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国宏 《秘书》2015,(4):13
鲜于枢(1256—1301年),元代书法家,字伯机,河北渔阳(今河北蓟县)人,曾任浙江省都事。鲜于枢书法受晋唐影响,与赵孟瞓同有振兴书法之功。明代陆深称:"书法蔽于宋季,元兴作者有功,而赵吴兴(孟瞓),鲜于渔阳(枢)为巨擘,终元之世,出入此两家。"鲜于枢存世作品较多。图为《老子道德经卷》,纸本楷书,纵26.7厘米,横642.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相似文献   

2.
马明瑞 《财会月刊》2014,(6):I0012-I0012
早在1994年国内拍卖刚刚兴起之时,扇面的拍场成交价就表现不俗。2000年至2003年是拍卖场中扇面第二拨行情的起步期。明四家、齐白石、张大千等部分名家精品扇面价格一路走高。2004年,在中国嘉德诞生了首批成交价过百万元的扇画拍品,其中唐寅、文徵明、陈洪绶等8位名家的《书画合璧》扇面(16开)最终以101.2万元高价成交。2005年,八大山人《双鱼图》扇面在北京翰海以159.5万元被拍出,高出估价三四倍。  相似文献   

3.
张国宏 《秘书》2016,(4):21
米芾(1051—1107年),宋代书法家,字元章,号海岳外史,世称"米南宫"。米芾能诗善文,擅长书画。米芾书法各体皆能,尤善行书。其书法主要得力于二王,传世作品主要有《苕溪诗帖》《蜀素帖》《虹县诗帖》《向太后挽词》等。米芾在书法理论方面亦有建树,著有《海岳名言》《书史》《画史》等多部论书集。图为《蜀素帖》墨迹本,内容为  相似文献   

4.
《审计月刊》2006,(9):F0002-F0002
唐运勇,男,1965年5月出生,现为广西书法家协会会员,广西省全州县青年书协副主席。作品曾获中日破体书法国际展三等奖、广西第三届书法百花展优秀奖、全国规范汉字书写大赛成人组毛笔书法一等奖,全国第五届青少年书法“银河杯”大奖赛青年组二等奖;作品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大型书法展、广西庆建国五十周年暨澳门回归书法展、纪念孔子诞生2550周年全国书画作品展)中国美国家协会举办)、《书法导报》2004年国际书法篆刻大展、首届“林散之——南京书法传媒三年展”、首届“性灵派”全国青年书法原创作品展。其作品及文章见诸于《书法》、《书与画》、《书法世界》、《青少年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中国书画报》等数十家报刊杂志。  相似文献   

5.
张国宏 《秘书》2012,(11):48
徐霖(1473-1549)字子仁、子元,号九峰道人,髯翁、髯伯、髯仙,又号快园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书画家。徐霖善山水花卉,精篆刻。书法初师欧阳询、颜真卿,后法赵孟頫,尤工篆书。《秋山图引首》纸本篆书,芝加哥艺术学院藏。此二字为徐霖题文徵明《秋山》卷的引首,  相似文献   

6.
张国宏 《秘书》2013,(3):18
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曾建舍于故乡阳明洞中,世称"王阳明"。浙江余姚人。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其学识对后世影响巨大。善作诗文,擅长山水画,亦工书法。书法师法王羲之,多以行草为主。《七律寿诗》(局部),纸本行书,浙江省博物馆藏。此卷书于正德十一年,原为天香楼王氏  相似文献   

7.
路上的精彩     
如果你去问一个印度人,在他的心目中,最伟大的中国人是谁,你或许会得到一个意想不到的答案:玄奘。对于中国人而言,他其实就是《西游记》里的“唐僧”。跟《西游记》有一点出入的是:这个真名叫陈伟的河南人,29岁的时候,不畏杀身之祸,混迹难民之中,偷偷逃出长安,出玉门、经高昌,沿着“丝路”去了印度。而在《西游记》中,他是被皇帝和众多高官众星捧月般地送出长安的。尽管玄奘“出国”的方式被吴承恩做了颇具人情味的演绎,但是,数万里西行路上的坎坷及艰险,却是大同小异。在吴承恩的笔下,夜宿法门寺时,诸多僧人也议论过唐僧面临的艰难险阻“,…  相似文献   

8.
白鹤 《秘书》2006,(3):46-47
王羲之和颜真卿是中国书法史上最辉煌的两个星座,他们分别以不朽的杰作——《兰亭序》和《祭侄稿》为世人所称道。但就书法真迹而言,前者早已名存实亡,  相似文献   

9.
宋代爱国诗人陆游《病起书怀》云:『位卑未敢忘忧国』。 明代著名文人吴承恩《二郎搜山图歌》云:『世间岂谓无英雄?』 这里发表的《好民工维护质量无私无畏,王凤兴忍辱负重为国为民》中的主人公,就是一位平凡而典型的「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英雄。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偶然在《重庆文艺》上看了周永健写的“我之书法观”一文,从该文配发的作者书画作品与他深入浅出地结合自己学习《易学》、《老庄》、《道家》、《宋明理学》等古人的众多哲理与文理,谈自己对书法的心法、技法的感悟,“视书法为缘艺求慧之方便法门”的道理,就知道周永健不仅字写得好,绘画也不错,而且还对古典文学、  相似文献   

