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孝不拒细     
刘希 《乡镇论坛》2014,(27):25-25
母亲早上精心做了几样菜,而我没吃几口就放下了筷子,孩子们也跟着说吃饱了。看桌子上的菜几乎没动,母亲不高兴地说:“天那么热,做饭真不容易,可你们居然没吃几口,我也懒得做了。”看母亲生气了,我赶紧拿起筷子,又多吃了几口,同时让孩子们也再吃一点。母亲见此,这才露出了笑容,吃中饭时,母亲做了肉片炒豆豉,我正在减肥,要是以前,这么油腻的菜我是绝对不吃的,但看到母亲满怀期待的样子,我装作很喜欢吃的样子,一边吃,一边连声赞叹:“好吃,真好吃。”孩子们见状,也纷纷举起筷子,一盘肉片炒豆豉很快被我们一扫而光,母亲见了高兴地说:“吃饭就是要这样嘛。这也不吃,那也不吃,我都不知道做啥菜好了。”  相似文献   

2.
笑口常开     
《乡镇论坛》2011,(28):48-48
不要命了 有个人,留客人在家吃饭,桌上的几个菜都是豆腐。 主人一边吃一边对客人说:“豆腐就像是我的命一样,我觉得任何别的菜,味道都没有它好。”  相似文献   

3.
笑口常开     
憨媳妇有一妇女生性愚蠢。酷暑的一天 ,丈夫买回几个西瓜 ,嘱咐妻子道 :“这瓜等中午热了再吃。”妻子说 :“记住了!”中午 ,丈夫顶着烈日回家 ,进门就喊 :“快拿西瓜来吃!”妻子高兴地迎上去 ,指着热气腾腾的灶台说 :“你嘱咐我中午热了吃 ,我已将西瓜煮在锅里了。”丈夫跺着脚连呼 :“天呀!天呀!”妻子忙说 :“你尽管吃 ,吃完了再添 !”生日礼物在妻子的生日宴会上 ,丈夫当众把一颗金光闪烁的宝石赠给妻子。一位朋友说 :“瞧你夫人多高兴啊!假如你送她一辆奔驰汽车 ,不是更实惠吗?”丈夫摊开手说 :“我也曾这么想过 ,可惜这种轿车目…  相似文献   

4.
朱乃洲 《乡镇论坛》2011,(29):32-32
不久前的一天,城里的姐姐回村走亲戚。快到中午的时候,我问姐姐:“今天想吃什么菜呢?我去街上买些回来。”姐姐一听这话,连连说:“罢了,罢了,不要去街上买,你就到地里割一些韭菜炒炒,再烧点鸡蛋汤就行了,街上买的东西我吃也不放心啊!”姐姐还说:“还是咱家好,都是自己种自己吃,蔬菜瓜果没有一点污染,是真正的绿色食品。现在城里卖的农产品我们都不敢吃了啊!”  相似文献   

5.
阻抑     
大师在临终床上昏迷了几个星期。一天,他突然睁开眼睛,看到他最喜爱的弟子就在身边。“你一直都没有离开我的床边.是吗?”他温和地说。  相似文献   

6.
编者的话     
年初,我到南方一个城市出差。那天早晨我在酒店匆匆忙忙抓了几块点心,边吃 边跑,上了一辆的士。那位出租师傅看了我一眼,按下计价器冷漠地说,我5点钟就 起床了,到现在还没吃饭呢。我看纸巾里面还有两块完整的黄油豆沙酥,就试探着递 给他,我说,我带的点心多了,您能不能帮我吃一点?那师傅略一停顿便接过去吃起 来,目光却柔和多了。他解释说他不是不想吃早餐,是没有时间吃。他忙得连假日也 没有,他说,他非常渴望休假,他渴望能载着自己的孩子--而不是别人--在城里  相似文献   

7.
一堂丝瓜课     
水心 《乡镇论坛》2009,(21):21-22
去年,我在城里买了房子,想让母亲来小住几天,母亲因为家里有忙不完的活,一直没有成行。前天。母亲忽然来了,我下班回家时,她正坐在门口,我惊异地说:“你来怎么不提前打个招呼,我好去接你,你是怎么找到这里的,费了不少事吧?”母亲站起身,笑吟吟地说:“不费事,鼻子底下长着嘴,我会问路,人家可热情了,大娘长大娘短地称呼我,恨不得把我送到这里来。家里的丝瓜结得多,吃不了,给你送点来。”母亲身旁放着一个蛇皮袋,我看了看,里面足足有几十根丝瓜。  相似文献   

