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大学生科研创新精神与价值引领培养中,坚持构建“团队、平台、项目、基地、导师”五位一体的科研育人体系,探索本科生“崇学为先”的科研精神培养路径,全面提升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为三全育人体系中的“科研育人”提供有价值的路径与方法,有利于拓展“立心铸魂”工程的路径与内容,有助于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人才支撑。在科研创新精神与价值引领培养实践工作中,主要从科研氛围营造、科研精神提炼,推动科研育人软环境的建设,推动科研文化和科研精神的宣传与影响,实现科研育人“潜移默化”和“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同时,完善科研管理制度,积极营造良好的科研育人氛围,激发科研育人的内生动力,形成广泛的科研育人合力。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家已着手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各高职院校也相继推出了校企对接、工学交替等各种人才培养模式。笔者学校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提出了“SQC”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即一项专长,两种素质和三个能力,把培养“专长突出,技能过硬,素质全面”的技术技能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3.
李智 《人力资源》2012,(3):26-29
企业战略性的人才培养可能有N种路径,虽然企业大学模式看上去很美,可许多拿来即用的企业并未因此而缓解“提升人才素质,改变人才结构”的当务之急。只有“紧紧围绕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与能力要求”的定位,才能破解企业大学培养困境,获得“你要一,我给二”效应。  相似文献   

4.
以高职物流专业为切入点,简要阐述“1+X”证书制度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指导意义,在分析当前“1+X”证书背景下物流领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探索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结合课程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提出“课证融通、校企合作、多元育人”的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方案,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3+2”中高职一体化与现代学徒制衔接结合,课堂学习与企业实操融合、学生与学徒角色合一,校、院、企三方联合协作,是推进深层次贯穿人才分段培养、以学生持续发展能力为中心、以职业面向和岗位路径为导向、以企业为实训基地、培养服务本土经济发展的一种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会计专业为例,从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多维角度对此模式探索研究,以期寻求校企、师生多方多维度共赢。  相似文献   

6.
赵巍伟  白洋  罗丹 《数据》2023,(1):113-114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难以符合“新工科”视野下行业对工程人才德育方面的客观需求,本文针对在传统思政教育中存在的综合素质培养不以为意、教育主体缺乏联动、协同育人模式不足完善、第二课堂作用不够显著、教学观念陈旧等问题进行探究,希望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打造育人共同体、开展具有专业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师资培训、加强双创教育等多个维度丰富工程德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建立更为系统和立体的工程德育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7.
《价值工程》2017,(12):254-255
陆台两校及台资企业"两校一企"合作育人,在教学资源共享的基础上跨校、跨境联合培养人才,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有助于服务地方经济,为社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技能人才。本文以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介绍了该校与台湾高校及台资企业三方在开展"两校一企、合作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总结了该培养模式的有关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8.
进入新时代,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了提高高职人才综合素质,国家在2019年起实施了“1+X”证书制度。“1+X”证书制度实现了和产业、科技发展的对接,能够使社会对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得到满足。“1+X”证书制度的实施有效提高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效率,提升专业教育服务产业经济的能力。为了满足经济社会新常态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对“1+X”证书制度下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进行研究,提高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素质,使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岗位需求相契合。对新专业目录下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内涵进行阐述,分析“1+X”证书制度对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人才培养的意义,全面探讨基于“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为大数据与会计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人才是企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第一推动力。国网公司在2013年的教育培训与人才培养工作总体思路中提出,坚持“抓两头(两头是指高端人才和一线技能人才)、促全员”的管理理念,加强三项建设,抓好企业干部队伍、管理技术人员、一线员工和县供电企业负责人及供电所长培训,全面提升企业队伍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文章针对企业在加强生产一线班组“骨干”力量培养前所必须认识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对如何培养生产一线班组“骨干”力量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素质模型是通过帮助企业找到高绩效的基因,从而定义企业成功的人才标准,在此基础之上来选拔优秀的人才,并通过查找人才队伍素质水平与人才标准之间的差距,来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和发展人才。素质模型可以应用到企业人才管理“选、用、育、留”的各个环节,使企业做到“选人有标准、用人有依据、育人有方向、留人有目标”,它的最终目的是帮助企业找到合适的人才来落实其战略目标。唐僧团队的战略目标是取经,因此其素质模型的应用始终围绕这一目标而展开。  相似文献   

