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0 毫秒
1.
对许多发展中国家而言,中国经济繁荣的冲击正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去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这两大发展中国家或许正在开辟一条全新道路,有可能成为未来十年规模最大的全球经济结构调整之一。  相似文献   

2.
缘定三生     
田丰 《中国海关》2012,(1):72-72
人世、贸易和人民币国际化这三者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人世十周年和人民币国际化是2011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两件大事。人世十年,中国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和外汇储备国。目前,世界经济步入低速增长期,中国进入深化改革开放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有观点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很可能成为中国加人WTO之后下一个十年的重大主题。  相似文献   

3.
2007中国探索以新的方式寻求发展,其经济走向如何,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是国内外热议的中心。对此,由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提供的(2007中国经济十大预测》今日推出。这是集最新政策信息与系统预测数据于一体的最新研究成果,对从事财经工作的相关领导和人士研判“2007中国宏观经济走向与政策趋势”将全方位提示。这组预测由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的主报告与10个分报告组成。报告预测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9.5%,增长幅度比2006年回落1个百分点,回落到8%~10%的潜在增长区间。中国经济将呈“增长较快、物价较稳,效益较好”的态势。  相似文献   

4.
张宁 《新财富》2008,(12):32-32
当前的世界金融与经济危机是对过去几十年经济增长模式的一次大清算,未来中国经济要回到9%的可持续增长率,必须发现新的增长引擎,农村改革、金融改革为代表的要素释放所带动的增长将可能成为替代出口的新引擎,但短期内还要依靠投资、地产等原有增长点实现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5.
海关入世记     
2011年12月11日,是我国入世十周年。回首这十年,正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最快的黄金十年。十年间,中国海关积极应对入世挑战,充分发挥海关职能作用,与有关部门共同营造了公平透明、便捷高效、健康有序的外贸环境,成为中国外经贸发展的最直接见证者。  相似文献   

6.
江耀进 《中国工商》2002,(12):35-37
2002年,是中国加入WTO的第一年,有人曾声称中国经济将在这一年遭遇巨大挑战。但纵观2002,中国经济不仅没有下滑、疲软,而且朝着预定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行。据权威部门预测,今年中国的GDP增长将不低于78%,并且,明年中国的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良好的运行态势。回首2002,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市场经济的转轨也使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浮出水面。年终岁尾,我们特地盘点出引起普遍关注的2002年十大经济案件,并予以聚焦。  相似文献   

7.
田丰 《中国海关》2014,(2):82-82
虽然经济状况有所改善,但断定日本将成为亚洲经济增长的引擎可能为时过早。“2014年亚洲晴雨看日本?”这是汇丰银行经济学家最近提出的问题。他们认为,近年来支撑亚洲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由美联储提供的廉价资金以及中国不断增长的需求——开始熄火,而日本经济正在复苏。  相似文献   

8.
余谦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9):12-13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发展可谓是翻天覆地,尤其在2007年金融危机中,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的地位逐渐凸现出来。近几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备受世界瞩目。据报道称中国2010年二季度GDP已超日本,从数据上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通过灰色预测模型对未来十年中国的经济增长作出预测,指了未来中国经济在未来十年处于"黄金发展期"。  相似文献   

9.
王文波 《中国物价》2007,(3):3-4,13
2006年国民经济呈现出“增长速度快、经济效益好、价格涨幅低”的良好发展态势,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农业生产等稳定发展,经济增速连续4年达到或略高于10%。2007年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根据综合投资、消费、外需等方面因素的分析,2007年经济增长率将很有可能低于2006年。  相似文献   

10.
2001年是世界经济发展很不平常的一年,世界经济增长态势发生大的逆转,笼罩在衰退的阴影中,各国经济政策作出相应的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经历较大变化,呈现以下六大特点: 一、美国经济衰退拖累世界经济增长态势出现重大逆转。世界经济2000年刚刚经历十年来最快的增长,2001年即陷入十年来的首次衰退。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2001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仅为2.4%。美国经济增速从去年初开始明显放缓,在“9·11”事件的重创下于第三季度出现负增长,持续10年之久的经济繁荣宣告结束,经济衰退已成定局,并通过贸…  相似文献   

