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谢圣昌 《魅力中国》2013,(10):211-211
一、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1.1联系实际创设情境 文章虽高于生活,但源于生活。它高度反映了现实生活。阅读文章就是一种重新再创造。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我国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生活即教育。”二者虽有一定的区别,但同样说的是教育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可以说是语文教学与生活是联系着的。如果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那么更能让学生积极完成再创造。  相似文献   

2.
郑好江 《魅力中国》2013,(8):258-258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情境”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乔宏超 《魅力中国》2010,(31):333-333
生活走进数学:捕捉“生活素材”唤起学习兴趣;创设“生活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借助“生活实例”,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开展“实践活动”,体验数学的实践性。数学服务人生:回归“生活实践”,学会解决问题;借助“数学语言”描绘生活情境;寻求“数学概念”在生活中的原形。  相似文献   

4.
陈琛 《魅力中国》2014,(14):141-141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操实验的机会。”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发现数学。模拟生活现实情境,体悟数学。回归社会广阔天地,应用数学。  相似文献   

5.
谭林 《魅力中国》2013,(8):235-235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利用一切可以激发英语课堂的教学手段,并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既激活了课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听、说、视、触等各种感觉。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感受知识。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的、生动的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的一种教学方法。布鲁姆认为:  相似文献   

6.
付争艳 《魅力中国》2010,(9X):41-41
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数学更贴近生活,一是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激发学习兴趣;二是创设生活情境,培养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同在;三是要数学语言生活化,学生形象地接受、理解;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四是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五是让学生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六是再现生活情景,激活课堂教学;七是布置贴近生活的家庭作业。  相似文献   

7.
邱志勇 《魅力中国》2013,(13):160-160
现代数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的能力发展过程。因此,教师要彻底摒弃和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把主要精力放在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促进思维的情境上,吸引学生进入积极创新思维的学习境地,从而叩开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心扉,来培养他们创新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姜岩 《辽宁经济》2023,(10):92-96
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数学教育也不例外。本文从数学教育的育人价值出发,探讨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创新的策略,包括展示推演过程、立足课标标准、创设现实情境、利用数学史料等方面。推演可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探索精神;课标是创新教育的前提,需深入理解并灵活运用;情境可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相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史料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发展和背景,培养人文精神。本研究旨在为实现数学教育的德育功能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刘艳红 《魅力中国》2013,(20):222-222
摘要: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即教育”,在教学中启发学生。通过写日记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受启发,再转变为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技巧,就是陶行知先生思想的最好实践.应谊在教学中加以更好地总结和推广。笔者在作文教学中,除按课本上规定的习作题目让学生写作作文以外,还着重抓了写日记的训练。以此激活学生的写作源头。  相似文献   

10.
王建生 《魅力中国》2011,(12):259-259
新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教师要有意引导学生去思索、去探讨,帮助学生如何去寻找问题的答案,给学生更多的思索空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质疑的习惯。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11.
张慧蓉 《发展》2011,(5):141-141
“问题情境”是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问题,立“疑”设“障”,从而创设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学习情境。“没有问题的教学”正是课堂教学的问题所在。思源于疑,我们应当让课堂存在“问题”,用问题去激活学生的思维,用问题去引领学生探究。新课程理念提倡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以至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倡导培养学生具有适应未来社会变化的能力。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探索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素琴 《魅力中国》2014,(11):173-173
数学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数学教育价值观,采用“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遵循“创设问题、提出问题→操作实验、探索规律→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来组织教学过程,摆脱传统的就题论题、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模式,才能实现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从而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形成良好的数学意识,提高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刘惠莲 《魅力中国》2010,(6):179-179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不但要把生活引进课堂,而且让学生带着数学走进生活,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去体会数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李青茹 《魅力中国》2011,(10):104-104
前苏联心理学家鲁克所说过:“高水平的情感不是遗传下来的。而是对每个儿童加以培养的结果。如果轻视这个方面的教育,就会使整个一代全部生活中的相应的情感、道德回到原始状态中去。”新课标中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初中阶段是一个学生世界观的养成阶段,因此,语文教学要特别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创设课堂情境,唤醒学生的情感,拓展学生的精神空间,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赵蕊 《魅力中国》2011,(4):51-52
数学应用意识表现有: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就此我认为: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有意识的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充分利用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7.
陈鹏 《魅力中国》2010,(17):283-283
努力把课堂教学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生活中留意数学,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独特的构思,不同凡响的情境设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使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得到有机的结合和充分发挥,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获取新知识,排除学生心理压力,减轻学习负担,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好的情境设计如同纽带,承旧启新;如同路标,正确地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  相似文献   

18.
韩秀君 《魅力中国》2014,(16):141-141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并认为这是教学中的“金科玉律”。情景创设要求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所言:“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  相似文献   

19.
彭茜 《魅力中国》2010,(3):34-35
问题意识不仅是教学中需要,也是日后学生继续独立学习、独立处理问题的生活能力的重要保证,而且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追求。而新课程还是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因此在新课程教学中,应关注“问题意识”的引导和问题情境的探索,培养创新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2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要真正深入到学生的精神世界、切实发挥效用,不仅需要任课教师具备精深的专业理论和广博的文化知识,而且需要他们加强教学研究,创设一种符合“基础”课特性、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情境。教学情境的好坏关键在于创设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