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王淙淙 《魅力中国》2013,(12):42-4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形态呈现了新的走向,人们的文化活动已从过去的被动接受转变为现在的主动参与,自我表演、自我娱乐、自我欣赏、自我教育,已经成为当前群众文化活动的主旋律,我们应认清当前形势,组织开展好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李含英 《魅力中国》2014,(17):19-19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形态呈现了新的走向,人们的文化活动已从过去的被动接受转变为现在的主动参与。自我表演、自我娱乐、自我欣赏、自我教育,已经成为当前群众文化活动的主旋律,我们应认清当前形势,组织开展好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试论群众文化的性质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巧慧 《理论观察》2009,(3):147-148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为满足精神生活需求,以自身活动为主体,以自我娱乐、自我教育为目的进行的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点和综合性、普及性、传承性的各类文化活动。为有效地做好群众文化工作,必须掌握其性质和特征。  相似文献   

4.
刘斌贺  攀谢明 《魅力中国》2014,(24):213-213
文化馆的主要职能是:“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公共文化需求,承担一定的社会教育功能,组织和引导反映主流文化精神的公共文化活动,整理和保护民间优秀文化遗产。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基础,在基层文化普及、活跃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陶冶人们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与科技知识,弘扬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齐冠军 《魅力中国》2013,(26):48-48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需求也逐步由日常的物质保障需求渐扩延伸至深层的精神文化需求。由此而衍生的文化生活形态、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工作等一系列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也就成为我们今天所说的“群众文化”。它是一种人民群众以自身为活动主体,以文化艺术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目的,按照美的规律,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如何更快更好地发展繁荣群众文化,则成为广大群文工作者们责无旁贷的重任与使命。  相似文献   

6.
杨阳 《魅力中国》2014,(20):358-358
当前,党和国家极为重视文化建设,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都对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做出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作为一名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通过学习领会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对乡镇群众文化工作的调查了解,我就如何开展乡镇群众文化活动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现与大家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7.
贾慧 《魅力中国》2014,(23):41-41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自我进行的,以满足的精神生活和知识需求为目的,以文艺娱乐为主要内容的自我完善的需求及其表现。在社会生活中,群众文化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她是人民群众自我娱乐、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掌握文化和创造文化艺术的活动,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广泛性。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加强文化建设是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基础,也是维护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全面提升群众文化素质,加快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杨春丽 《魅力中国》2014,(21):252-252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自我进行的,以满足的精神生活和知识需求为目的,以文艺娱乐为主要内容的自我完善的需求及其表现。在社会生活中,群众文化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她是人民群众自我娱乐、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掌握文化和创造文化艺术的活动,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广泛性。  相似文献   

9.
《宁波经济丛刊》2007,(1):22-25,30
文化设施作为广大人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是我市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和进一步推动文化大市建设的基础。加快文化设施建设,对活跃和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广大群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推进城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我市市域范围内的文化设施建设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文化设施建设的主要思路,以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借鉴。  相似文献   

10.
刘凌云 《发展》2014,(2):105-105
正乡镇文化站开展的是公益性文化活动,它不仅能提高群众文化艺术水平,让群众有机会参与和享受文化、娱乐,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而且也是实践公共文化服务,实现群众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它对于活跃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实现和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权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创建多层次公共文化的设施体系乡镇文化站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是文化工作者联系广大群  相似文献   

11.
群众文化,是指人们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是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导,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  相似文献   

12.
赵阳 《魅力中国》2013,(29):293-293
党的十八大报告已经绘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全党上下、各条战线、全国各族人民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发努力。党的十八大强调:“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这给我们新形势下的群众文化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确立了新的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群众文化战线的每一位干部职工都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13.
程途 《今日重庆》2014,(11):28-29
当前,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如火如荼开展。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践行好党的群众路线,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的“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为指引,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坚持群众路线,切实做好群众工作,努力在讲群众语言、聚群众力量、谋群众利益上走在前面、干到实处、作出表率。  相似文献   

14.
童娟 《魅力中国》2014,(26):24-24
文化馆既是群众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又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龙头。社区文化是指以生活在社区中的居民为主体,以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包括各种群众性的文娱、体育、教育、科普一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等在内的一种群众性文化形式。社区文化活动的兴起,丰富了群众文化的内涵,扩大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外延,无论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表现出与以往文化娱乐活动完全不同的时代特征。人民群众是社区的主体,面向大众,为人民服务,是文化馆的职责。那么,担负着群众文化工作任务的文化馆在推进社区文化建设中,怎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15.
李湘云 《改革与开放》2013,(6):29-29,38
所谓文化,是一种时间的沉淀、过程的积累、习惯了的行为。文化的发生源在民众的情感之中,文化的灵感在民众的大脑中,文化的表现最早也是在民众的习惯之中。也就是说,文化积聚在每一个个体的成长空间,而不是正式组织的号召和组织之中。因此,十八大报告指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其“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进发新局面”,“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相似文献   

16.
张艳丽 《魅力中国》2014,(15):18-18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越来越重视精神享受。群众文化作为人民群众获取精神享受、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方式。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认真探讨了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新形势下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巨大作用及重要意义,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有效推动群众文化工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当前,随着城镇和农村社区化的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为适应新型社区化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加快基层文化建设成为新时期基层宣传工作的重点,也是丰富农民精神生活的重要手段。而做好基层文化工作.是每一个基层文化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分析探讨了当前农村文化生活具有的主要特点,并提出了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提出,在新时期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立场上,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断探索和构建坚持群众路线的新模式;要敢于听取群众意见,敢于为群众负责;要贯彻落实好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八项规定”。  相似文献   

19.
李小玉 《魅力中国》2014,(19):27-27
乡镇文化站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使群众的兴趣爱好得到展现、使乡镇群众受到教育等。然而目前乡镇文化站的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出现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乡镇文化站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创新的思路。乡镇文化站只有创新思路,才能更好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20.
胡积梅 《魅力中国》2014,(22):364-364
为深入准确把握群众路线的思想实质,科学开展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活动,强化党的基层组织、密切党同群众血肉联系,深入推进干部经常性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我趁着全县村“两委”(社区)负责人专题教育培训班在县委党校举办之际,在村两委负责人当中开展了交流调研,此次沟通交流中了解到村干部与农户之间的有些矛盾,现针对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