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刘戈衡 《魅力中国》2014,(13):30-30
辽宁地区居住着许多少数民族人民,形成了丰富的多元文化,为开发辽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分析了辽宁地区民俗旅游资源的特点和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今后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2.
汪光辉 《理论观察》2023,(2):105-112
近代滇西乡规民约碑刻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反映了时代变迁下当地民众的生活状态以及社会文化,也反映了近代滇西地区的乡村治理理念。本文通过对近代滇西乡规民约碑刻中所反映的德治思想的研究,探析其在近代滇西地区中对个人道德、社会安定以及乡村和谐发展上起到的积极作用,同时探究其中对于新时代下乡村治理建设的借鉴作用,发扬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3.
繁荣发展演艺市场不仅能满足群众休闲娱乐精神生活的需要,而且为构建社会价值观、发展衍生产品相关产业提供良好环境。辽宁演艺市场经历了缓慢发展阶段、迅速发展阶段、由盛而衰阶段、恢复振兴阶段。当前最突出的是演艺团体产值增长速度较快,实力较强,省直院团保持较高艺术水准,民营团体进入全国三十强。但同发达地区相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比,辽宁演艺市场发展还有一定的差距,还存在许多亟待改善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区分草原文化的地域特点,应当把握三个基本点。首先是自然地理特点。不同的草原生态环境,不仅导致畜牧经济的不同特点,也导致反映这种自然景观和相应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草原文化的不同地域特色。其次是历史特点。在内蒙古草原的不同地域,草原文化的形成具有不同的历史特色。第三是由于不同地区生存环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随着国内居民可支配的收入和可支配时间的增加,人们对休闲、娱乐、健身等更高层次的精神消费需求也随之增加。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身体健康和心情愉悦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多的在娱乐健身上做健康和快乐投资,娱乐健身活动正在改变着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戴晓琳 《黑河学刊》2009,(9):143-144
河湟地区是青海与甘肃交接的农耕区,是青海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核心。民国以后,河湟地区拉开了近代化社会变迁的帷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医疗卫生事业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步开始了近代化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清末十年,是齐齐哈尔地区的近代新式教育兴起和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齐齐哈尔地区的教育状况由此发生转变,由于地区特殊性,清末新式教育的发展有着自身的独特性。本文将探究齐齐哈尔近代新式教育兴起的原因、特点以及对于后来教育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吴斌 《魅力中国》2013,(16):12-12
群众文化活动是活跃一个地区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人们素质的重要手段,是人民群众以自身为活动主体,以娱乐方式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它的发展和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地区的风骨和神韵,也体现了一个地区的实力与活力。而先进的群众文化是人们用以正确表达喜、怒、乐等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它产生并贯穿于浩瀚历史长河的劳动生产过程,使人们在参与角色创作中体验到其它文化活动不可替代的愉悦,并在群众文化健康的审美享受中建立和升华高尚的审美趣味,提升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境界,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起到了架起沟通心灵的桥梁,调和各种矛盾,营造融洽和谐的社会环境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试论群众文化的性质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巧慧 《理论观察》2009,(3):147-148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为满足精神生活需求,以自身活动为主体,以自我娱乐、自我教育为目的进行的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点和综合性、普及性、传承性的各类文化活动。为有效地做好群众文化工作,必须掌握其性质和特征。  相似文献   

10.
天津近代演出市场中的经励科、戏提调与约角人,属于沟通天津近代演出市场的牵线搭桥人,他们所起到的演出经纪人作用,既沟通了当时的供求关系,又丰富了天津市民的文化生活;中国近代的社会性质和天津城市文化的特点,也赋予这一社会群体以复杂的性格,而他们的性格特质则直接影响到当时艺人的命运,并间接影响到天津近代的演出市场。  相似文献   

11.
李马爱思 《魅力中国》2013,(23):328-329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进步,现代化的节奏加快以及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人们渴望在业余时间可以有更多供自己娱乐的手段。而娱乐节目的发展正好迎合了大众需求。因此,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吸引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并占据了人们相当大的娱乐空间.这种娱乐形式己成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吸纳文化的重要途径。看电视是人们重要的娱乐消遣行式,电视媒体以其高覆盖率及快速传递信息的优势引领着大众的注意力,但近年来诸多频道同质化的节目反而使注意力稀缺。面对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唯有带来轻松和快乐体验的娱乐才能深入人心.因此节目出现娱乐化趋势是必然的。娱乐化趋势己不仅是一种影视现象、娱乐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正引领着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悄然发生着深刺的变革。  相似文献   