11.
由审计署和中国文联联合主办的全国审计系统首届职工书画展,于1998年9月15日在北京中国博物馆举办,并取得圆满成功。本次书画展展出的300余幅书法、篆刻和绘画作品,是从全国各地审计系统职工业余创作的2000余幅作品中精选出来的。其中在我厅送展的书法、篆刻、书画作品中,肖继时的书法《游南漳珍珠泉诗一首》国画《山溪春雨》;彭振复的书法《审计工作任务》、篆刻《审计人员守则》;褚望嫄的书法《社甫诗·丹青引》;陆文龙的书  相似文献   

12.
魏刚 《价值工程》2011,30(16):293-293
文章通过赏析舞蹈作品《书韵》和《书痴》,发现编导在舞蹈的动作元素方面巧妙的结合了传统的书法形态和文字笔画特点,借书法的形态刻画人物的形象、表达人物与书法的内在情感。  相似文献   

13.
书法家、作家、评论家、西安市公安局洪庆分局警官马士琦先生继1999年11月为陕西省耀县图书馆、2010年6月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学院图书馆捐赠图书后,日前又一次为故乡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图书馆捐赠其叔父、曾受国家之命作为国礼为金日成首相华诞赠书法的著名书法家、被媒体誉为“书法特使”的辽宁发电厂工程师马仲慈老先生《马仲慈书法·第二辑》和马士琦书法第二辑《马士琦书三维理念》等图书,耀州区图书馆特意为马士琦先生颁发了《赠书荣誉证书》。  相似文献   

14.
张国宏 《秘书》2015,(2):36
范成大(1126年—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书法家。官至资政殿学士,领洞霄宫,加大学士。追封崇国公,谥文穆。其书法师法黄庭坚、米芾,与陆游、朱熹、张即之被誉为"南宋四大家"。《诗碑》立于淳熙八年(1181),原石已佚。有拓本流入日本,此为日本明治二十二年翻刻本,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此本翻刻精良,较好地体现了范氏晚年书法风貌。是年书  相似文献   

15.
钱泳(1759-1844),字立群,号梅溪、台仙,江苏金匮(今无锡)人。能诗、善画、工书法,尤擅镌刻碑帖。其书法"工于八法,尤精隶古"(《墨林今话》)。钱泳学赵孟頫很有心得,其书法点画圆润遒劲,风格  相似文献   

16.
银川市审计局积极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加全区审计机关廉政文化征文和书法、绘画、摄影比赛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单位获廉政征文和书法、绘画、摄影比赛优秀组织奖;李自辉撰写的《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构建和谐审计机关》获廉政文化征文二等奖;吴永贵、王红蕾、张乾洲的作品获廉政文化征文三等奖;郎武、袁冰、姚建宁获廉政文化征文优秀奖。陈进碧的《行书四条屏》获书法三等奖,马冬萍《日照金山》获摄影一等奖,郎武《千年胡杨》获摄影二等奖,纪艳敏《乘着太阳归去》获摄影三等奖。  相似文献   

17.
陈茂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发展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楷书委员会、教育委员会主任、评审委员会副主任,河北省中小学创新教育协会书法教育委员会主任,河北省政协委员、教科文委员会委员,河北省文联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河北科技大学客座教授。出版有《当代河北陈茂才书法精品选》、《陈茂才书法作品集》、《鹅池点墨》。2000年被河北省文联授予首届德艺双馨文艺家称号;2002年获石家庄市首届十大文艺家称号。  相似文献   

18.
1993年2月4日,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播出了一条牵动亿万中国人心的消息:我国相声艺术的一代宗师,广大群众喜爱的幽默大师侯宝林先生不幸病逝。人们在怀念这位伟大艺术家的同时,情不自禁地回想起老先生奉献给广大听众和观众的无数相声段子,《偷米》、《牙粉袋儿》、《空城计》、《关公战秦琼》、《改行》、《画扇面》、《方言》、《笑的研究》……。相声,从街头卖艺逗笑的  相似文献   

19.
张国宏 《秘书》2012,(8):27
姚绶(1422-1495),字公绶,号穀庵子,晚号云东逸史,又称丹丘先生。嘉善(今属浙江)人。明代书画家。明英宗天顺甲申(1464)进士。官监察御史,江西水宁知府。善画山水,宗吴镇,也取法赵孟頫、王蒙,亦作竹石。书法工行草书,初学宋克,后法魏晋,受赵孟頫影响也很深。善诗,有《云东集》、《穀庵集》存世。《夜行诗》(局部)纸本册页,楷、行、章草书,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册页书于成化十二年(1476),姚绶54岁。分别以楷、行、章草三体书写。  相似文献   

20.
孙方友 《乡镇论坛》2008,(33):33-34
中国真正的要猴之乡是安徽的利辛和河南的新野,都腊淮河流域。尤其新野,要猴要过了圆器。在东南亚就颇其名声。赣野在河南西南部,是刘备的发家之地。吴承恩也曾在此徽过几年知县,据传所著《西游汜》之灵感就来于此。据《新野县志》载,这里从明永乐年间就有养猴人。他们扶几百里外的太行山深处捉到猴子,带阐新野,开始与猴相依为命,一代一代传承繁衍,这里虽少林没山,却成了猴子的聚居地,是可称为世界一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