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多并购活动中存在着并购者为并购活动支付过高的价钱,但并购后的公司却不能给并购公司创造新的价值的现象,在分析并购的协同效应的计算以及与并购价格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协同价值为基础制定合理并购策略及其定价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2.
赵甜羽 《商》2014,(6):50-50
近年来,中国并购市场活跃度逐年提升,2013年中国并购市场的并购交易数量和金额更是创下新高,堪称“中国并购大年”。在这股企业并购热潮中,虽然并购行为频繁发生,但是并购后想要达到的协同效应并没有达到预期。所以本文先简述企业并购的概念及发展。然后进一步分析企业并购后协同效应及其来源,最后就如何实现协同效应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协同效应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经济学家解释企业并购的著名理论之一。那么,并购是否真的产生了协同效应呢?随着全球并购如火如荼地进行,这一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极大关注,他们从不同的视角时协同效应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银行业市场化逐步推进,兼并收购或许会成为许多商业银行发展壮大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经营协同效应与商业银行并购之间的关系以及经营协同效应作用机理进行研究,提出运用SWOT分析法对商业银行并购中的经营协同效应进行识别,提出运用经营协同效应提高并购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许多并购活动中存在着并购者为并购活动支付过高的价钱,但并购后的公司却不能给并购公司创造新的价值的现象,在分析并购的协同效应的计算以及与并购价格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协同价值为基础制定合理并购策略及其定价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6.
吴壮倩 《北方经贸》2014,(8):191-191
越来越多的公司通过企业间的并购来进行资本扩张,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整合效应与协同效应,达到盈利的目的。并购交易过程中伴随大量难以预测的风险,使得并购活动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本文对并购风险进行初步地描述,并且针对不同的风险提出了一些防范措施,旨在能对并购决策者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7.
基于鞋服行业的特点及协同效应理论,对贵人鸟股份有限公司并购湖北杰之行体育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产生的协同效应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并购活动使贵人鸟原本低迷的服装行业销售收入增长率有明显提升,但并未给企业带来较大的利润增长,经营协同效应较弱;并购期间费用增加,存货周转放缓,并购未获得理想的管理协同效应;并购后贵人鸟并未取得预期的财务优化,财务协同效应不甚明显。整体来看,认为贵人鸟并购杰之行的行为并未产生积极的并购协同效应。基于此,从战略选择、并购交易定价和并购后资源整合等三个方面对贵人鸟并购杰之行的行为提出相关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8.
滕晔 《商业会计》2012,(1):60-62
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作为并购业务的主要动机,既是支付控制溢价的上限,又是构成并购交易价格的客观基础之一。本文从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含义、分类及意义等方面介绍了相关基本理论,并结合现金流量法分别对A公司的企业价值和协同效应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A公司并购协同效应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贺虹  吕凡 《商场现代化》2008,(1):143-144
协同效应是企业并购的重要动因之一,而协同效应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尚未达成共识。本文对国内外协同效应概念的界定和计算方法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计算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银行业市场化逐步推进,兼并收购或许会成为许多商业银行发展壮大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经营协同效应与商业银行并购之间的关系以及经营协同效应作用机理进行研究,提出运用SWOT分析法对商业银行并购中的经营协同效应进行识别,提出运用经营协同效应提高并购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蕾 《消费导刊》2011,(13):98-99
并购是企业集团扩张的必要途径,其主要动因是追求并购后整合管理的协同效应。本文运用中国移动集团购并案例鬻在分析并购协同效应形成机制的基础上探讨如何通过整合来实现协同效应≯以及如何评价企业在并购后协同效应的大小。  相似文献   

12.
肖培耻 《商场现代化》2007,(11S):142-143
传统上的并购协同效应包括管理协同效应、经营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笔者认为这只是一种狭义的协同效应概念,广义上的协同效应不仅包括管理协同效应、经营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还应包括技术协同效应、文化协同效应和品牌协同效应等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传统并购估价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期权以及协同效应,试图解释并购浪潮为何经久不衰,并对我国企业并购估价方法进行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4.
陈明星 《商场现代化》2007,43(8):192-193
本文在分析企业以获得核心研发能力为动因的并购前提下,主要阐述主流并购理论如协同效应理论、效率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在企业并购整合的过程中如何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产生影响,并进行相应的案例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此类并购行为采取相应对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企业并购在西方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并先后掀起了五次影响全球的并购浪潮。我国由于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方面的差异,并购的起步较西方国家要晚的多。因此,对企业并购及协同效应进行系统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6.
近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企业并购也越来越频繁。为使并购企业利用最大化在并购中引入协同效应理论,协同效应理论的核心就是1+1>2,并购企业要产生协同效应必须要是在并购策略、整合资源和协同内部要素等方面下功夫。现基于协同效应理论对企业并购进行研究,得出并购企业要实现1+1>2,必须在选择目标企业、整合资源、协同内部结构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跨国并购是一把双刃剑.最大程度实现协同效应,达到并购目标同时避免并购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风险是伴随并购始末的两大基本任务.基于分析并肯定了并购中协同效应的存在,指出了与协同效应相对应风险的存在会制约协同效应的发挥,甚至产生负面效果.跨国并购应将各类风险的规避作为重点并提出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协同效应分为管理协同效应、经营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和无形资产协同效应进行研究,阐释各类协同效应的定义、内涵,并深入分析其作用机理,进一步探讨并购协同效应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企业并购在市场竞争中逐渐成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并购有的是为了达到规模经济,有的是为了提高市场份额,但是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获得协同效应。协同效应能否实现、其实现效果如何一直是业界和理论界最为关注的问题,该文将采用净现金流贴现的方法对协同效应进行分析以判断协同效应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并购能快速实现企业规模扩大化,是企业成长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多数文献对企业并购动因的分析是从规模经济、经营效率、协同效应等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因素出发的,从时空经济视角出发对企业并购动因进行的研究少之又少。然而,从规模经济视角、经营效率视角以及协同效应视角切入,对企业并购动因的解释都是不完备的。文章从时空经济视角出发,对企业并购的动因进行基于时空经济视角的全面解析,并对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这三种具体并购形式的时空经济动因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