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为进一步提高金融业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水平,促进金融行业网络信息安全建设,由金融时报主办,在政府主管部委、金融行业主管部门以及各金融机构的倾情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为期两天的"2007'金融行业网络信息安全高峰论坛"日前在京闭幕并取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2.
苏建华 《金卡工程》2007,11(9):64-66
为进一步提高金融业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水平,促进金融行业网络信息安全建设,由金融时报主办,在政府主管部委、金融行业主管部门以及各金融机构的倾情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为期两天的"2007'金融行业网络信息安全高峰论坛"于2007年8月11日在京闭幕并取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3.
建华 《金卡工程》2007,11(11):62-63
为进一步提高金融业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水平,促进金融行业网络信息安全建设,由金融时报主办,在政府主管部委、金融行业主管部门以及各金融机构的倾情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为期两天的“2007’金融行业网络信息安全高峰论坛”日前在京闭幕并取得了圆满成功。[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正一、金融行业信息安全系列管理标准概述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国家在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一项基本制度。人民银行根据国家关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相关制度和标准,制定了金融行业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系列标准,由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行业标准对外发布,即《金融行业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引》(JR/T0071—2012)、《金融行业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指南》(JR/T 0072—2012)、《金融行业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5.
正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国家在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中的一项基本制度,人民银行根据国家关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相关制度和标准,制订了金融行业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系列标准。2012年以由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行业标准对外发布。即《金融行业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引》《、金融行业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指南》、《金融行业  相似文献   

6.
<正>一、金融行业信息安全系列管理标准概述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国家在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一项基本制度,人民银行根据国家关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相关制度和标准,制定了金融行业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系列标准,2012年以由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行业标准对外发布。即:《金融行业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引》(JR/T0071-2012)、《金融行业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指南》(JR/T0072-2012)、《金融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服务安全指引》(JR/T0073-2012)。其中:第一,《金融行业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引》(JR/T  相似文献   

7.
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金融企业在不断扩大和完善高技术含量的客户服务网络建设项目来保留现有顾客并吸引潜在顾客。然而,金融行业整体网络在某种程度上依然很脆弱。对信息安全的漠视或信息安全方案的不完善,给企业网络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因此,对于上述信息安全问题,瑞星技术专家认为,金融行业应该在解决问题或者防范风险时,实现集中式的全网统一安全管理和安全防护,为企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8.
正众所周知,数据是金融信息系统的核心价值,在国产化程度不高时期,采用自主可控的国产加密技术将金融敏感"数据"保护起来,是当前解决金融行业信息安全,推进金融信息化自主可控的最佳选择。国内金融行业数据安全防护现状为了实现数据安全管控,国内金融行业客户有的部署国外DLP(数据防泄漏)产品以及国内单一的加密类、终端管理类等产品,实现对网络内敏感数据进行防护,以达  相似文献   

9.
《金融电子化》2004,(9):52-53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性能的大幅提高,以及在金融行业的广泛应用,通信网络日益发展,网络由原来的封闭性走向开放,以及有这种开放性带来的安全隐患;加上Internet的全球化发展,使得信息安全成为金融行业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金融行业得到深入广泛运用,金融业的网络信息安全风险形势严峻,风险防控任务艰巨。本文从基层央行的视角,分析金融业信息安全管理面临的形势及主要风险,探讨基层央行实施"三道防线"提高信息安全的保障措施,行业指导协调的工作实践与模式。  相似文献   

11.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国家信息安全的根本制度之一,其目的是信息系统能够按照资产价值的大小,合理地、科学地进行保护。我国有关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即被提出,2003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3]27号)正式明确实施等级保护制度.此后经过有关专家的反复论证研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相关制度不断得到细化和完善,2006年年初公安部出台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试行)》(公通字[2006]7号),明确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可操作性。 金融行业因其业务的特殊性.对信息安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随着计算机网络系统、软硬件技术的更新发展.以及网络业务的推进、完善,金融业面临的各种安全威胁日益尖锐、复杂,安全问题所造成的影响和破坏逐渐扩大.甚至上升到国家安全高度。如何将政府政策与金融行业信息安全建设实践结合起来,切实、有效地保护金融资产不受侵害,保障金融行业业务、机构正常运行,是新时期金融行业信息安全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 为了促进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在金融行业的贯彻落实,政府相关部门选择了部分金融机构进行试点。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作为试点单位之一,在基于等级保护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工作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其等级保护工作的实践,为我国等级保护在金融行业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必将促进我国信息安全宏观政策在金融业的全面落实。[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民银行在2012年7月正式发布了《金融行业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引》、《金融行业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指南》、《金融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服务安全指引》三项标准(以下简称金融行业等保标准),对金袖行业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建设、测评、整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并加强了对区域性金融机构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与执行力度。为了进一步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对金融行业等保标准的理解与宣贯,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网络时代。在信息社会中,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和网络的日益膨胀为金融行业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促进了金融行业从电子化转变到信息化、并逐步向知识化的方向发展。同时,金融信息安全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信息安全基本特征是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小而言之,它关系到企业的存亡,大而言之,它涉及到国家的安危。而金融行业是国家经济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金融信息的丢失、泄密或被破坏等将会给金融行业造成严重的危害,势必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可以说金融信息安全性第一。  相似文献   

14.
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金融行业信息化体系已基本建成。社会的正常运转离不开金融行业的有效运行,因此,全社会对其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金融行业信息安全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了解我国金融业信息安全现状、探寻解决金融业信息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本刊记者采访了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冯登国。  相似文献   

15.
一、金融行业安全需求 在IT广泛应用的今天,信息安全问题日益严峻。由于金融行业的IT系统承载、处理的数据涉及到企业或客户的重大利益,因此,信息安全对于金融行业来说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金融领域正由金融业信息化向信息化金融转变。与此同时,信息化带来的信息安全问题成为影响行业发展的关键。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对当前我国金融信息安全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我国金融行业信息安全现状及主要问题,其次分析了金融行业信息安全面临的新形势和挑战,最后提出了加强我国金融行业信息安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安全基线被广泛地应用于金融行业,安全基线对于提高金融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起到了重要作用。所谓信息安全基线就是一个信息系统的最低安全保障 , 即该信息系统需要满足的最基本安全要求。人民银行信息安全基线由一组安全要求项组成,描述了本单位在某一时点上的整体信息安全状态,是该单位信息安全总体水平的量化表述。  相似文献   

18.
金融信息化的本质,就是依托信息技术对传统金融服务与产品进行调整与创新。经过多年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覆盖了金融行业几乎所有的业务及流程,这也使得金融行业成为网络信息技术发展中受益最大的行业之一。但是,伴随着金融服务的日益多样化和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金融行业的信息安全风险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成为影响和制约金融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保障金融行业的信息安全,是业内人士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际,不仅客观现实社会的重要行业要求实名制身份认证,网络虚拟社会的远程诚信更需要可信身份管理,互联网金融行业尤其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和方法保障账户信息安全。将行为人在现实社会的身份、网络社会的活动和由此产生的信用记录关联起来,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可以起到非常重要和良好的作用。然而,生物特征信息本身的安全同样需要保护。本文从网络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20.
正信息安全基线由一组安全配置项组成,这组安全配置项描述了一个单位在某一时点的整体信息安全状态,是该单位信息安全总体水平的量化表述。近年来,总行综合人民银行内部、金融行业、等级保护、分级保护等多类制度形成《人民银行信息安全综合规范》,以此为基础引入信息安全基线常态管理的工作思路并提出"建立健全人民银行信息安全管理基线"的工作目标。在总行信息安全工作精神的指引下,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结合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