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21世纪第一个10年过去,“80后”里的第一批人正式步入“而立之年”,当“80后时代”的员工大量走入企业并逐渐成为职场主力军的时候,很多企业管理者面对80后表现得有些手足无措。因此,如何管理“80后”员工,成为企事业单位管理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2.
成功是存在法则的,“十年法则”就是其中之一。 “十年法则”基于实证研究。人类智慧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精通某个领域需要10年时间。斯德哥尔摩大学的Anders Ericsson博士研究了职业人士的成功因素后指出:“如果希望在特定的领域做到世界顶级水平,需要10年左右持续精心的训练。”韩国的孔柄溟博士也根据自己的阅历和观察得出相同结论: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建立健全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破除多年以来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之间“双轨制”和“待遇差”问题,国家正式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职业年金制度。职业年金作为机关事业单位的补充养老保险,有效弥补新老制度间的待遇差,确保了改革后退休人员待遇的“合理衔接、平稳过渡”。但与基本养老保险不同,职业年金采取省级集中委托投资运营的方式进行管理,并且设有财政全额供款单位虚账缴费这一项特殊规定。随着职业年金制度的快速发展,虚账缴费已经逐渐成为地方财政的一项风险隐患,长期将制约职业年金制度的健康发展,应尽快推动虚账记实。  相似文献   

4.
青年党员是国家、社会、企业中的一份重要中坚力量,尤其是“80后”青年党员已成为企业职工的主力人群之一。在全面推进“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建设“一强三优”现代电力企业的当今,如何建设好“80后”青年党员队伍并发挥其在企业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企业本身和“80后”青年党员都应该值得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张春岩 《活力》2010,(6):224-224
互联网络的发展虽然只有短短10年,但是世界电视已经有80年历史,中国电视也走过了50个春秋。又逢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在这些中国发展历史上关键的节点上,电视是社会变迁忠实的记录者、冷静的思考者和发展的推动者。电视“热定行”、理论“冷思考”,我们研究中国电视的发展,这对中国电视的创新,有着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吴为 《人力资源》2005,(7):64-65
目前在职业经理人与老板的“婚姻”中,能成为“金婚(50年)”的恐怕没人敢期盼,能成为“银婚(25年)”的也是极少,能成为“锡婚(10年)”的已是佳话,而大多数结合都难于逾越“布婚(3年)”.“铁婚(6年)”的宿命。大家都不希望发生的事,为什么会泛滥成灾呢?  相似文献   

7.
阿友 《乡镇论坛》2010,(11):35-36
几年来,他投入10多万元稿费竭尽全力维持着一个民工子弟学校的运转,被人誉为“80后劳模第一校长”。虽然学校运转艰难,但这位年轻的80后作家依然乐此不疲地坚持着自己的阳光事业。  相似文献   

8.
我们正处在知识经济时代,面临着知识和智慧的竞争。“80后”知识型员工正逐步成长为支撑社会生产,知识创造、利用、增值以及发展创新的新生力量。本文在归纳“80后”知识型员工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80后”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并从实践的角度探讨通过精神福利对其进行有效的激励。  相似文献   

9.
<正>构建面向全体员工职业发展的“主干道”和满足核心骨干人才职业发展需求的“高架桥”。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江南造船)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开展人才盘点,基于发展战略优化岗位序列,基于岗位序列拓展职业发展通道,依托职业发展通道建设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搭建起纵横贯通、“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发展“立交网”,调动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0.
近日,一场由专业人力资源网站中华英才网发起的调查“谁是大学生心目中的最佳雇主”引人瞩目。在对“毕业生选择工作时首要考虑的因素”、“5年之后期望的职业变化”的分析中我们看到:有52%的人把“培训和发展机会”作为首要考虑的因素,16%的人选择了薪资和福利,还有10%的人选择了公平开放的环境。在对5年后期待的职业变化方面,42%的毕业生希望成为领导或是项目经理,21%的人希望成为该领域的  相似文献   

11.
如今,“80后”已经渐渐成为买房主力军,越来越多的人将买房提上了日程。房子,成了众多“80后”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一个结。那么,对于“80后”,如何根据自身综合条件在钢筋水泥搭建起来的高楼大厦间寻找一方栖身之所呢?合理置业,成为“80后”最为关注的焦点。在此,笔者将针对“80后”的特性给出以下几点置业建议:  相似文献   

