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内外退耕还林工程的研究与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照平  杨珺  杨超 《当代经济》2006,(10):91-93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一项涉及国家、地方、个人利益全面调整的综合系统工程,其政策实施的经济效率、预期效果和可持续性已日益成为全社会广为关注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国外退耕还林工程的背景、实施状况,并结合国内的退耕还林工程进行了对比研究,最终得出了国外退耕还林工程对我国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退耕还林:私人承包与政府规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王小龙 《经济研究》2004,39(4):107-116
本文在一种委托—代理框架下研究了退耕还林工程在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激励不相容问题。文章首先探讨了退耕还林私人承包的社会理性。然后 ,文章给出了一个双重任务委托—代理模型 ,解释市场冲击如何会使农户的自利性经营行为偏离社会生态目标。接着 ,文章以陕西省退耕还林现状为研究背景对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的激励不相容问题做出了进一步的经验分析。最后 ,文章从政府规制的角度提出了若干公共政策建议 ,以期提高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效率。  相似文献   

3.
陡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双重压力,退耕还林势在必行.目前,退耕还林工程已经在全国很多地区实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有些地区不能正确理解退耕还林的真正内涵,出现了一些片面的认识和做法,影响了工程的建设.为保证退耕还林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就退耕还林的若干问题,如退耕还林的目标、作用、规模、政策以及和其他生态工程的关系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退耕还林工程规划设计问题与优化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退耕还林工程规划设计所依据的恢复生态学基本原理、技术方法和实施条件,系统分析工程区域规划布局、作业技术设计、规划质量保障、规划管理、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退耕还林工程规划设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农户的面板数据评价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实施对当地农户收入的短期影响。分析了退耕还林强度、工程参与程度、村参与工程的时间对样本农户人均年收入的影响程度。分析结果表明:(1)工程参与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为正向关系;(2)如果在村级早一年实施工程,则人均年收入提高17.37%;(3)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对消除贫困的影响尚考虑不足。本文利用农户的面板数据评价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实施对当地农户收入的短期影响。分析了退耕还林强度、工程参与程度、村参与工程的时间对样本农户人均年收入的影响程度。分析结果表明:(1)工程参与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为正向关系;(2)如果在村级早一年实施工程,则人均年收入提高17.37%;(3)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对消除贫困的影响尚考虑不足。  相似文献   

6.
通过时退耕还林有关概念、作业设计在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上所处的位置厦其重要作用的论述,充分阐明了做好退耕还林作业设计的重要意义。做好作业设计是保证退耕还林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是确保完成造林任务、实现工程建设目标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退耕还林有关概念,作业设计在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上所处的位置及其重要作用的论述,充分阐明了做好退耕还林作业设计的重要意义。做好作业设计是保证退耕还林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是确保完成造林任务、实现工程建设目标的根本保证,因此,必须重视工程作业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退耕还林有关概念,作业设计在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上所处的位置及其重要作用的论述,充分阐明了做好退耕还林作业设计的重要意义,做好作业设计是保证退耕还林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是确保完成造林任务、实现工程建设目标的根本保证,因此,必须重视工程作业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9.
支玲  阮萍 《财经科学》2015,(12):126-136
以云南省鹤庆县、贵州省织金县、甘肃省安定区和陕西省宜川县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退耕还林工程政策体系协调性进行评价.同时依据综合距离值的计算方法,说明判断退耕还林工程政策体系协调性高低的标准.评价结果显示,退耕还林工程政策体系协调性处于一般水平,其中织金县、宜川县政策目标系统协调性排首位,鹤庆县、安定区政策手段系统协调性排首位.在探明实施中制约退耕还林工程有效性和持续性的社会变量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退耕还林工程政策体系协调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科技潮流     
《环境经济》2009,(10):71-71
我国退耕还林十年超四亿亩1.24亿农民从中受益 我国退耕还林实施10年来,累计实施面积达4.03亿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39亿亩,荒山荒地造林2.37亿亩,封山育林0.27亿亩,相当于再造了一个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退耕还林工程范围涉及25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200万农户,1.24亿农民从中受益。国家林业局副局长李育材介绍说,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效果突出体现在“四个增加、四个减少”上。  相似文献   

