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消费关系,我国消费者权益保障制度建设应当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如合理吸纳公益诉讼制度、进一步完善商品召回制度、承认"职业打假人"的法律地位、强化消费者协会的职能等。唯有如此,才有助于在全社会营造出商业诚信文化氛围,最终成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2.
张镝 《商业时代》2012,(14):113-114
现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走过了十多年的漫长岁月,对目前情况多变的消费维权现状它已表现出一定的不适应性。《消法》的修订围绕着消费者后悔权制度是否应当设立以及如何设立引发了诸多争议,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从法律视角对消费者"后悔权制度"进行分析并对制度实施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陈志刚 《商场现代化》2007,(13):313-314
从法律制度上寻求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是政府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也是贯彻以人为本、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表现。如何从制度设计上充分保障消费者权益不受侵犯,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现实课题。本文从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现状描述入手,分析了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就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制度进行了探索性思考。文章认为,当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是:法律法规制定不够完善,出现法律漏洞、地方垄断、行业垄断对消费者利益的影响、法律法规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新生事物的发展速度以及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薄弱。有鉴于此,要进一步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必须注意四个方面的深入研究和探索。一是认清形势,充分认识到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是要建立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体系;三是打破垄断,促进经济发展;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4.
张嘉琦 《商业科技》2014,(33):26-26
首先,本文对目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对于消费者权利范围的界定过于狭隘、消费者的维权难以实现以及惩罚性赔偿的规定尚不明确;接下来,又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完善研究提出了看法,包括应明确并拓宽消费者的权利范围、完善惩罚性赔偿的制度以及质量纠纷的举证责任分配。  相似文献   

5.
赵锦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5):305-306
冷静期制度赋予消费者在合同成立后的一定期限内无条件退货的权利,其对于在新情况下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具有重大意义。但我们也应考虑到冷静期制度可能引起"局部否诺"与契约精神之间、经营者利益与消费者利益之间的冲突。因此,在坚持我国应设立冷静期制度的立场下,应从适用范围、行使期限和起算时间、经营者告知义务、适用例外等几个方面谨慎地将其适用限定在合理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首先,本文对目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对于消费者权利范围的界定过于狭隘、消费者的维权难以实现以及惩罚性赔偿的规定尚不明确;接下来,又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完善研究提出了看法,包括应明确并拓宽消费者的权利范围、完善惩罚性赔偿的制度以及质量纠纷的举证责任分配。  相似文献   

7.
消费者增权理论与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消费者增权理论是近年来西方社会科学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在消费者增权理论中,信息供给型增权和制度供给型增权是两种主要模式。我国现阶段的消费模式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实践表明,制度供给型消费者增权可以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利益。所以,从消费者增权理论出发,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体系,是增进消费者利益保护和实现消费和谐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品牌占据消费者心智的过程就像人与人恋爱并成为伴侣的过程。"营销关键时刻"的理论告诉人们,大数据时代,品牌需要把握消费者路径,找到营销的关键时间点。如果回归到原点,站在TA(消费者)的角度,"营销关键时刻"理论可以通俗地解释为这样的过程:两个人自我介绍;进一步了解;开始在乎、关心、分享对方的情感世界和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开始产生好感坠入爱河;最后结婚。在这个过程中,品牌如何和消费者成功地"谈恋爱"呢?品牌需要在消费者产生需求的关  相似文献   

9.
消费者反悔权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反悔权制度即冷静期制度在其他国家及地区立法中早已有之,该制度对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权益具有特殊保护功能.反悔权制度在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领域鲜有提及,也鲜为人知.文章对反悔权制度存在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结合当前立法现状与实践,认为在现今消费者主权时代,我国应当适度修正相关法律制度,构建反悔权制度,以便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  相似文献   

10.
<正>都说消费者就是上帝,为什么不能信赖消费者呢?消费者很容易说谎话有句话叫"站着说话不腰疼"。对消费者而言,这句话再适合不过了。因为,他们回答你的问题,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这本身就给他们"说谎话"提供了一个平台。在此平台上,更重要的导  相似文献   

