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6月17日,中国股市再现普跌行情,上百只个股跌停,308只股票跌幅超过9%,千余只个股下跌。沪市低开低走,盘中创下2769.12点低点,为调整以来的新低,最终收在2794.75点,跌2.76%。深市同样低开低走,盘中创9345.30的调整新低,最终收在9429.50点。算上此前的9根阴线,A股创下中国资本市场的“10连阴”记录。  相似文献   

2.
何仕金 《中国经贸》2008,(17):84-85
中国近期股市持续暴跌.已引起世界关注.市场各方都在反思,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市场由去年涨幅世界第一摇身一变成为今年跌幅冠绝全球.尤其是最近管理层“拼命维稳”.市场却丝毫不买账.持续出现破位下跌。8月8日,中国股市在奥运开幕式的当天出现暴跌走势以来,8月18日,沪深股市又以暴跌的方式开始了新一轮的向下突破行情。沪深两市跌幅超过9%的股票接近600只,单日跌幅分别为534%和4.86%。从去年10月16目的6124.04点到今年8月18日的2319.87点,上海股市已累计下跌3804.17点,跌幅达62.12%。  相似文献   

3.
2002年上证指数开盘于1643点,收盘于1357点,最高1748点,最低1339点,全年跌幅为-17.51%,上证指数全年波动区间为409点,波动幅度为30%,波幅明显收窄,年线为上影线105点,下影线18点,实体286点的中阴线。全年成交金额明显减少,多数交易日沪深两市总成交金额维持在50—80亿之间。有关资料显示,截至10月底,两市换手率仅为162%,创下历史新低。市场表现为弱平衡特征。从涨跌情况看,截至2002年12月31日,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1200家,上涨家数仅为132家,下跌…  相似文献   

4.
【美国《华尔街日报》8月31日】8月31日,中国股市再次遭遇暴跌并且沪深两市均击穿了被视为“牛熊分界线”的半年线。其中,上证综指下跌6.74%,深圳成指下跌7.55%,分别创下了年内最大单日跌幅。上证综指8月份的月跌幅更是高达21.8%,不仅将7月份15.3%的月涨幅化为乌有,而且还创下了2008年10月以来的最大月跌幅,这也是自2007年10月上证综指创下6124点历史记录之后的第二大月跌幅。  相似文献   

5.
【英国《金融时报》9月4日】受全球经济放缓、国内宏观调控及运营成本上升的共同影响,中国国内上市企业上半年盈利急剧下滑。从沪深两市1,619家上市公司公布的中期业绩看,2008年上半年盈利平均按年下跌16.0%,较2007年49.4%的增长率大幅萎缩。跌幅最明显的是中央直属国有企业,盈利按年下跌10.3%。  相似文献   

6.
跌不完的A股     
从目前趋势看。A股仍有“熊冠全球”之势。截至12月14日收盘,上证综指创下了2011年以来的新低2224点,累计跌幅已经达到了18.39%,深证成指今年以来的跌幅则达到了24.74%。而在全球的主要市场当中,道琼斯_1二业平均指数今年累计上涨5.24%,即使是在深陷债务危机的欧洲,伦敦富时100指数、巴黎CAC40指数和法兰克福DAX指数跌幅也分别仅为6.97%、18.04%和15.24%,均低于沪深两市的跌幅。同中国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屈指可数的高增长相比,作为“晴雨表”的资本市场却再度有“熊冠全球”之势。  相似文献   

7.
5月20日,恒生指数下跌2.23%,当天恒生指数开盘即开始下跌。至10点37分就下跌了531.33点,当时上证指数仅下跌2.66点,但是恒指一直没有上涨,在下午跌幅一度扩大至693点,受此拖累,A股一泻千里。  相似文献   

8.
王群航 《新财经》2006,(2):51-52
2005年,基础市场各子市场的行情走势迥异。股票市场各主要指数呈现出全面下跌的状态,沪市综指收于1161.05点,下跌 105.44点,跌幅为8.33%;沪市50指数收于796.39点,下跌 46.33点,跌幅为5.5%;深市综指收于278.74点,下跌37.07 点,跌幅为11.74%;深市100指数收于917.5点,下跌73.63 点,跌幅为7.43%。与股票市场行情走势相反,债券市场则为全面上涨状态,沪市国债指数收于109.05点,上涨13.44点,涨幅为14.06%;沪市企债指数收于118.92点,上涨23.08点,涨幅为24.08%。  相似文献   

9.
上海沪股与期货。8月底上证综合指数报收於1221.06点,比7月底的1187.96点,微升33.10点。9月上旬,沪股从1220点左右开始盘整,逐步走强,9月10日上证综合指数报收於1256.04点。其特点是低价股上扬强劲,9月10日升幅前50名的股票中有48只的股价低於10元。9月中旬,沪股走势呈现下探走势,9月13日上证综合指数报收1208.70点。9月15日跌至1179.29点;全日成交仅30.11亿元。9月下旬,沪股跌幅更深,9月22日综合指数报收1103.97点,比前一交易日下跌62点,跌幅达5.62%,当日A股中仅有6家上涨。9月29日沪股仍然在低位盘整,全日报收於1084.07点,成交仅20.36亿元。截  相似文献   

