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为确保青虾安全越冬,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一、营造越冬场所选择比较规则、避风向阳、水深达1.5m以上的越冬池;青虾越冬自头年12月开始至翌年3月结束,时间长达4个月。越冬期间,青虾一般潜伏在池底的水草丛中,很少活动。为了给青虾提供一个良好的保暖越冬环境,池中可适度放些水花生之类水草或柳树枝、瓦片、砖块等隐蔽物,一般水草150-200kg/亩、柳树枝25-35kg/亩。二、放养密度合理宜选择在年末的12月中、下旬晴朗天气进行放养。亲虾,挑选体质健壮、附肢齐全、体形标准的大虾,规格♀200-500尾/kg、♂140-  相似文献   

2.
<正> 青虾越冬可分为亲虾越冬和幼虾越冬两种。幼虾越冬是那些8月—9月份繁殖的虾苗,到12月份未长成商品虾的小虾,通过越冬。留作翌年3月—4月份作放养的菌种;亲虾越冬是指那些选留下来留作来年繁殖用的青虾,让其安全越冬,进行强化培育,达到繁殖的要求。因此搞好青虾的越冬管理是发展青虾  相似文献   

3.
<正> 虾的池塘越冬分为幼虾越冬和亲虾越冬两种。幼虾越冬是指8—9月份繁殖的虾苗,到12月份还未长到商品规格的小虾,通过越冬,留待翌年3—4月份作为放养的小虾;而亲虾越冬,则是对选留下来待来年繁殖用的亲虾,对其进行强化培育,达到产卵繁殖的要求。因此,养殖户搞好青虾越冬是来年养殖的重要基础,其越  相似文献   

4.
春季养殖青虾,具有成本低、效益高,充利用空闲池塘,资金周转快的优势是渔区众增加收入的一条好途径。一、适时分池。一般情况下,3月份水温上至14℃时,青虾开始摄食,因此青虾越冬,于2月末3月初就应及时分池放养。池塘在虾放养前10-20天干塘清整。挖除过多淤,施用优质块状生石灰化浆均匀泼洒消毒,虾前7天池内注水60-70cm,亩施充分发酵有机肥200kg进行肥水,同时池内适当移植生植物,或设置经消毒处理的树枝等供青隐蔽、攀附、栖息。水草等宜植于离岸一米浅水区,其面积不超过总水面的30%。虾种养,亩放规格为每kg1000-2000只的幼虾2只左右,同池虾…  相似文献   

5.
<正>蟹池多品种高效养殖技术是指将河蟹养殖、水草种植、投螺施肥、蟹虾鱼混养等技术进行科学组合,根据河蟹、青虾、鳜鱼、鲢鳙鱼等生长习性,进行合理套养的一种创新模式,其主要技术原理是利用冬季养殖空闲时段,进行下一个养殖周期的准备,元旦前后将虾种放入池内养殖,到3月初将蟹种放在暂养"特区"内进行强化培育,待池中水草长好后,再将蟹种放入大池内,实行蟹、虾混养,5-6月份放养鲢鳙鱼种及鳜鱼夏花,实现蟹虾鱼多品种同池共养。一般每亩可收获河蟹75kg、青虾50kg、鲢鳙鱼150kg、鳜鱼15kg,可收益45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6.
<正>7月下旬至8月下旬是秋季青虾放养最佳季节,也正是池塘成鱼大多达商品规格陆续上市的时候,此时选择符合青虾养殖条件的池塘插空速养一茬青虾,一般只需3个月时间,青虾就可达到上市规格,每亩可产成品虾100-150公斤,直接增加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7.
<正> 养殖青虾具有用种量少,繁殖力强,成本低,风险小,效益高等优点。据笔者多年来的实践认为:一般每亩用抱卵虾种0.5千左右即可。在搞好彻底清除野杂的同时严禁野杂鱼类入池的情况下,精心喂养,每亩可获得50至75千克成虾。但是,有不少的养虾户特别是一些新发展的养殖户由于不懂青虾的饲养技术,往往道听途说,投种过量,造成养殖不  相似文献   

8.
<正>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生态渔业发展迅速。为了适应该趋势的蓬勃发展,我镇积极推广池塘栽植伊乐藻养殖青虾,这样利于充分发挥伊乐藻耐低温的生态优势,使其生长提前并尽早形成优势种群,实行青虾池塘两茬养殖新法,改革习惯于传统的囤养、套养和放养抱卵虾育苗,进行一年一季养殖成虾模式。一般第一茬亩产青虾50—60公斤、第二茬亩产青虾80—100公斤。这种养殖方式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是渔业生产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池塘养殖中简单易行的一  相似文献   

9.
<正>青虾的规模化养殖过程中种质退化、商品虾小型化等已日趋明显,严重的制约着青虾养殖的发展,其中青虾性早熟是困扰青虾养殖的主导因素。青虾性早熟可导致延缓青虾的生长;所繁殖的幼虾占据池塘空间,池虾密度过大,导致生长规格不齐,影响商品规格。为此,我站对影响青虾性早熟有关因子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
<正>青虾与河蟹混养,可以充分利用池塘水体和饲料,在基本不增加劳动强度的情况下,获得虾、蟹双丰收,大大提高池塘养殖的整体经济效益。一、蟹虾混养的方法蟹池混养青虾,河蟹可按常规方法放养,青虾可在放蟹前或放蟹后投放。虾种的来源应因地制宜,灵活掌握,可以放养抱卵虾,也可放养幼虾,但幼小虾苗的投放最好先经小水体强化培育后再放,以提高成活率。面积较小的池塘,可以在春季从河沟等野外水体中捕捞抱卵虾放  相似文献   