11.
在很多人眼中,非洲是一块贫穷落后且充斥着政变动荡的大陆。但从最近10年的发展看,非洲经济正在崛起,它是当前经济增长最快的大陆,其拥有的资源禀赋、潜在的人口红利以及后发的竞争优势,如果运用得当,非洲完全有可能成为世界经济的"最后高边疆(Last Frontier)"。数据可说明一切,综合IMF、世行等国际组织的数据:——预计从2011年到2015年,在世界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中,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将占到7/10。  相似文献   

12.
张宁 《新财富》2009,(5):42-43
2008年中国经济的下滑主要是受国内宏观紧缩政策的影响,所以.政策的转向能够迅速推动经济恢复增长、相比之下.美国经济所需的结构调整更大。即使短期有不那么差的数据,也不太可能很快走出困境,2009—2010年美国很有可能出现公司破产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对外贸易》2011,(1):18-18
摩根士丹利研究部近日发表研究报告称,未来十年中国经济难免减速,但仍有可能维持平均8%的年增长率;而持续通胀幅度将会更高,平均CPI增长将达到3.5%;  相似文献   

14.
《机电产品市场》2005,(4):41-41
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已经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中国已经融入到了当今世界新一轮产业调整中,各大跨国公司都在转变自己的发展战略,将目光投向生机勃勃的中国。加工制造业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焕发出巨大活力,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而中国的基础设备业也在这场全球产业大调整中获得了重生的商机。  相似文献   

15.
柏蓓 《国际广告》2011,(5):121-121
波土顿咨询集团称,随着收入的日益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很有可能在2013年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旅游市场。  相似文献   

16.
赵瑾 《四川物价》2002,(10):38-4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世界各国交往的增加以及各自利益的不同,经济摩擦几乎不可避免。我们注意到,入世以来,中国与其他国家经济摩擦频繁发生,摩擦的数量迅速增加已经成为中国对外开放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并有可能成为贸易摩擦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由贸易顺差引发的对人民币升值和资本市场开放的压力将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巨大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正视、重视经济摩擦问题。  相似文献   

17.
学界观点     
厉以宁:点评中国经济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最近在“前瞻2005:中国经济的方向”论坛上发表演讲,预测了2005年中国经济的增长,并系统地分析了当今中国经济中的一些市场化的新亮点。他认为,2005年经济增长速将达到8~8.5%,情况好的话有可能超过8.5%。厉以宁指出,今年在经济继续高速增长的同时,政府将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7月12日指出,中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在“十一五,,末期,中国经济很有可能赶上德国。目前中国与德国仅仅相差4000亿欧元,也就是5000至6000亿美元。按照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势头,“十一五”末期,中国经济总量很有可能赶上德国,将达到人均3000美元左右。15年后,中国将达到人均5000美元左右,总量基本上可以赶上日本。再过30至35年,中国人均将达到10000美元,总量将大致赶上美国。  相似文献   

19.
北京2008年奥运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它可以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增长点,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京举办奥运会将大力拉动北京地区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给服务业造成巨大的发展空间。举办奥运会所建的城市基础设施、商业环境、环保措施等将使首都北京受益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由奥运会带来的交通、通讯、娱乐、餐饮、文化等各行各业的发展,必将涉及北京的周边地区乃至全国。  相似文献   

20.
《财经界(学术)》2011,(15):68-68
中国5月份通胀率为5.5%,为3年来高点,工业增长也超出预期。这涛为那些认为中国经济必然崩盘的人提供口实。但即使是那些认为有可能实现软着陆的人似乎也认同:中国的经济增长失衡——人们普遍将中国对西方的贸易顺差归咎于这砷失衡。然而,这种观点有些过于夸大其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