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正在探索构建信用监管体系,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信用制度文件,建设运行了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信用联合奖惩机制,推动信用信息公示等。但也存在主体覆盖不全、信用量化不够、法律依据不足、权益保护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应构建以公共信用评价为核心的信用监管体系,用数据说话、数据管理、数据决策,不断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监管效率,为实现我国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信用支撑。  相似文献   

2.
10月10日,国家工商总局在广东省佛山市召开全国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信息化建设会议。这次会议是继2月浙江义乌全国工商系统推进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经验交流现场会后又一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周伯华局长在义乌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实行市场信用分类监管,是新时期改进和完善市场监管机制的重要创新,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需要创新的市场监管机制,是提高市场监管效能的必然要求;实行市场信用分类监管,抓住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和维护良好市场秩序的关键。刘凡副局长在会议上强调,开展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有四个现实需要:一是适应时代发展、推进以信用建设为根本、构建长效管理制度的现实需要;二是推进市场主体诚信守法经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现实需要;三是适应工商职能进一步拓展和创新,实现科学管理的现实需要;四是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现实需要。义乌会议结束后,总局市场司和信息中心立即成立了专题调研组,先后赴重庆、广东、上海、江苏、浙江、辽宁等地进行调研,先后在广东佛山、浙江绍兴、江苏苏州和北京市召开专题研讨会,深入研究市场信用分类监管有关工作,并于5月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制定了《...  相似文献   

3.
地方新政     
《工商行政管理》2014,(17):76-76
天津:市场监管委对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作出部署 8月13日,天津市市场监管委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市场和质量监管工作的若干意见》,对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作出部署。一是推动市政府出台《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管理办法》;二是规范市场主体信息的归集、管理:申报、使用活动,建立异议、举报和责任追究机制;三是9月份正式开通天津市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四是建立信用信息档案和交换共享机制,制定市场主体警示限制信息约束联动管理规定;五是建立健全市场主体信用监管制度、抽查制度、年报年审制度、经营异常名录制度、“黑名单”制度和市场禁入制度。  相似文献   

4.
邢玲 《中国商论》2024,(4):129-132
信用法治化是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法治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各地都面临营商环境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机遇和重大挑战。在市场和政府的双重推动下,我国应实现顶层设计从政策化向法治化的过渡,强化政务诚信、商务诚信,防范信用泛化,加强信用主体权益保护,完善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强化信用服务机构的培育机制,加强信用环境塑造。完善社会信用法治体系,优化营商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信用监管作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抓手,对于促进市场主体守法诚信经营、维护市场秩序、维护诚信社会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围绕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监管环节,分析当前烟草专卖市场监管工作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建立覆盖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的事前、事中、事后信用监管机制是推动监管方式升级的重要手段,并结合烟草行业内外信用监管...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信用建设是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当前,企业信用缺失是我国经济生活中不可小视的问题。我国企业信用缺失的主要原因在于产权不明晰、信息不对称、个人信用意识淡薄、企业信用法律法规不完善等。应加强和完善企业信用立法、构建企业信用监管体系、建立企业失信惩戒机制、创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信用评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信用评级的认定机构与监管机构混乱,法律体系不健全;评级市场过度竞争,评级机构良莠不齐;国内信用评级市场过度开放,外资对本土评级机构渗透严重等方面。政府应从明确监管机构,构建监管体系;整合现有评级机构,削弱外资股权,加强信用评级本土化、标准化;建立有效的防火墙机制,杜绝违规行为;积极参与国际信用评级事务,推动建立信用评级新秩序等方面入手。构建我国现代化信用评级体系。  相似文献   

8.
林薇 《商展经济》2024,(4):126-129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信用体系在促进商业交易和建立信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传统的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存在信息不对称、信任问题及欺诈和虚假交易等挑战。区块链技术的特性为解决这些问题并提高商务信用体系的效率和可信度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可能性。本文将区块链与电子商务信用建设进行耦合,通过引入去中心化机制、提高数据共享和互操作性、加强隐私保护和个人数据控制权、推动法律和监管的创新等措施,探讨以区块链为底层支撑技术的电子商务新型信用体系的建设,以供行业参考。  相似文献   

9.
《工商行政管理》2010,(7):68-70
一、我省探索法定代表人信用监管的主要做法 目前,全省以工商监管职能和信用信息征集为基础,借用信用监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立足法定代表人信用评价和信用惩戒,逐渐形成了系统化、社会化的法定代表人信用监管机制。其主要做法有:  相似文献   