8.
笑口常开     
破损的饭碗 顾客看到服务员给他端的饭碗边缘缺损,有很多豁口,就生气地说:“这样的碗叫我怎么吃,还不把我的嘴割破呀?!” 服务员不耐烦地白了他一眼,说:“你是来吃饭的还是来吃碗的!” 挣扎的原因 老李被两个强盗抢劫,他拼死挣扎,后还是被捉,但是两个强盗只从他身上搜出3元5角钱。强盗轻蔑地问:“就这几个钱还值得你拼命?!”老李心有余悸地回答说:“我以为你们要抢我鞋底那500元呢。” 疑神疑鬼 一位老实的乡下绅士来到城里看牙医,医生说要打麻醉药,那位绅士马上掏出他的钱。 牙医:“先生,现在不用付钱。” 绅士:…  相似文献   

9.
最后的麦客     
陕西蓝田县处在半山区,收割机没办法干活,只有请麦客,但麦客却越来越少。“现在的年轻人都看不上这活,人家都外出打工挣钱了”,农民张三记说:“而且割麦比打工累多了,有时候并没有打工挣的钱多,反而赔了路费都没挣上钱。”再加上越来越多的收割机奔忙在田间,留给麦客的空间正在慢慢缩小。“麦客出来干活也就4、5天,运气还好”,张三记这么想,“一下车就能找到活干”。跟随雇主到家后,简单地吃了几个馍,张三记夫妇和另外的一名老乡王海娃就下地割麦了。地是在山坡上,总共有2亩多,按照他们和雇主谈好的价钱,割完这2亩地,他们总共能挣到80元钱,…  相似文献   

10.
我的父母都是农民,一辈子靠辛劳吃饭,但都是要强的人.在那个挣工分的年代,父母没白没黑地干活,家里仍只能勉强度日.但从记事儿起,《我们就没挨过饿,父母总会尽其所能改善我们的生活.吃是那个时代最大的诱惑.但母亲告诫我们:“到别人家玩,无论人家做什么好吃的,到了吃饭的时候,都必须立即回家,绝不能站在旁边看人家的饭碗.”  相似文献   

11.
笑口常开     
我已翻过一次了妻子说:“今天是星期天,你把床单好好洗一下吧。”丈夫说:“不要洗了吧,翻过来铺还可以睡一段时间嘛。”妻子叹口气说:“唉,你这人实在太懒了,我已翻过一次了。”纪晓岚趣事清朝名士纪晓岚,有一天和朋友一起上街。走在街上,看见前面有一家小店,店里的老板娘正忙着。纪晓岚就和他的朋友打赌:“我会一句话,让老板娘笑;再一句话,让老板娘闹。”朋友们不相信,决定以一桌酒席为赌。只见纪晓岚走向小店,向店门前的看门狗鞠了一躬,叫道“爹。”老板娘“噗”地一声就乐了。纪晓岚转过身又冲老板娘叫了一声“娘”!顿时,老板娘勃然大怒,…  相似文献   

12.
“一起到食堂吃饭,边吃边聊。”任红梅跟记者简单寒暄之后说。 “那只能耽误您中午休息的时间了。” “没问题。已经习惯了这种紧张而快捷的培训生活。”任红梅笑着说。脚下的步伐也随之加快了。  相似文献   

13.
一个孩子不爱惜家里的东西,这天又把椅子弄坏了。爸爸毫不留情地让他连续几天站着吃饭,让他体验体验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劳累之苦。一个孩子很任性,动不动就以摔东西来表示自己的“抗议”。一天因为妈妈没给他买他想要吃的东西,就把一件新玩具摔坏了,把一本书撕烂了。妈妈更是“强硬”,马上宣布一个月之内不再给他买新玩具和书,若他没有改正行为则继续延长惩罚时间。  相似文献   

14.
高贵的施舍     
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   母亲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只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才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母亲,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滑动两下,终于俯下身子,用他唯…  相似文献   

15.
他名叫土豆,从小吃土豆长大。他考上大学,但家里没有钱,土豆就把录取通知书往怀里一揣,下广东打工去了。他的工作是扛电线杆,在新开发的大街两旁,几个人一起把汽车运来的电线杆卸下,每隔二十米放下一根,再由其他人来挖坑栽上。干这份工作每天二十块钱,管吃管住,而且每顿都有他爱吃的土豆。土豆的吃法很多,但工地上的人只会做一种“民工土豆”。土豆不服气地说:“等我做给你们吃,同样是土豆,我做的就一定好吃!”他立即去了厨房。晚上,民工们就吃上了凉拌土豆丝和小瓜焖土豆,还有土豆泥汤,土豆从此留在了厨房。由于伙食办得好,其他工地的工人…  相似文献   

