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2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央行不断发行央行票据,以试图达到冲销不断扩大的基础货币,稳定资本市场.但是央行票据的发行也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为了量化分析其影响程度,本文借助相关计量研究方法,通过对央行票据对货币供给量和市场利率的实证分析,分析得出央行票据的操作存在其局限性,并进而提出借鉴性的建议,促进我国央行票据更好地为市场服务.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利率期限结构的主成分分析结果,通过构建回归方程的方法,针对上一轮经济周期中的升息期和受金融危机影响的降息期,实证研究了央票发行利率与央票市场利率间双向关系的周内效应.结果表明.在经济正常波动时期,央票发行利率并未直接引导市场利率,而是借由市场预期引导市场利率走势,央票发行利率的公布不对市场利率造成影响;在金融危机时期,央行货币政策出乎市场预期,央票发行利率直接引导市场利率走势.因此,金融危机时期与经济正常波动时期央行货币政策利率传导的途径和效果是有所不同的.  相似文献   

3.
数字     
《销售与管理》2007,(7):13-13
1.55万亿元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对于特别国债是对央行发行还是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的问题,有关人士近日表示,更可能是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目前不确定的是具体发行时间及发行节奏。对于1.55万亿元特别国债是否在年内发完,上述人士表示,虽然特别国债纳入当年国债余额管理,但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在年内发行完毕。  相似文献   

4.
经历了4月末、5月初的反弹后,5月中下旬,交易所债券市场维持盘整态势。但随着5月31日央行公布《2006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市场紧缩预期再次抬头。再加上新股发行的重新开闸,债券市场资金有所分流,债市也因此出现较大幅度下跌。  相似文献   

5.
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新股恢复发行,股票市场总体呈持续上扬走势,股票指数创历史新高。预计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在2007年发生根本逆转的可能性很小。央行可选的政策包括调升1-2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和货币市场利率引导,同是央行将会十分关注“窗口指导”,抑制商业银行的放贷冲动。  相似文献   

6.
财政发行特别国债1.55万亿元人民币购买外汇,可以从货币市场回笼货币,有助于减少央行对冲流动性的压力,从而对当前货币市场流动性过剩格局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财经界(学术)》2005,(11):39-52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今年年初以来中国金融行业从总体来看,货币信贷增长合理,金融运行平稳。债券发行规模增长较快。央行票据发行量占据绝对优势。其次是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由于市场流动性维持充足局面,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回购交易量较好。  相似文献   

8.
李迅雷 《新财富》2011,(3):38-39,43
从央行1996年提出“扩大直接融资规模”至今,这一目标仍未实现,且出现了商业银行借助资本市场融资,导致间接融资规模不断增加的悖论。同时,A股长期存在的融资方暴利、二级市场投资方实际亏损的收益率不均等,也与这一目标相背离。要解决其中的症结,需要上至监管、下至金融企业经营作出改革,包括调整“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模式,降低企业债的发行门槛等。  相似文献   

9.
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外汇储备日益增加,为回收市场上过度的流动性,中央银行出台央行票据作为公开市场工具。但伴随中国经济增长趋势的放缓,央行票据发行规模的下降,央行票据的可持续问题开始引起争议。其高昂的发行财务成本和与经济规律的不相符限制了作为调节流动性工具的作用,本文进一步从央票发行的间接成本就其可持续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声音     
《品牌》2006,(11):5-5
<正> 在目前中国经济、财政收入双双持续高增,加上市场利率较低的情况下,财政部可以发行长期债券,购入央行持有的外汇。财政部可以发行十年期甚至更长期的债券来购买外汇。"目前可考虑先发行2000亿~4000亿元债券"。财政购汇的绝大部分应用于海外和国内的战略性投资。"这将明显增强国家的持续竞争力"。应开始探索逐步分离国家汇率  相似文献   

11.
邹毅 《国际市场》2007,(5):61-61
又见央行加息。这是继2004年10月以来的第五次央行加息。仔细分析加息因素:CPI指数走高、对外贸易顺差进一步加大等一系列最新的宏观经济数据是直接的导火索。同时,关注国际证券市场的人也都不会忘记,近期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波引发美股大跌,从而在全球资本市场上产生蝴蝶效应。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央行在始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曾在短短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多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同时人民银行还适时暂停发行1年期和6个月央行票据,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下面就分别看看央行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3.
利率市场化能优化资源配置,是深化金融改革的基础,存款利率市场化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后一步,根据国际经验,NCDs是突破存款利率上限的有效工具,重启我国NCDs市场可作为存款利率市场化的过渡性步骤。本文在回顾我国NCDs的发展历程之后,提出重启NCDs市场的若干建议:根据央行的思路,先发展同业存单,再向企业和个人推广;试点发行,参照Shibor定价;依托银行间市场发行,积极拓展流通市场;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4.
拯救美元     
《中国海关》2008,(1):94-95
最近,各国央行纷纷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资金,为提振经济献上大礼。2007年12月18日,仅欧洲央行(ECB)就向信贷市场注资502048美元,相当于瑞士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3倍。各央行负责人还表示,只要有必要,他们就将继续注资。  相似文献   

15.
一方面是CPI居高不下,要收紧流动性;一方面中小企业资金紧张,民间融资成本冲至历史高点。今年以来,为稳定通胀预期,央行开始频繁采用数量型货币工具,以收紧市场流动性。3个月内央行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前后冻结金融机构近万亿元资金。其次,通过发行央票进一步回笼货币。3月23日后的短短一周,央  相似文献   

16.
左言 《新财富》2013,(1):18-22
一边是如期而至的艺术品市场调整,一边是拍卖行南下北上的积极拓展,艺术品拍卖的变局悄然而至。即便是最糟糕的情况发生,也会催生一个更为理性的市场和一众更为成熟的买家。  相似文献   

17.
金融     
央行取消在银行间市场债券发行规模限制;银监会:从10个方面调整信贷监管政策;证监会派出机构将审核基金公司设立分支机构;保监会:今年起正式建立分类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18.
在春节前连续投放资金后,节后央行的回笼力度明显加大。2月14日,央行在银行间市场上发行了1950亿元央行票据,同时进行了1350亿元的正回购操作,这使得央行在节后第一周的净回笼资金规模  相似文献   

19.
微言大义     
《商界》2013,(7):144-145
钱荒来袭?市场预期的货币宽松未至,等来的却是银行间拆借利率和国债回购利率飙升至历史新高。6月20日,银行间市场曝出"钱荒"、市场资金面枯竭,面对市场资本面高度紧张,央行始终作壁上观,央票发行与正回购操作照做不误,货币政策松动的市场预期被浇灭了。  相似文献   

20.
一边是主办者难以找到称心服务商的抱怨,一边是服务商专业化价值难以体现的委屈。会议服务市场专业化之路,谁之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