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刘博 《河北企业》2007,(6):66-67
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与社会之间和谐发展的社会,分别对应着效率、公平与法治的改进与完善。建设一个公平和正义的社会,对于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 的指导意义。因此,如何正确理解司法会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司法会计人员的积极能动性,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其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企业作为社会组织的一分子,自然责无旁贷。企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企业的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基本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3.
<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终极价值追求是一种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人与社会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没有不同人群之间的关系和谐,就谈不上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当前我国仍实行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结构,由于  相似文献   

4.
诚信即诚实守信.是重要的社会道德范畴.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最核心的表现.是规范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持之以恒的优良传统和道德追求。因此,在全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培养人的诚信意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愿望和共同任务。广大老干部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充分发挥老干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长远战略任务,它不仅要通过发展增加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保证社会公平公正,而且还要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各类社会矛盾。然而,由于当前我国信用体系尚不健全,经营者受自身利益驱动而以不良商品和服务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经常发生。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全面部署,和谐成为当今中国的最强音。企业是社会的细胞,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企业的和谐。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直接向社会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基地,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大学提出的新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9.
刘禹 《活力》2010,(16):47-47
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作为国家监督机关的人民检察院,其各项职能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密切相关。尤其是在贯彻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的构建取决于人与人之间和谐、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道德作为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和协调社会利益的公共准则,能够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发挥精神支撑的作用,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氛围。因此,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发挥道德的感化和示范作用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巨大勇气。加强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和谐社会建设的总路径,现阶段具体到实践工作中需将总路径予以细化,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全党、乃至全社会压倒一切的、至关全局的重要工作。为此,本文拟从经济学角度,谈谈审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责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笔者对福建省福州、厦门、泉州、漳州四地的农民工社会地位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中影响农民工社会地位实现的制度性因素的分析,以及提升农民工社会地位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提出突破制度性障碍,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企业作为社会的基本组织,在和谐社会建设和发展中,肩负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如何落实企业的社会责任,发挥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巨大作用?如何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来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对现代的企业来说,已经成为前进发展的必要命题。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的实质是以人为本,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履行政府职能的基本工具。财政政策作为调节社会分配关系、促进公正与公平的物质基础和重要工具,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调整财政改革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6.
王静 《乡镇企业科技》2009,(19):100-101
和谐社会的实质是以人为本,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履行政府职能的基本工具。财政政策作为调节社会分配关系、促进公正与公平的物质基础和重要工具,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调整财政改革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要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一个国家依法治国、政府依法行政、人民享有充分民主权利的社会。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即: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社会关系,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公共部门之间的制约关系。作为国家经济监督机关的审计部门,因其具有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职责,在调整这三个方面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中将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作为社会组织细胞的企业,自然也责无旁贷。企业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企业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基本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9.
李红 《审计文汇》2007,(5):35-3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切入点就是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构建和谐社会成为党理论的重大贡献.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到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