10.
贺军 《上海国资》2011,(6):18-18
创业板自年初至今跌幅高达27%,相比去年12月底的高位,跌幅已逾33%,成为目前全球表现最差的市场。据估计,个股的持续低迷导致创业板总市值蒸发逾2200亿元人民币。创业板的连续下跌,引发了人们对创业板市场的种种非议与攻击。  相似文献   

11.
王铮 《上海国资》2008,(3):58-59
A股融资门愈演愈烈。 3月4日,市场传闻深发展A将再融资500亿人民币。深发展当日开盘后放量大跌,一度封于跌停板,最终报收29.75元人民币.下跌9.85%。当日银行股亦集体杀跌.拖累沪综指跌破4400点,收于4335.45点,下跌102点,跌幅达2.32%。  相似文献   

12.
《上海国资》2009,(11):5-5
完全不出市场所料。 10月50日,创业板开盘,一派鸡犬升天的景象,经过证监会层层选拔的首批28只股票均一飞冲天,在普遍大幅高开的基础上,所有股票至少触碰了一次涨停阀值。但第二个交易日,除吉峰农机涨停,一只个股翻红之外,其余26只个股全线翻绿,其中,跌停个股高达20只,平均跌幅达815%;第三个交易日,28家公司有23家下跌,其中4只跌停。  相似文献   

13.
《上海国资》2009,(11):5-5
完全不出市场所料。 10月50日,创业板开盘,一派鸡犬升天的景象,经过证监会层层选拔的首批28只股票均一飞冲天,在普遍大幅高开的基础上,所有股票至少触碰了一次涨停阀值。但第二个交易日,除吉峰农机涨停,一只个股翻红之外,其余26只个股全线翻绿,其中,跌停个股高达20只,平均跌幅达815%;第三个交易日,28家公司有23家下跌,其中4只跌停。  相似文献   

14.
【英国《金融时报》7月9日】炎夏已至,中国股市好像依然在冬天里挣扎。在刚刚过去的6月,上证指数下跌20%,月跌幅创14年之最。整个上半年,上证指数下跌了50%,跌幅为全球主要资本市场之冠(不含爆发经济危机的越南)。同深陷次贷危机、处在衰退边缘的美国经济相比,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超过10%的GDP增速,  相似文献   

15.
何仕金 《中国经贸》2008,(21):90-91
华尔街金融危机最终引发全球金融海啸。通常.美国股市跌幅超过2%,就被投资者视为大跌.截至10月10日,美国股市已连续第8个交易日暴跌,出现了罕见的“八连阴”。美国道琼斯指数从10月1日的1088252点,一口气跌到10月10日创出的788251点的近期新低,八个交易日的最高点到最低点的跌幅达到了惊人的2757%,  相似文献   

16.
《新财经》2011,(11):47
据Wind统计,自2011年4月16日以来,多达1033家上市公司期间跌幅超过20%,跌幅超过30%的有300多家。如果以上证指数2007年10月创出6124点时的股价为基数,A股至今有近300只股票累计跌幅超过50%。然而,在市场节节下挫的大背景下,ST类个股却在三年的震荡盘整格局中独树一  相似文献   

17.
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上周前三个交易日,高铁板块累计收跌8.04%,市值蒸发399.4亿元。其中,累计收跌的个股多达33只,占比近九成;跌幅超过一成的个股数量为9只。而同期两市跌幅超过一成的个股数量为17只,  相似文献   

18.
罗薇 《新财经》2008,(9):104-104
就在大家欢庆奥运开幕、关注中国队又拿了几块金牌的时候,沪深股市却一片惨淡。8月11日,沪指大幅下跌击穿2500点,政府部门主导的“稳定”行情并未出现,前期被看好的奥运概念股排在当天跌幅前列。投资者一面为中国队呐喊加油,一面又处于恐慌之中。连续下跌,使A股平均市盈率已不足20倍。在这种情形下,投资者该如何参与市场博弈?  相似文献   

19.
2005年沪市综合指数以1260点开盘,深成指以3051点开盘,截止2005年12月1日。沪综指在1100点附近徘徊,深成指2700点左右来回振荡,分别下跌12%和11%。沪深两市共计1381家上市公司,经过近一年股票市场演绎。总股本和流通股本有所增加,可总市值和流通市值,在市场平均股价下跌过程中缩水,两市平均市盈率下降也比较大。显示2005年依然是~个熊市年。  相似文献   

20.
11月30日。关于国际板的传闻再次成为猎杀股市的幕后黑手。市场遭遇黑色星期三,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暴跌3.27%。深成指下跌3.19%,上证B股跌幅更是达到6.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