11.
程浩然 《数据》2023,(2):230-231
“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化青年人才的培养有着深层次的逻辑关系,通过国际青年人才的培养,推动“一带一路”的发展。而“一带一路”倡议也为国际化青年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面对新形势,针对人才培养需要认清劣势、把握机会,突破困境,找准方向,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完善国际化青年人才的培养实施路径。本文即主要从国际化青年人才的基本内涵出发,归纳梳理了在当前国际化青年人才培养上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的具体提出了国际化青年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以期推动新时期“一带一路”视域下的国际化青年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2.
培养农业科技中介服务人才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乡村振兴的客观需要,“新农科建设”为涉农类高校开展相关人才培养提供了全新思路。通过分析“新农科”对农业科技服务中介人才的基本要求,发现当前人才培养过程存在着人才培养规模较小、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以及校地成果转化体系不完善等三方面矛盾,建议通过加强顶层设计修订传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学生为中心完善实践教学资源与实践教学体系、重构评价反馈机制探索高校农业科技服务人才培养新模式等路径,培养具备解决农业发展现实问题、勇于引领农业新业态新模式并具有“知农爱农”情怀的高素质农业科技中介服务人才。  相似文献   

13.
服务育人是高校育人的一种途径,对高等院校培养高质量技术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有效引导下,教师应该立足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进行育人方式调整,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育人目标。基于此,本文从“三全育人”视角出发,对高校服务育人的基本内涵、“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服务育人实践的重要性、“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服务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服务育人的实践路径,四个层面展开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
旅游业迫切需要大量复合型人才,但高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仍存在一些问题。韩山师范学院以培养“跨学科、重实践、强能力、国际化”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采取打破学科限制培养复合人才、培养过程中突出复合型和地域特色、实习基地建设与利用模式创新、构建毕业论文指导双导师制、综合素质培养实施路径创新等具体措施,在旅游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创新与实践,其中的经验仅供地方院校培养复合型人才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经济管理学中的质量与成本理论,对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高成本和中国企业人才应用高消费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设和谐、节约社会,应倡导“成功素质--最佳质量--合理成本”的高等教育人才可持续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我国旅游业正在进入“文旅融合”时代。“文融融合”时代的到来,对我国高校酒店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酒店管理本科应着力于创新型人才培养。在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按照创新型人才所应具的素质与能力的内涵与构成层次,科学地进行专业人才培养,将其培养成为推动中国酒店及旅游业发展的开拓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7.
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存在的误差,一直是困扰学生就业的难题,培养怎样的人才成为校企共同关注的问题和结合点。为更好地解决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人才需要之间的矛盾与偏差,培养出更多受社会、企业欢迎的人才,山东建筑大学策划发起了“筑基讲坛”活动,目前已经举办报告会两场,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高技能人才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企业“内生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在企业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企业“内生型”技能人才的内涵特点、培养现状和意义,提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为重要支撑,坚持产业升级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创新企业“内生型”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的多元路径。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一般由基础性素质、专业性素质和创新性素质三部分组成。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主要是政治理论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人文素质、专业性素质和创新素质。而长期以来,受传统培养模式“唯分数论”的“一考定终身”及以分数为唯一选拔标准的录取手段的驱使,教育只偏重于成绩或智力的培养,却忽视了德育和心理健康因素的培养。因此新世纪对人才的培养,要更加重视德育和心理健康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这必将成为本世纪人才培养教育的新模式。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高等学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反映了人才的质量,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等学校办学的根本目标,也是检验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根本标准。那么,大学生究竟应当具备怎样的综合素质,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些问题是事关高校人才培养方向和办学模式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企业如何培养后备人才,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值得深入探究。本文通过阐述定西市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后备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引入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定西市中医药产业后备人才匮乏、专业技能和素质不高,后备人才培养未成体系,“引、育、留”的体制机制未科学合理的构建等多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提升后备人才培养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