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王杰 《魅力中国》2011,(14):216-216
英语学习、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英语已从一种工具变成了一种思想,一种知识库。没有掌握英语犹如缺乏一种思想,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知识源泉。初中英语教学在日后的英语教学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因此,正确掌握初中英语中的“听、说、读、写”对学生日后的英语学习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高校英语教学中的“英汉矛盾”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院校英语教学实践中,英语和汉语始终是一对难以解决的矛盾。英语的教与学似乎永远存在“顾此失彼”之虞,而直接后果则是,英语冲击了汉语,英语淡化了学生的汉语概念,导致汉语水平降低。英语学习的终极目的是信息的传达与转换,抑或称之为“跨文化交流”,汉语水平的低下不仅影响了交流、交换的真实价值,还制约着英语学习质量的提高。因此,解决英语教学中的“英汉矛盾”侧重点之一是提升学习者的汉语水平。  相似文献   

3.
黄卫华 《魅力中国》2010,(24):110-110
中学生的英语听力理解能力状况,直接影响学生说、读、写三种能力的提高。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理解能力,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一定能听懂就会有良好的收效”的自信心,选择适合精听或泛听的材料不可忽视,课堂上要着力落实听力训练“三结合”,即精听与泛听相结合、集中训练与分散训练相结合、听说读写相结合。同时,加强课外听力训练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4.
孙慧芳 《发展》2011,(7):140-140
中学英语教学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中学英语教学工作者应高度重视“运用英语的能力“的培养,并在日常教学中着眼于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  相似文献   

5.
杨雪莲 《发展》2009,(12):129-130
高职学生中“哑巴英语”现象极为普遍。究其原因:其一,听、说教学时间远少于阅读时间;其二,学生的听、说策略训练指导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其三,课堂教学方法单一,以教师为主“满堂灌”的现象非常普遍。针对后两者,本文就教学实践中的浅显心得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化的加剧,英语学习对于初中学生越来越重要。《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指出:“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可见,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英语的实际运用是非常重要的两个环节。基础知识的学习包括语音、语法、词汇的学习等,这些都是英语实际运用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7.
卞巧莲 《魅力中国》2011,(10):83-83
我们学习英语的目的.主要是掌握使用英语语言工具进行听、说、读、写等交际活动的能力。从学习角度来说,“读”是听、说、写的基础,特别是在国内学习英语的环境中,听、说、写的机会较少,我们通常是通过大量阅读各种英语书刊杂志等资料以及浏览英文网站,来丰富我们的“语感”,扩大英语词汇量,提高英语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同时,由于日常英语教学缺少语言教学的实际环境,从而英文阅读往往成为了学员积累语言经验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培养英语学习者的阅读能力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黄海燕 《魅力中国》2010,(20):256-257
提要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交际,交际离不开听和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国际间交流的日益频繁.努力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在听、说方面存在着很多障碍,诸如发音不标准,词汇量不足,语法知识不扎实,知识面狭窄等。根据这些存在的问题.要采取一些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相似文献   

9.
"英语快乐听"是目前小学广为使用的互动式听说训练系统。"听"在提升语言能力方面有重要作用,而听力障碍又是普遍存在的。"英语快乐听"在"师生互动"和"教师调控"方面确有优势,其对安全、有效、公平的教育信息化渠道的开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段红岩 《魅力中国》2013,(17):139-139
在英语教学中,常常是初一上半年,90%以上的学生都学习兴趣昂然,能学得好,而且学习成绩比较优良,但到了初一下半年,由于词汇量加大,内容加深及其他因素,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学困生”成绩上不来,要提高英语教学课时是不可能的,如何面向全体学生教学,使“学困生”尽快走出困区,是摆在每一位英语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在英语教学中,我体会到只要树立信心,正确对待、付出耐心和爱心、采取必要的措施,“学困生”肯定会慢慢赶上来。这一难题会得以解决,从而会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成绩。  相似文献   

