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互联网金融现状入手,在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银行金融模式的对比分析中,思考未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无论是互联网金融业本身还是银行业都需要进行改变。普惠金融是发展方向;安全性是监管重点;移动支付是发展核心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正>自2012年以来,以阿里巴巴、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试水互联网金融,P2P网络借贷数量激增,国内大型商业纷纷开设网上综合商城等,互联网金融的出现给社会各界带来深远影响。在新的竞争格局下,商业银行应认识到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挑战,也应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给银行体系运作创新带来的种种机会。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金融是我国一种新兴的金融业,与传统金融业相比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来源更加多样化,也就造成了一些监管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也是学术界的一个新热点。本文对互联网金融进行展开分析,根据国内互联网金融各种风险的特点和类型,对现有金融监管体系的不足之处进行探讨。从操作层面给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紧密的风险控制策略支持;从金融监管层面为监管部门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和风险规避提供有效的建议;从国家宏观政策层面为各职能部门在完善法律法规、完善信用体系、规范技术标准等方面提供建议,为我国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4.
<正>银行如果运用好互联网工具,控制和发展好自己的P2P网贷业务,可以使传统金融信贷业务透明度更强、参与度更高、协作性更好、中间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着金融市场化的开放和深入,互联网企业依托"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互联网精神快速在金融领域渗透,出现了无金融牌照的互联网企业开展金融业务的现象,对有牌照的传  相似文献   

5.
<正>农村金融机构需要汲取互联网金融的成功经验,不断改进自身经营发展策略,迅速推出以客户为导向的产品与服务模式,在服务小微和"三农"中实现收入的均衡与稳健发展近两年来,依托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支撑的互联网金融风生水起,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尤其在金融界,互联网金融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搅起了不小的震荡,有的称之为"金融搅局  相似文献   

6.
<正>"互联网+"时代,互联网金融的资源配置方式给传统金融的融资格局带来较大的冲击。银行要深刻认识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影响,在业务模式中注入互联网基因,创新差异化的金融产品,打造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随时可获得性,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互联网开放、共享和协作的理念对金融服务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互联网处理、传递信息高效、快捷的特点,正好和金融行业资金流的流动具有天然的契合度,它们一旦结合,各类金融  相似文献   

7.
快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在促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方面具有一些显著的优势,能够提高覆盖面、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有效控制风险。同时,互联网金融与农村普惠金融的核心理念不谋而合、本质宗旨意义相同、价值应用指向一致,因此借助互联网金融促进普惠金融的发展已是大势所趋。然而,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农村普惠金融还面临着互联网金融软硬件设施不够完善、互联网金融知识宣传不足以及互联网金融服务意识较弱等诸多发展困境。为此,为充分发挥互联网金融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中的作用,还需加快完善互联网金融软硬件设施,宣传互联网金融知识,加强互联网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网络借贷等互联网金融主体纷纷进军农村金融市场,由此形成了全新的市场竞争格局。本文基于2013—2015年108家农村金融机构的数据,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农村金融机构财务绩效和社会绩效的影响,以及市场竞争对影响过程的作用。研究发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水平越高,农村金融机构的财务绩效越差,而市场竞争水平的上升将弱化互联网金融发展水平对机构财务绩效的影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水平越高,农村金融机构的社会绩效越差。而市场竞争水平的上升将会强化互联网金融发展水平对机构社会绩效的影响。可见,随着互联网金融在农村的发展,其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绩效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各类农村金融机构应制定合适的发展战略以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  相似文献   

9.
<正>面对互联网金融冲击带来的存款"搬家"现象,上海农商银行一方面全面布局、丰富互联网金融产品线,另一方面运用互联网思维重点打造社区金融互联网金融以开放、共享和更加注重客户体验、贴近大众等特点,正逐渐赢得市场的青睐。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平民理财分流了大量的银行活期存款,这在传统银行业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全面布局:丰富互联网金融产品线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对传统银行业,包括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冲击非常明显。据上海农商银行测算,2013年下半年因余额宝上线导致其客户向支付宝转账金额大约为1.1亿元。  相似文献   

10.
<正>互联网金融引爆互联网时代的经济大革命,呈现出一种全新的金融业态。网络浪潮下金融行业如何与互联网相结合,实现飞跃式发展,是当前金融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互联网+"是当下最热门的商业词汇,国内的传统行业均面临互联网转型的挑战和迫切需求。《2015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现代制造业相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积极布局国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不健全,不利于互联网金融的安全运营和规范发展。对此,笔者从五个方面提出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对策建议。一、加快信用体系建设互联网金融更好更快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之上。应进一步加快我国信用体系建设,政府、行业自律组织牵头建立企业信用平台,互联网金融企业应健全客户个人和从业人员的  相似文献   

12.
<正>传统银行不应把互联网金融仅仅视为一种技术手段的改变,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思维、文化、理念的革新,使互联网金融变革与持续调整的银行战略相适应面对互联网金融来势汹汹的搅局力量,传统银行的经营模式备受挑战,金融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可以预见,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传统银行机构将会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新兴力量和传统势力不免要进行一番激烈的角逐。  相似文献   

13.
在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发展明显受到冲击。政府放权、监管失错为互联网金融发展提供了政策空间,未完成的利率化制度和银行服务体系存在的巨大空白,让网络贷款等互联网金融产品有了生存空间,这些迫使商业银行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抵御这场悄无声息的战斗;与此同时,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几乎一片空白的现状,让发展速度迅猛的互联网金融弊端一点点显现出来。如何进行监管,怎样进行监管也成为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本文分析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以及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并考虑互联网金融监管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互联网金融突破传统金融格局,向其不断发起猛烈攻击的当下的中国,金融创新尤其是互联网金融创新正在改写金融业态的版图。本文从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及其创新模式入手,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继而提出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金融是金融和互联网相互结合之后的一种新型的事物,同时具备传统金融以及互联网双重的特点,互联网金融提升了金融的效率以及促进了金融行业的整体性创新,但是风险相对传统金融更高,本文主要分析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与监管。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互联网金融的视角,通过分析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的风险演变以及影子银行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政信合作"模式,对互联网金融是如何间接影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研究;同时,对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代表形式PPP模式是否直接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展开分析。为了缓解债务压力,需重视互联网金融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为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金融洗钱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的洗钱风险点,对互联网金融洗钱风险的监管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呼吁相关部门更加关注互联网金融洗钱风险。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互联网发展迅速,互联网金融备受关注。互联网金融冲破了传统的金融模式,给人们带来巨大生活便利的同时,相应的风险也随之而来。美国和欧盟地区等互联网金融"先锋"国家已将互联网金融纳入正规监管体系之中,并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框架逐步完善。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在近几年虽然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的监管平台还未跟上,存在缺失。构建和完善互联网监管体系和实施有效的监管措施很有必要,由此对比及分析国内外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相应监管模式对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进入2.0时代,互联网与金融融合已经成为当前金融发展的新的趋势,人们也越来越感受到互联网融合金融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和变化。作为金融的重要一部分,我国农村金融与互联网的融合创新也成为发展新方向,对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互联网金融为切入点,以农村金融机构的互联网改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当前农村发展互联网金融的优劣势分析,充分立足农村金融的特点,结合互联网金融,提出了我国发展农村互联网金融的路径策略,为推动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完善的金融征信体系是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石,是金融市场成熟的重要标志。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公司违约行为频发,加剧了互联网金融的系统风险,制约了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文章从我国建设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的必要性出发,分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在借鉴国际三大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构想政府主导背景下的建设模式,并对远期互联网金融征信与传统金融征信融合进行分析研究,以为我国现阶段开展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