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医药费用不合理上涨是医疗卫生改革市场化取向的必然结果,其根源在于医疗市场存在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机制缺陷。只有加强对医疗行为的监管才能克服医疗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机制缺陷。而现行医药不分、管办不分、政事不分的医疗卫生体制不适应严格监管医疗市场的要求。因此,必须在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础上,进行监管控制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医疗服务”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关系到我们每个人最切身的利益.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布局不合理,以致“看病难”问题日益突出.分级诊疗正是解决这个特殊“商品”的市场问题而提出的.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我国的医疗服务市场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为分级诊疗的顺利推行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当前医疗服务价格仍然存在增长过快、内部比价不合理以及乱收费严重等问题,文章结合我国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实际,以四川省遂宁市人民医院为例,借鉴国内经验基础上,探索解决我国目前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医疗服务递送机制中涉及到医疗服务机构、医生、药企和患者四方利益主体。当前我国这些利益主体之间种种不合理的利益"合作"与"冲突",均与医疗服务递送机制中政府职能的缺位和错位存在着直接关系。在进一步深化医改的过程中,我国政府应当正确地履行好理应承担的公共职能,即加强对卫生资源的合理规划与配置;加大对公立医院的财政投入并优化对其补偿机制;加强对医疗服务机构与药品行业的监管;加强医药信息披露机制建设;鼓励医药卫生服务市场公平竞争,并放弃不适当的医药价格管制。  相似文献   

5.
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医疗保险市场道德风险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原理对医疗保险市场支付方式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医疗保险支付方式不仅是一种医疗消耗的补偿手段,而且还是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保障患者健康,正确引导供需双方行为,抑制道德风险的关键.因此,为了抑制供需双方的道德风险,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成为保险机构的首选工具.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17,(12)
随着我国新医改的逐步深入,为提高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的竞争力,加强医院科室绩效管理与成本控制越来越重要,当前国内许多医院在科室绩效管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文章探讨运用科学的绩效考核方式,强化科室绩效管理能力,促使科室降低成本,推动医院新医改背景下进一步控制开支,降低不合理医疗费用,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从而全面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为医院的长久性发展提供有利帮助。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16,(7)
目的:了解我国不同类型医疗机构门诊病人流向与费用情况,并讨论原因,为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2年至2014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和《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中医疗服务和卫生经费等部分资料,描述性分析各类医疗机构门诊病人流向与费用情况。结果:各种类型医疗卫生机构门诊诊疗人次总体呈上升趋势,门诊病人流向二三级医院占多数,门诊病人医疗费用增长较快。结论:医疗机构门诊病人就诊流向不合理,医疗费用增长较快,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浪费严重。  相似文献   

8.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具有公益性的特点,作为医疗体系的终端,为居民提供健康保障服务。深入分析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面临的困境和原因,探讨如何在医联体模式下找准定位,通过科学管理提高运营效率与效能,发挥职工能动性,调整医疗服务模式及管理模式等方式,扭转我国医疗布局不合理的状况,真正实现国家分级诊疗,旨在为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运营及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肖琴 《江南论坛》2009,(9):58-59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深入与医疗市场的对外开放,医疗行业出现了多元化的格局。中国医疗市场作为世界最大的潜在的医疗市场,受到了各阶层投资商的青睐,外资、民间资本等纷纷流入医疗市场,民营医院便应运而生,并在偌大的医疗市场中体验着兴衰沉浮。发展民营医疗机构,激活医疗市场,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查阅和数据收集方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四个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计算各地医疗市场的产业集中度水平,分析我国医疗市场的竞争或垄断程度。结果显示,我国医疗市场存在较高的垄断性:从产权角度看,国有医疗机构的比重过高;从市场份额上看,国有大医院的份额过多。高垄断性的市场结构导致我国医疗机构效率低下和医疗费用高昂。  相似文献   

11.
实行单病种付费制度目的在于促进有效利用有限卫生资源,并充分发挥其最大社会效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的增长,达到更加公平地分配我国卫生资源,提高公民健康水平的最终目的。我们研究发现,单病种付费制度并不能有效节约医疗资源和降低医疗费用,单病种付费制度虽能对控制医疗费用起到积极作用,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有效的医疗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医疗保险领域,由于道德风险的存在,医生和患者为了各自利益的最大化过度提供或者过度索取医疗服务,造成了医疗费用不合理的大幅增长。由此,也造成了有限的医疗资源的大量浪费。因此,认识社会医疗保险道德风险的危害并对其进行控制在我国显的更为重要。文章探讨了防范社会医疗保险道德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仍然存在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产生这个问题的经济学原因主要有:医疗资源总量供给不足,而且资源的配置极不合理;医疗需求和供给缺乏弹性;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等。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尹明明 《经济师》2011,(7):41-42
文章阐述了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城镇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医疗药品报销范围不合理之处,指出应尽快制定医疗法来推动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进一步改革。  相似文献   

15.
《经济师》2016,(8)
我国医保制度已实现全覆盖,但资料显示,居民个人现金医疗支出不降反升,医保报销带来的好处已基本被医疗费用的快速上涨所抵消,这其中的原因除了医疗服务的过度利用和费用非正常增长等不合理因素外,还与公立医院缺乏改革动力有关。改革医疗服务供方支付方式,重塑激励约束机制,是提高政府投入绩效,促进医疗卫生资源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了保持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生产要素市场一直处于行政管制之下,从而导致了生产要素市场发育缓慢,多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而且要素收入的传递造成了居民收入差距迅速扩大,形成了目前不合理的分配格局。因此,改革与完善要素市场,使市场在要素分配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形成有序分配格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信任品市场理论与我国医疗市场的现实制度背景相结合,分析了非营利医院与营利性医院在医疗服务供给行为上的主要差异和根本成因,并以此为基础讨论了营利性医院的市场进入对我国医疗市场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受非对称价格管制政策的影响,营利医院的进入使得医疗市场均衡呈现出分化特征:均衡时,营利医院将在事前价格承诺的基础上向病人提供有效率的诚实治疗,而过低的诊疗收费价格管制则迫使非营利医院对患者进行过度治疗;患者则根据患重症概率的高低选择就诊医院。与只存在非营利医院的垄断型医疗市场相比,营利性医院的市场进入对社会福利的积极效应体现在患者医疗费用的降低、更有效率的医疗服务以及对非营利医院过度治疗的抑制和医保运行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舒燕 《经济研究导刊》2010,(35):276-278
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热点问题。通过分析医疗服务市场的特点和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制度变迁,指出信息不对称和医疗体制的不完善是导致医疗费用过高的主要原因。因此,从信息和制度两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以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县乡医疗体制改革改变了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低效率和数量短缺的局面。我国县乡医疗市场正在出现新的、医政联合的垄断格局。县乡垄断医疗市场短期与长期均衡形成及持续是各方力量博弈的结果,垄断医疗机构从中获得巨额垄断利润,而农民却支付巨额成本。在模型分析结论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准入性竞争医疗体系、提升农民的组织和谈判能力、变革政府职能和完善公共卫生政策三大破除县乡医疗市场垄断均衡的对策性思考。  相似文献   

20.
范新全  王芳 《经济师》2008,(10):214-215
单病种定额付费制度是对我国现行的按服务项目付费制度进行改革的一种有益尝试,对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上涨,限制过度医疗等方面均具有积极的意义。文章以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为例,对单病种定额付费制度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