11.
王伟宏 《魅力中国》2014,(26):111-111
新目标初中英语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了解一些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培养学生在交际中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要改变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偏重语法结构的分析、讲解,及机械的句型操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既违背了素质教育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又背离了英语教学的基本规律。因此,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加强训练指导,加大学生自学的活动量,从而发挥其“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2.
英语是我国各类学校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是21世纪人才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对于中学生来说英语能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用英语交流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关键要有好的语言环境。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视、听、说于一体的语言环境,而营造这个好的环境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结合生活实践。将生活实践引进英语教学中去,促进英语的课堂教学。李岚清同志说过:“很多学生经过十几年的外语学习,然而大多数学生却不能较熟练地阅读外文原版书籍,尤其听不懂,讲不出,难以与外国人直接交流……”书面知识难以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所以,结合生活实际,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能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英语,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语感,有利于学生读、听、说、写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英语是我国各类学校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是21世纪人才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对于中学生来说英语能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用英语交流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关键要有好的语言环境。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视、听、说于一体的语言环境,而营造这个好的环境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结合生活实践。将生活实践引进英语教学中去,促进英语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4.
网络环境下“模块式”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核心目的就是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建议的课程设置和个性化教学要求这对矛盾中寻找一个平衡点,在师资不足,各种教学条件不利和教学资源短缺的条件下,依托网络平台,将大学英语写作课程进行“版块式”设置,最终实现“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从根本上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5.
漆琪 《魅力中国》2010,(30):38-39
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培养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在这四项基本技能中,听是基础,是获得语言信息及语言感受的最主要的途径。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听力训练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也让很多学生“谈虎色变”,产生畏·嗅的心理。本文主要阐述图式理论与听力理解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图式理论指导英语听力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多年前,笔者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时,有一位同学给我的留言是:“你是我惟一不认为是河南人的人”,算是给我的最高评语。如果说给我的同乡听,肯定让他们心寒。从此以后的一段时间,每当别人再问起我中国式问题“你是哪的人?”,我要么就说具体出生地“郑州人”。要么就说我的户口所在地“上海人”,要么就说我的定居地“北京人”,  相似文献   

17.
葛吉贞  焦称称 《魅力中国》2013,(28):252-252
英语课堂教学从“方法时代”进入了“后方法时代”。英语教学原则也随着新教学方法的出现而发生改变,大学英语教师被赋予了新的角色并呈现多元化趋势。  相似文献   

18.
陈梅凤 《魅力中国》2014,(19):172-172
新课改春风吹拂下,教育的沃土随之绽放出一朵朵令人赏心悦目的课改之花。除了课堂一一师生共同展示风采的主阵地充满激情、充满“人文”味儿外,作为评价师生的主要方法——试卷的改革,让老师们更勇敢、坚定地迈出了课改的步伐。但试卷中作文比例的加重(40%)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对于写作能力较好的学生,语文成绩是锦上添花;而对于作文不理想的学生就显得忧心忡忡,他们的家长更是急得团团转。原本就被称为“拦路虎”的作文,如今已占据了试卷的半壁江山,这“虎”似乎更“凶猛”了。为了成绩,家长们想到的是押着孩子到处上作文速成班。孩子呢?也不敢说“不”,无奈中便形成了一种逃避、厌烦的心理状态,一见作文就没劲儿,一听作文就头痛。  相似文献   

19.
“三农”问题由来已久,既有长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土地户籍不便流动、农村农民负担过重等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农业、农村、农民自身的原因,同时也有地方经济发展战略不科学等决策方面的原因。专家学就“三农”问题的研究、立说,可谓见仁见智。现在让我们听听一位来自我国中西部的县级领导的声音,也许能为我们观察“三农”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陈梅凤 《魅力中国》2014,(17):133-133
新课改春风吹拂下,教育的沃土随之绽放出一朵朵令人赏心悦目的课改之花。除了课堂一一师生共同展示风采的主阵地充满激情、充满“人文”味儿外,作为评价师生的主要方法——试卷的改革,让老师们更勇敢、坚定地迈出了课改的步伐。但试卷中作文比例的加重(40%)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对于写作能力较好的学生,语文成绩是锦上添花;而对于作文不理想的学生就显得忧心忡忡,他们的家长更是急得团团转。原本就被称为“拦路虎”的作文,如今已占据了试卷的半壁江山,这“虎”似乎更“凶猛”了。为了成绩。家长们想到的是押着孩子到处上作文速成班。孩子呢?也不敢说“不”,无奈中便形成了一种逃避、厌烦的心理状态,一见作文就没劲儿,一听作文就头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