11.
金融产品和服务具有专业化、技术化的特性,面对由金融精英组成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金融消费者相对而言不一定具备金融专业知识,信息不对称的弱势地位显而易见。农村金融消费者由于文化素质低,金融知识缺乏,加之弱势群体的心里劣势,消费者权益更容易受到侵害。侵害消费者的行为不仅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也损害了公众对金融体系的信心,影响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针对农村消费者保护不力的状况,需要从增强农村金融供给、提高消费者文化素质和维权意识,加强金融机构的服务意识以及加强金融监管等多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2.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规范经营者的经营行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随着经济社会深刻而全面的发展,消费者的法治意识、权利意识、规范意识渐愈强烈。在安全消费、称心消费、满意消费、自由消费成为普遍社会意识的背景下,消费者对自身权益的保护愈加关注和重视,这必然会促使我国现有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与时俱进,并作出调整和革新,以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为构建和谐消费关系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3.
电子商务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海玲  胡颖欣  张蕾 《中国市场》2008,(15):146-147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市场交易方式,在带给人们便捷、丰富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信息的同时,也增加了消费者遭受损害的机会,极大地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本文旨在分析当前电子商务交易中存在的几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提出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4.
殷慧芬 《商业研究》2011,(6):203-206
消费信用与消费者破产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进入消费者破产程序的消费者必然有无法偿还的债务,而消费者只有接受了消费信用,才可能成为债务人,因此,消费信用是消费者破产的根本原因。消费信用越容易获得,消费者过度负债的可能性就越高,相应地,消费者对宽松的消费者破产制度的需求就越强烈。从消费市场的繁荣程度和消费者破产数量的关系来看,二者是成正比关系的。消费者破产制度作为消费信用的回收制度将影响消费信用的供给与需求,促进信用体系的建设。消费信用在我国进入快速发展时代,从控制社会危机的角度来看,消费者破产制度的建立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5.
Should credit consumers always be deferred to? Dr Tom Sorell contributed to the British Open University Business School MBA programme, and is Head of the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at the University of Essex.  相似文献   

16.
乔海莲 《江苏商论》2013,(9):7-9,15
当前,网络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网络交易中交易主体多元化以及虚假商品信息、网络欺诈、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格式合同条款陷阱、救济渠道不通畅等问题常使网络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需要建立完善的网络交易法律法规,保障网络交易参与各方特别是网络消费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consumer protection is evolving in the information-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 sector. Traditionally, consumer protection law regimes are vertical in design and somewhat paternalistic in attitude. Requirements are imposed by governmental agencies on providers of goods and services with a view to protecting consumers. In many cases, consumers are not actively engaged by regulatory regimes in their own protection and may not be able to contract out of provisions designed for their protection.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et-based activities, however, a paradigm shift is necessary to protect not only the individual consumer but the wider network of consumers using the internet. This paper explores what consumer protection should look like in our hyper-connected, online world. Its central argument is that a new sort of model is necessary for consumer protection in the ICT sector.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et-based activities, regulators must engage consumers on a horizontal level as co-stewards of the internet. This involves more than just education about the risks of malware and online scams. The consumer protection framework must draw consumers into its structure as proactive agents working collaboratively with government,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s, and other stakeholders to promote cyber security.  相似文献   

18.
The present exploratory study aims to describe and assess Costa Rica’s regime for protecting and empowering consumers. As the general framework, this study used research conducted in the USA, in Europe—specifically studies conducted by the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partners—and studies sponsored by the European Union (EU) in Central America. This paper, however, is not intended to provide an exhaustive analysis or to answer all questions and issues related to consumer protection in Costa Rica; rather, it is to identify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consumer protection framework, its strategies, consumer redress mechanisms, remedies,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country. The last section outlines a conclusion and presents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ement.  相似文献   

19.
Journal of Consumer Policy - In 2001, Indonesia established the Consumer Dispute Resolution Body (CDRB) based on the instruction of the Consumer Protection Act (CPA) in 1999 to provide consumers...  相似文献   

20.
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 ,经营者和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尤其严重 ,这使得电子商务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更为突出。采用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模型对电子商务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同时 ,为了减少电子商务中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以维护电子商务中消费者的权益 ,必须制定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