16.
家书     
我上初中那年,父亲出远门了。临行时不断叮咛我要听话,不要任性。父亲走了,看着渐渐远去的父亲,母亲用袖口拭了拭眼角,我知道,她在为父亲担心。我住校了,两个星期回家一趟。“娃,回来了!”娘说着走进了厨房。“嗯!”我跟了进去,帮母亲烧火。“你爹走了20天了吧?吃罢饭给你爹写个信。”娘说。晚饭后,我拿出纸和笔等着母亲。母亲坐在床沿上,眯着眼,缓缓地说着:“他爹,家里都好,别挂念,你也好不?你走后就下雨了,地不用浇了,三婶家的猪下崽了,他三舅的眼也好了,能下地……”“你光知道说些废话……”我不耐烦地嘟着嘴说。母亲一脸惊愕,用尽量温…  相似文献   

17.
香港有家酒店,出高报酬征求独特广告创意。一天,一位左撇子来吃饭,吃完不买单,反而要酒店付钱给他。大堂经理同他讲理,他说:“我吃的是广告创意的报酬,按你们的开价,还没吃完!你们得付钱给我。”大堂经理问他要创意,他笑着说:“我下次来吃饭,你们得把餐具放在我方便的位置上。开张保证书。”大堂经理愣了愣,继而恍然大悟,写下了这段话:“假如你惯用左手的话,等你下次驾临时,你将发现所有的餐具均摆放在你习惯的位置上,让你进餐方便。”据统计,每百人中有11人是左撇子。过去又有谁很好地关心过他们的“左行其事”呢?前几年国外有些企业专门设…  相似文献   

18.
完美     
《英才》2007,(6)
一位母亲领着她满嘴蛀牙的儿子找到圣雄甘地:“我的儿子最崇拜你,请你对他说不要多吃糖果。”甘地沉默片刻,对那位母亲说:“请一个月以后再来找我。”一个月后,母亲带着儿子又来了,提出同样的要求。甘地望着孩子,郑重地说:“请不要多吃糖果。”母亲不解,问道:“这么简单一句话,为什么要让我们等一个月?”  相似文献   

19.
——吃 古今位高权重者大多讲究吃,毛泽东同志对吃却很不看重,从来没有很高的奢望.他常说的一句话是:“不是为了吃世界的,是为了改造世界.”他一生没有吃过任何补品,最高的要求只不过是红烧肉.打沙家店战役那年,毛泽东同志日理万机,三天两夜不出屋,不上床,不合眼,歼灭了钟松的36师,俘敌6千余人.战斗结束后,他高兴地对卫士李银桥说:“银桥,你想想办法,帮我搞碗红烧肉来,要肥点的.”李银桥很快搞来一碗红烧肉,毛泽东两眼一眯,抓起筷子,三下五除二,不一会,就吃了个碗底朝天.他发现李银桥还站在旁边发愣,就不好意思地笑着说:“有点馋了……打了胜仗,我的要求不过分吧!”机灵的卫士李银桥赶紧说:“不高,主席的要求太少了、太低了.”毛泽东同志说:“不低了,战士们冲锋陷阵也没吃上红烧肉,只能杀马吃马肉呢.”解放后,他仍然保持爱吃红烧肉的习惯.1959年底,毛泽东身边几名探亲休假的警卫,奉命调查和汇报农村实情,他们给他带回来农民吃的糠菜窝窝头.毛泽东同志在震惊之余,用颤抖的手掰开窝头分给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吃,这是农民的口粮,我们每个人都要吃.”他独自拿了一个整窝头,咬第一口,他眼圈红了;咬第二口,泪花沾湿了睫毛;  相似文献   

20.
执行力     
《英才》2007,(2):12-12
一位母亲领着她满嘴蛀牙的儿子找到圣雄甘地:“我的儿子最崇拜你,请你对他说不要多吃糖果。”甘地沉默片刻,对那位母亲说:“请一个月以后再来找我。”一个月后,母亲带着儿子又来了,提出同样的要求。甘地望着孩子,郑重地说:“请不要多吃糖果。”母亲不解,问道:“这么简单一句话,为什么要让我们等一个月?”甘地答道:“因为那时我自己也吃许多糖果,我节制后,才能告诫别人节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