11.
<正> 近年来,泥鳅市场行情看好,不仅国内市场需求扩大,而且对韩、日等国出口增加,因此,利用青虾池混养泥鳅,可以增加泥鳅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泥鳅与青虾混养,在长江流域,一般在5月份向青虾池中投放抱卵虾,6月底7月初再放养泥鳅种苗,并在7月中旬以后,每亩搭配放养300条鲢鳙夏花,以改善水质。同时,还要在池中种植一些水草。  相似文献   

12.
<正>依据青虾、黄颡鱼、塘鳢等品种与河蟹共生互利、优势互补的生物学特性,适当降低蟹种放养量,提高青虾、黄颡鱼、塘鳢等优质鱼类放养量,发展蟹虾、蟹虾鱼高产高效生态混养,可较大提高河蟹养殖池塘的综合产出率和综合效益。一、蟹虾高产高效生态混养1.池塘清整。冬季抽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留淤15cm,用于种植水草和培育底栖生物。修护池埂池坡,使坡比达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池塘单一养殖常规鱼的效益低,有的甚至亏本,为了提高常规鱼池的养殖效益,2003年我们利用2个成鱼池,面积30亩,平均水深2m,进行套放鳜、虾的养殖试验。2月20日投放常规鱼种,5月25日套放5—6cm的鳜鱼760尾,青虾是来自本池上年秋繁的幼虾,重46kg,规格在2.5cm以上。经过几个月的精心饲养管理,共上市常规鱼8400kg,每亩280kg,比2002年每亩增25kg,常规鱼产值5.04万元,比2002年增加0.5万元。共收获鳜鱼669尾,成活率88%,最大个体0.95kg,平均0.75kg,共产鳜鱼501.8kg,鳜鱼产值23082.8元,共上市青虾225kg,产值9000元,存池幼虾60多kg。新增鳜、虾产…  相似文献   

14.
<正> 青虾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对象,优化养殖结构的主要品种,近几年来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但由于当年放养的虾苗秋季需要繁殖,因而在青虾养殖过程中,存在大小虾同池,小规格虾比例过大的矛盾,严重影响了青虾养殖的规格质量和经济效益,成为青虾养殖发展上的一大制约因素,也是广大养殖户最感头痛的技术难题。如何解决这一技术难题,笔者根据多年的经  相似文献   

15.
生产实践证明,海南沼虾1年可养2茬,每亩纯收入的养鱼经济效益高。其技术要点是: 一、池塘选择:养虾池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水深1.2米以上,面积1-1.5亩。放养前每亩用25公斤生石灰干法清塘。清塘后,须先进行虾的栖息设施布置,即须在水面种养部分水生植物,水中敷设网片、废旧编织袋等。 二、苗种放养:第一茬在3—5月放养,每亩放养规格为每公斤1400尾的过冬幼虾2万-2.5万尾;第二茬在7-8月放养,规格为每公斤12000尾的当年苗种3.5万尾。  相似文献   

16.
青虾的越冬分为幼虾越冬和亲虾越冬两种。幼虾越冬是指那些(8~9)月份繁殖的虾苗,到12月份还未长到商品规格的小虾,通过越冬,留待第二年(3~4)月份作为放养的虾种。亲虾越冬,是指从商品虾中选择出待第二年繁殖用的亲虾,让其安全越冬,并对其进行强化培育,达到产卵繁殖的要求。因  相似文献   

17.
<正> 蟹池混养青虾是提高养蟹效益的一项措施。据试验,蟹池混养青虾后,一亩产成蟹45公斤左右的蟹池,可产青虾12—15公斤,增加效益400元以上。 蟹池混养青虾,需把好四个环节: 一是放养大规格的青虾苗。最好在上年秋繁未达到上市规格的青虾苗,规格要求在  相似文献   

18.
目前,池塘养殖青虾的苗种来源主要途径有三:一是投放抱卵虾、自繁、自育、自养;二是放养上年养殖未达商品规格的幼虾;三是购买虾苗放养。无论何种途径的虾苗放养都要求一次放足、规格一致,  相似文献   

19.
<正>2012年1月起,我们在姜堰市溱湖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实施了小龙虾池中套放沙塘鳢的高效养殖试验,试验池塘2个,总面积100亩。试验池塘全部安装了微孔增氧,3月底水草移植全部到位,5月上旬完成小龙虾幼虾放养。现将本次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江办省东台市顺大水产发展公司渔业科技示范户余付荣,利用鱼种池套养"太湖1号"青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15年7月26日,2个塘,10亩,共放养"太湖1号"青虾仔虾20kg,中秋节前开始轮捕,到鱼种池并塘越冬,共收获青虾234kg,亩平23.4kg,预测总产值58220元,纯利25420元,亩纯收入2542元。现将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