11.
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生态工程,其经济效率、预期效果和可持续性是全社会广为关注的问题。本文使用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2003年对西部三省(陕西、甘肃和四川)退耕还林地区进行的农户抽样调查数据,对退耕还林工程的成本有效性和工程在经济上的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估。我们发现退耕还林工程在实施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瞄准效率和较低的成本有效性(存在较大的成本节约空间)。计量分析发现工程在促进农民增收和结构调整方面作用甚微,因此其经济可持续性存在很大的疑问。另外,本文还就退耕还林工程的操作程序、政策改善的方向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从实际出发分析了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情况,在总结工作成效的同时指出了退耕还林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而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生态工程,其经济效率、预期效果和可持续性是全社会广为关注的问题.该文使用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2003年对西部三省(陕西、甘肃和四川)退耕还林地区进行的农户抽样调查数据,对退耕还林工程的成本有效性和工程在经济上的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估.我们发现退耕还林工程在实施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瞄准效率和较低的成本有效性(存在较大的成本节约空间).计量分析发现工程在促进农民增收和结构调整方面作用甚微,因此其经济可持续性存在很大的疑问.另外,该文还就退耕还林工程的操作程序、政策改善的方向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危丽  杨先斌  刘燕 《财经研究》2006,32(11):47-55
在对地方政府执行退耕还林政策的成本收益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文章运用Holmstrom和Milgrom(1991)提出的多项任务委托—代理模型的精神,构建了一个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双重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并将土地资源禀赋因子引入该模型中,形成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据此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最优激励合约作出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设计激励合约时,中央政府应根据地区的土地资源禀赋、地方政府的Arrow-Pratt绝对风险规避度量、退耕还林实施绩效的变异性等因素确定地方政府的可变收益分配率,并让地方政府的收益与退耕还林的实施绩效直接挂钩。在此基础上,文章就提高地方政府执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积极性提出了一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唐雁  陈珂  孙贵君 《经济师》2008,(6):267-269
退耕还林工程是中国六大林业工程之一,1999年在全国部分省市开始试点,辽宁省退耕还林工程从2001年国家确定彰武、北票、凌源、建昌四个试点县实施,2002年在全省全面铺开。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限制,辽宁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参差不齐,总体上辽东地区好于辽西地区。辽西地区退耕还林发展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全省退耕还林成果的巩固,因此,加快西部地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也是迫在眉睫的。文章主要以辽宁西部地区的彰武、北票和建平三个典型地区为例,分析了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主要发展模式和经营模式,在以农户入户调查和访问方式取得第一手资料基础上,对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总结了辽宁西部地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中成功经验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生态工程,其经济效率、预期效果和可持续性是全社会广为关注的问题。本使用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2003年对西部三省(陕西、甘肃和四川)退耕还林地区进行的农户抽样调查数据。对退耕还林工程的成本有效性和工程在经济上的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估。我们发现退耕还林工程在实施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瞄准效率和较低的成本有效性(存在较大的成本节约空间)。计量分析发现工程在促进农民增收和结构调整方面作用甚微,因此其经济可持续性存在很大的疑问。另外,本还就退耕还林工程的操作程序、政策改善的方向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退耕还林工程的环境改善功能对种植业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因果分析法和面板数据法分析了我国林草地的增减变动对种植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前,林草地的减少所引致的环境退化对种植业造成了负面影响;工程实施后,中部、东部地区林草地的增加促进了种植业单产的提高,而西部地区尚未建立起这种关系;通过退耕还林工程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对种植业具有经济功效.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玉溪市的生态环境建设逐步得到改善,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指出退耕还林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搞好退耕还林应做好8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低碳”视角下的林业工程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亚沛  张弘 《经济论坛》2011,(1):165-168
“低碳经济”时代发展林业有着工业所没有的优势。本文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经济等直接效益进行计量,并以退耕还林大省——陕西省为实证研究对象,证明实施林业工程是可行且有效率的,发展林业符合低碳时代发展要求,可为评估森林价值提供较为合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于绍良 《环境经济》2004,(10):61-61
以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是西部开发的重点工程。退耕还林实施5年来,取得了显成就,但也暴露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事实说明,恢复西部生态不是三五年就能完成的短期工程,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以钱粮补助直接到户为主要机制的退耕还林工程,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