10.
食品药品监管局2004年的一些重点工作食品药品监管局网站2004年1月16日一、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为核心,推进食品放心工程向纵深发展1.完善工作机制,强化食品安全综合监督。继续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完善食品安全综合监督和组织协调的工作机制,规范工作制度。围绕“组织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查处”的职能,建立规范、统一的食品安全事故报告、通报制度。2、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模式,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制定《关于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和试点工作方案,确立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发展框架、组…  相似文献   

11.
文中在充分的分析信用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信用缺失的现象的危害以及影响因素、建议,对信用体系建设进行思考。政府部门需要公开的设立信用网络,加强信用监管的措施建设,强化内部信用管理,在与国际信用机遇机制相接轨的前提下,提出了契约精神,发展进入中介机构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信用为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然而其不仅给企业带来效益,也会给企业增加成本和风险。本文立于足交易成本理论的分析,通过对商贸流通企业的信用成本构成和信用风险进行分析,提出完善商贸流通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建立行业协会监管机制,加强信用档案建设,强化信用管理意识,完善信用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3.
在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大背景下,作为信用监管机制和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制度和环节,信用承诺在各行各业及各领域被全面推进应用。 文章从信用承诺制度建设的背景内涵、分类、实践现状等方面分析,找出信用承诺制度建设发挥的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工商行政管理》2010,(16):54-55
我们浙江工商部门利用区域网络经济的先发优势,在当前涉及网络经济的法律规章相对单薄的情况下,通过积极引导网站信用体系的建设,建立行业自律、网站自觉、社会监督、政府指导、部门监管为一体的综合监管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仅促进网络经济健康发展,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也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工商行政管理》2011,(18):55-56
近年来,重庆市局扎实推进信用分类监管,搭建了基层12315行政执法综合网络分类监管平台,整合了各项业务系统的数据资源,实现了市场主体基础信息、监管信息的联网应用和融合共享,完成了市局、区(县)局、工商所三级联网,形成了纵向贯通、横向互动的内联应用工作格局,构建了集信用征集、综合评价、公示反馈、监督管理、激励奖惩为主要内容的全方位、多层次的信用分类监管体系。在内联应用基础上,我们以牵头全市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为契机,推进信用信息外联应用,探索跨部门联合监管机制,形成监管合力,营造诚信氛围,在优化发展环境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全国工商系统推进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工作座谈会11月10日至11日在浙江省义乌市召开。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甘霖出席会议并讲话。她强调,各级工商机关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大力推进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努力提升市场监管信息化水平,切实强化市场诚信建设,积极创新市场监管方式,为工商行政管理事业长远发展、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8月17日,中国诚信法治保障论坛暨全国诚信建设制度创新事例颁奖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工商总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刘玉亭出席会议并作主旨报告。刘玉亭强调,全国工商系统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立足职能,以建设“国家经济户籍库”和公众服务平台为重点,扎实推进市场主体基础信用信息“内联内用”和“外联外用”,不断夯实信用监管基础,不断创新信用监管机制,不断提高监管服务效能,为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重点围绕健全的信用机制、良好的信用环境、坚实的信用基础、有效的信用监管和信用服务等方面,对新时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作出全面系统安排.  相似文献   

19.
完善的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体制有效运行的前提。信用秩序越好,资源配置的效率就越高。在当前经济生活中最大的隐忧是信用缺失。信用不足对市场秩序危害之深之广无以复加。因此完善市场信用体系应该成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维护市场秩序的重点内容之一。一、工商部门对企业信用实施有效监管的环境要求———建设社会信用工程,有力打击背信行为社会信用工程的建设:道德建设、法制建设和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的运用是工商部门对企业信用实施有效监管的环境要求。这里的关键是要建立有效的信用约束机制。即要有一整套完备的信用记录和监控手段—…  相似文献   

20.
潘斯华 《北方经贸》2014,(10):178-179
近年来,我国网络借贷平台发展迅速,但与之配套的监管措施缺位引发了较大风险,诈骗、倒闭、跑路事件频发。美英两国的网络借贷起步早,在法律监管上相对成熟,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应加强内部监管,强化行业自律;完善法律制度框架,明确市场准入;明确监管机构,促进部门协作监管;完善相关机制,注重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和教育;整合信用资源,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