12.
谷云峰 《辽宁经济》2003,(10):80-80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人们已经开始由温饱需求转向健康需求,体育健身消费已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走进健身房,“花钱买健康”成为一种生活新时尚。体育健身产业将成为一种新兴产业,成为拉动经济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辽宁体育健身产业发展还没有形成规模,在GDP中所占份额几乎为零。如何在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健身、休闲、娱乐等要求的基础下,而使健身产业在辽宁经济发展中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就成为辽宁体育健身产业发展一个比较热门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3.
王克霞  郭谦 《山东经济》2007,23(4):152-156
民国年间,山东农民物质生活呈现困苦状况。由于粮食短缺,他们维持着粜细籴粗的饮食结构,勉强为生。农民衣着表现出来的普遍情况是费用低微和种类单一。从地方志上看,山东农家多居住在土屋、草屋,此外还有少量的瓦屋、砖屋。总之,民国年间山东农民物质生活呈现以下特点:消费结构严重失衡,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以及不同性别之间存在消费差距,受近代商品经济的影响,这一时期消费呈现被动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14.
辽宁自贸区是我国设立的第三批7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其中之一,近年来发展迅速。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出的高质量发展新要求,辽宁也在新的时代环境下积极探索经济发展新动能。文章基于实证视角,分析辽宁自贸区贸易便利化的相关影响因素,通过构建个体和时间固定效应模型,测度各因素对辽宁自贸区贸易便利化水平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外商投资总额、进出口效率、信息技术质量、地区发展质量、居民生活质量以及公共收入水平对辽宁自贸区贸易便利化具有十分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赵静 《魅力中国》2013,(13):77-77
戏剧服装文化是戏剧文化与服装文化双重作用的结果,是戏剧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舞台剧中重要的视觉形象之一,服装对塑造人物形象、升华作品主题和营造舞台氛围都起到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适应戏剧内容的要求下,突显出戏剧的冲突性,并向观众提供诸多戏剧信息。自从有了戏剧表演艺术,戏剧服装便应运而生,这一区别于生活服装、流行时装的特定的舞台人物外部造型手段,伴随舞台布景与装置、舞台化妆与道具、舞台灯光与音响之间的融合与互补,共创舞台美术视觉效果的辉煌。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辽宁省2002年城镇居民生活消费的统计数据,采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对辽宁城镇居民生活消费结构进行分析。一、消费结构分析 按照《中国统计年鉴》的惯例,居民的生活消费包括食品消费、衣着消费、居住消费、交通通讯消费、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文教娱乐消费、居住和其他等8大项。消费结构是指消费中不同商品或劳务消费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例。  相似文献   

17.
杨春丽 《魅力中国》2014,(21):252-252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自我进行的,以满足的精神生活和知识需求为目的,以文艺娱乐为主要内容的自我完善的需求及其表现。在社会生活中,群众文化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她是人民群众自我娱乐、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掌握文化和创造文化艺术的活动,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广泛性。  相似文献   

18.
张倩 《魅力中国》2011,(18):98-98
戏剧艺术作为一种植根于社会大众主流审美意识形态的艺术形式,一直以来与时代的变革,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今社会信息化、产业化、多元化的脚步逐渐加快,因此人们的审美意识形态也因此而发生了巨变。由此不得不说戏剧艺术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此同时衍生出的新的机遇也带给戏剧上升和创新的可能,多元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手法产生了不同的戏剧作品,彰显了不同的戏剧审美意识,共同营造了戏剧舞台艺术的繁荣。  相似文献   

19.
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总体内涵是加快西部地区现代化的步伐,实现社会,经济,化的协调发展,一位专家如是说:“以往的发展经验给予我们至少两个至关重要的权利:一是仅仅依靠发展经济来减少贫困和保护发展的持续性是不够的。另一个教训是,技术绝对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办法,这些提醒我们必须改变错误的观察和行为方式,而改变的源泉就是化。“化是什么,按他的解释,“化不仅是艺术,音乐舞蹈和戏剧,而是整个的生活方式,从某种程度来说,化是一种提升的过程。”因为人和社会只有通过化才能对整体有所洞悉,有所把握,对此,诺贝尔奖获得杨振宁先生精辟地总结为:“20世纪中国化的特点是什么?总的说来,是传统化加上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柴阳 《辽宁经济》2006,(2):11-11
居住在我国的少数民族是人民群众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在生产、生活等方面有很大不同,他们在经济文化发展上又有很多特殊性,我们应对他们的生产、生活需要给予特殊关注。改革开放后,民族地区经济在国家和发达地区的支持下有了长足发展,但是20世纪80年代后,为了确保东部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这一大局,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国家对民族地区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在推进东部发达地区发展过程中,民族地区由于自身的经济特点,成为长期为东部发达地区提供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基地,同时由于原材料价格的不合理,导致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能力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