引入政府会计,并对传统的预算会计进行补充和完善。政府会计是与企业会计相对应的一个概念,用以反映、核算和监督政府及其所属机构在使用财政资金和管理公共资源过程中所发生的财务收支情况,从而不断提高政府理财活动的透明性、科学性和高效性。本文介绍和分析了西班牙政府会计改革的情况,以期对我国的政府会计改革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本文聚焦“地方政府债务悖论”,运用财政分权理论,以预算软约束为视角,解析地方政府过度举债的机制。在深入阐述预算软约束的内涵和形式的基础上,联系20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债务危机与本次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经验事实,本文从理论上剖析危机重演的逻辑,揭示地方政府举债的顺周期性。 相似文献
12.
政府或有负债:隐匿性财政风险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世界银行专家Brixi对政府或有负债进行了大量研究,并研究了应对由此产生的财政风险的方法。我国一些学者也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本文试图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政府或有负债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政府的或有负债做了初步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3.
降低收入决算和预算之间的偏离程度是现代预算制度的基本要求,长期以来,中国政府的收入预算偏离一直处于高位运行状态。本文研究了政府间财政收入分成对收入预算偏离的影响。理论上,财政收入分成的上升会对下级政府产生减小财政压力和加大财政扩张两种截然相反的影响,前者会减少政府的收入预算偏离,而后者则会扩大收入预算偏离。运用市县层面加总的预决算数据,实证分析较为稳健地支持了财政压力机制:财政收入分成降低1个百分点,收入预算偏离会增加0.3个百分点。进一步分析表明,收入分成对预算偏离的影响相比市县级,在省本级层面不显著,并且其对预算偏离的影响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上升而降低。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是,政府间收入划分的改革方案要兼顾长期稳定性与财力支持性,这对于降低收入预算偏离、推进现代预算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这种冲击是短期的,但不可低估它的后续影响,特别是,全球疫情的蔓延让问题变得更加错综复杂。从财政上看,应对疫情,需要构筑三道防线,分别是:第一,为抗击疫情提供财力保障;第二,财政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第三,提升预算绩效,促进公共卫生服务的根本改善。为了让积极财政政策更有效,应高度关注财政政策实施的四大风险点,做好逆周期调节工作,通过改革释放市场活力,为应对风险寻找可替代财力,过紧日子。 相似文献
15.
县乡两级政府处于我国政府层级的最末端,是大量公共事务的最终承担者,科学合理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是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重要制度保障。2004年以来,我国一些省份相继推行了乡财县管改革,由县级政府直接管理并监督乡镇财政,乡镇财政管理权被大幅度上收到县。本文利用2000-2019年的县域面板数据和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乡财县管改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乡财县管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机制分析显示,乡财县管减少了行政管理支出比重,抑制了财政供养人员规模膨胀,降低了税费负担。这些结果表明,加强上级政府对基层政府的财政管理与监督,有助于改善治理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本文也发现,在地形较为复杂的人口大县及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县,由于改革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县级政府获取信息的难度,不利于发挥乡镇政府的积极性,乡财县管对经济发展的提升效果相对较弱,这说明,乡财县管不宜“一刀切”地实行。 相似文献
16.
地方政府举债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然选择,合理举债有利于地方财政的高效运转,但若监管错位、过度举债则有可能引发债务危机。自2014年起,我国赋予地方政府发债权,随着近年来收益类专项债的扩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同时融资平台、政府引导基金等各种形式的隐性债务风险依然突出。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被视为“灰犀牛”,亟需引起重视和关注。本文通过梳理美国、日本、巴西地方政府债务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处置方式,总结国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和危机处置的有效经验,并结合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中存在的预算软约束、发行主体单一、债务透明度差、评级和监管缺位、预警和处置机制不完善等主要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交易费用、政府边界与财政体制改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将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费用理论引入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分析,给出了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边界的理论模型。我国政府在供给公共产品过程中发生的交易费用:决策费用、实施费用和监督费用过高,制约了我国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效率。制度的一项重要功能是降低交易成本,改革财政分权体制是降低政府供给公共产品发生的交易费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Marc Robinson 《Fiscal Studies》2002,23(2):287-300
Australian governments have recently moved from cash accounting to accrual accounting. Accrual accounting has been accompanied at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level by the introduction of a new key fiscal policy measure: the ‘fiscal balance’. This paper explains and evaluates this new fiscal measure. It concludes that, given the present fiscal policy of the Australian government, fiscal balance is a superior fiscal policy measure to the ‘cash’ budget balance measure which it replaced. However, from the alternative ‘golden rule’ policy standpoint, fiscal balance is not a meaningful fiscal policy measure — although its stock counterpart, net financial liabilities, certainly is. 相似文献
19.
文章借鉴“6S战略管理体系”探讨政府机关绩效预算的战略模型,从预算编制、批复、执行、决算与评价的具体过程谈论政府机关绩效预算的战术,通过战略与战术的呼应与对接,实现政府机关绩效预算的有序与高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