12.
吴明 《企业文化》2012,(10):62-62
硅谷的年轻人喊出了“改变世界”的口号,难道中国的年轻人就不能改变世界吗 10年前,“美国硅谷80后甚至85后已经撑起了新经济的蓝天,我们为什么不能?”陈伟星正是带着这样的疑问,开始了与众不同的创业人生。  相似文献   

13.
《东方企业家》相信,2005年将是中国职业经理人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企业的一年,其一,随着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的日益深入,拥有国际化经验的职业经理人将倍受青睐,职业经理人时代或将来临;其二,中国众多民族企业也正在进入生命发展的第二周期,企业战略将从“游击战”转向“正规战”,扩大了职业经理人大展身手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80后”成长于中国改革开放的特殊年代,特殊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他们独特的个性、价值观和行为特征。随着“80后”逐步走入社会,在当今的企业管理中,“80后”已慢慢变为企业管理中的主要群体和中坚力量。笔者从介绍“80后”这一概念出发,分析了“80后”的个性特征和造成这种个性的特殊成长环境,进而总结出“80后”在管理方式上,具备推崇弹性管理制、理解与宽容度更强、提倡参与式管理的管理特征。  相似文献   

15.
江总书记的“七一”讲话,从“三个代表”的理论高度,全面阐述了中国共产党 80年的奋斗业绩,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党的领导与党的自身建设的关系三方面深刻地阐述了党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基本经验。学习《讲话》,联系宝钢改革发展实践,我们受到深刻教育和启示。 我们的力量来自党   中国自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经历了两个截然不同的 80年:前 80年,没有共产党,中国人民在黑暗中苦斗,虽然孙中山先生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但是找不到振兴中华的出路;后 80年,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  相似文献   

16.
不少管理者都评价拥有明显时代特征的80后,不够职业化,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但不可否认的是,80后将会成为企业的新生主力军。对于这些尚不够职业的80后职业人,企业应该采用怎样方式引导80后融入职场,而作为80后个人,又应该以怎样的心态面对职场?本期我们邀请了人力资源专家管然女士,  相似文献   

17.
一、关于“80后”的评价 “80后”这一概念最早源自文学界,用于指称1980~1989年出生的年轻作家,后来被各个领域广泛借用,特指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青年群体.作为伴随改革开放成长的一代,“80后”一直是公众关注和谈论的焦点,受到社会各界褒贬不一的评价. 贬之者时常指责“80后”以个人为中心、自私、虚荣、任性、只顾眼前利益、不敢负责任、贪图享受,认为他们主体意识缺失、社会责任意识缺乏、精神萎靡,甚至将其与美国“垮掉的一代”相提并论.不过,2008年的奥运火炬传递和汶川大地震,却使人们对“80后”的看法大大转变,学界、媒体开始用发展眼光去观察和认识“80后”.  相似文献   

18.
(二)职业介绍机构增多民国初年,广州市的“荐人馆”(私人职业介绍机构)只有3家,至1935年,已发展到40多家。除了官办、私人开办的职业介绍机构外,社会上的一些团体也开办职业介绍机构,例如,广州市的酒楼茶室女工职业介绍所、小教职联会职业介绍所、民船船工职业介绍所等就是团体组织开办的。职业介绍机构的发展,逐渐取代了“企市”这种街头劳动力交易形式。(三)政府开始对劳动市场进行管理和干预20年代末,广州市政府规定,凡开设“荐人馆”,必须呈报公安局核准,发给证书后方可开业,将“荐人馆”纳入政府管理。1930年,广州市社会局颁发《广州市私营职业介绍馆规则》,进一步规范对“荐人馆”的  相似文献   

19.
张妍 《企业技术开发》2010,(11):157-157
当“80后”成长为高校辅导员队伍中的生力军,“90后”也逐渐成为高校受教育主流群体,“80后”的后现代主义遇到更加旗帜鲜明的“90后”新新人类,“80后”辅导员所面临的挑战,也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如何解决越来越趋于“非主流”的“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并提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建议,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数说     
《中国就业》2013,(12):18-18
2013年《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生发展报告》盟示,近五年回国的留学人员近80万人。2012年,留学人员回国数量达到27.29万人,同比增长46.56%,超过70%的留学生选择回国就业,被称为“史上最大回国潮”。报告指出,具有5年以上海外工作经验的“海归”,回国后的年薪比起具有5年以下海外工作经验的“海归”要多10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