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自2005年联合国提出普惠金融这一概念之后,国内外围绕普惠金融发展的研究不断涌现。而互联网金融及其理论研究的普遍开展为深化对普惠金融发展的探索注入了新的激励性因素。本文将从互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互联网金融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运用互联网金融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建议等角度,对当前围绕互联网金融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2.
杨光 《征信》2015,(2):21-24
互联网金融让大众可以在信息相对对称中自由、平等地获取金融服务,逐步实现金融的普惠性。从互联网金融和普惠金融的基本特征和理念出发,分析互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找出互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的结合点,提出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普惠金融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银保监会对外发布的《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情况报告》强调了互联网在普惠金融领域的关键性作用,然而,作为我国经济发展重点地区的京津冀地区,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普惠金融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惠民力度不强,三地发展不平衡,运营平台违规现象频出的问题。本文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加强京津冀三地互联网普惠金融产品的宣传、建立互联网普惠金融产品创新的人才共享联动机制、三地互联网金融产品信息平台和监管机制,促进京津冀普惠金融发展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涌现为实现农村普惠金融提供了一种全新视角。本文在对重庆农村区域调研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对农村普惠金融的效用,剖析了以便民服务点、手持移动终端为代表的基于互联网思维和技术的传统金融实践内核,由此探索农村普惠金融实现的路径。总的来看,传统金融应继续深耕农村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应成为农村普惠金融生力军,二者合作互补的良性互动将助推实现农村普惠金融。  相似文献   

5.
普惠金融能够缓解金融排斥现象,但是传统金融的局限性无法解决我国普惠金融供需不平衡的状况,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成为发展我国普惠金融的新突破口。互联网金融助力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具有可行性,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利用互联网助力普惠金融应发挥大数据的风险控制作用、探索鼓励创新与防范风险的平衡点和提高人们对互联网金融的接受程度。  相似文献   

6.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普惠金融的发展,探索普惠金融互联网的实现路径对推动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新疆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新疆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的面板数据,通过回归分析了"传统路径"和"互联网路径"下普惠金融与互联网路径的显著相关性,提出推动新疆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将“发展普惠金融”列为党的纲领性文件。现阶段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难点在于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过高。互联网金融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交易成本、扩大覆盖范围、拓展金融服务边界等四个渠道,促进普惠金融的创新和发展。未来进一步做好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普惠金融,应该探索商业可持续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持续推进信贷技术创新以及做好系统性风险的防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在我国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互联网金融可以突破传统金融时空局限,将成为推进我国普惠金融的重要途径,但仍面临供给不平衡、传统心理因素、基础设施缺乏等障碍。互联网金融正通过多样的途径推进在农村地区的发展。本文将分析互联网金融助推农村普惠金融的途径与模式,提出使互联网金融助推普惠金融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的出现,颠覆了传统金融的理念,推动了普惠金融的迅速发展。农村普惠金融以服务广大低收入及贫困人口为目标,而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与金融相融合也为农村普惠金融带来发展机遇。因此,本文将探讨"互联网+"背景下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发展普惠金融已成为我国当前金融系统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而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为农村地区实现普惠金融提供了一种新途径。互联网金融依托自身优势,打破传统金融服务方式,对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将产生深刻影响。本文在对朔州农村普惠金融调研的基础上,实证地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现实意义与相关性,并提出适合现阶段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自2013年代表着金融供求内生力量的民间金融爆发以来,互联网金融模式应运而生、迅速崛起,将被传统金融所排斥的部分群体纳入服务范围内,与普惠金融呈现出高度契合、相互促进的趋势。本文通过梳理当前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状况,阐述互联网金融发展与普惠金融所具有的内在耦合性,并在次基础上分析互联网金融在普惠性所面临的挑战,在健全征信体系和加强行业监管等方面提出建议,使之更好地为普惠金融相融合。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金融是普惠金融的动力之一,也是实现普惠金融的最佳代表,它其改变了传统银行长期遵循"二八定律",借助全新渠道和技术优势,为处于传统金融服务边缘的长尾客户提供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不断践行普惠金融,成为现代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同时,互联网金融"鲶鱼效应"不断推动传统金融业竞相发力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助力普惠金融可谓恰逢其时。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难点在于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过高.互联网金融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交易成本、扩大覆盖范围、拓展金融服务边界等四个渠道,促进普惠金融的创新和发展.未来进一步做好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普惠金融,应该探索商业可持续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持续推进信贷技术创新以及做好系统性风险的防控.  相似文献   

14.
普惠金融同时具有共享性和商业可持续性双重特征,在传统金融体制下,制约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的主要瓶颈是商业可持续性。互联网金融具有普惠金融和微金融的属性,能够实现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向"弱势群体"或草根阶层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的目标。互联网金融有望为中国普惠金融创造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然而在鼓励和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同时也要对P2P等互联网金融业务加强监管,实现风险可控基础上的业务创新。  相似文献   

15.
发展普惠金融是我国金融改革和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然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其发展受限于多重不利因素。金融排斥导致其“普惠性”与“盈利性”目标相悖是普惠金融发展受限的内在原因;监管错位构成了阻碍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阻碍;共享性征信体系尚未完成是普惠金融发展不足的环境壁垒,寻求普惠金融创新发展路径迫在眉睫。而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以及金融技术的不断革新为我国普惠金融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因此本文基于上述两个视角研究我国普惠金融创新发展路径,从发挥政府引导与支持作用、引导互联网金融回归普惠之道、加大商业性金融机构普惠资源投入、依靠金融技术建设普惠金融发展服务机制四个角度探索我国普惠金融体系建设之道。  相似文献   

16.
普惠金融旨在使所有有金融需求的人平等的享受金融服务,通过对国内互联网环境下普惠金融的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发现,互联网能够有效解决交易成本、不对称信息以及区域限制性等问题。互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的创新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契合点,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普惠金融的健康发展。在普惠金融的发展过程中,应坚持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开放性、低成本性、以及广泛性等特点进行改进和创新,提高普惠金融的服务效率,以保障普惠金融的持续发展。在"互联网+"视野下,普惠金融的发展仍须不断进行征信体系、国家政策、投入互联网产业资金技术方面的完善,以实现其创新和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邱峰 《金融会计》2014,(10):42-46
互联网金融是普惠金融的动力之一,也是实现普惠金融的最佳代表,借助全新渠道和技术优势,为处于传统金融服务边缘的长尾客户提供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不断践行普惠金融,成为现代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同时,互联网金融"鲶鱼效应"不断推动传统金融业竞相发力普惠金融。  相似文献   

18.
发展普惠金融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随着金融科技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兴起,互联网金融成为普惠金融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根据目前青海省大通县普惠金融开展的情况和问题,提出借助互联网金融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思路及路径,实现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依托以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为代表的新金融业态模式创新作为切入点,形成"政府主导、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主动参与、全民普惠金融理念和风险意识培植"相契合的方式,来解决传统普惠金融实践过程中暴露的"短板"问题是我国发展普惠金融的必由之路。具体操作上,需要在政府主导普惠金融体系顶层设计的基础上,依靠法律法规体系和政策支持体系的建设及其内容的细化和可操作化为突破口,来营造普惠金融发展的良好金融生态环境;依托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等为代表的新金融业态发展带来的模式变革和创新,来激发金融机构自身比较优势的发挥,渠道的拓展和产品、服务等方式的创新,去主动对接普惠金融发展的机遇;通过对全民普惠金融理念和风险意识的培植,激发全员主动参与普惠金融实践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探讨了金融普惠及制约金融普惠的因素、金融普惠的实现途径;其次点评了信息通讯技术在农村金融创新中的应用及其对农村金融普惠的作用机制、国际经验;最后在简单介绍我国互联网金融创新模式的基础上,探讨了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类型及其对我国农村金融普惠的作用前景,并就目前互联网金融在农村金融普惠中面临的挑战和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