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国际上对倾销、反倾销与我们国内对低价倾销、反低价倾销的认定标准是完全不同的。国际反倾销与国内反低价倾销在执法的具体措施上有着很大的不同。二者在执法的具体么及雅程度上有较大差别。国际反倾销与国内反低价倾销的行政执法机关是不同的,二者保护的对象其侧重点是有所区别的。  相似文献   

2.
倾销与反倾销历来是国际贸易中的一对矛盾。西方国家为了争夺市场,打败竞争对手,总是利用种种手段,包括倾销手段来进行竞争。为了对付别国的倾销,从20世纪初开始,西方一些国家又通过国内立法对倾销加以限制。二战以后,一些国家更通过GATT这一国际性协定对倾销加以规范并予以限制。在关税税率不断降低的今天,利用反倾销这种被世界贸易组织认定和许可的合法手段来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的做法,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频繁使用,成为一些国家者新一轮贸易保护的有力工具。我国在开展对外贸易的过程中也多次受到反倾销起诉,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双边贸易的发展和我国产品在外国的销售。中国已成为国外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90年代以后,平均每年高达29起,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1999年竟高达37起。因此,我们必须对反倾销高度重视,本文将在分析中外国家在反倾销起诉中的焦点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企业及政府对反倾销起诉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王磊 《大经贸》2002,(2):72-74
倾销是不公平贸易行为,WT0允许进口国对有意低价倾销的进口产品,在造成本国同行业损害的情况下,征收反倾销税. 在WTO规则中,倾销的本义是同一企业某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该产品的正常价格.多年来中国企业出口到外国的产品,经常被指控倾销,但是实际上,国内企业是没有能力到国外市场倾销,每出口一个产品都要赢利.  相似文献   

4.
倾销发源于欧洲,有着较早的历史。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倾销作为一种不公平竞争行为,显示出了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反倾销措施产生的较晚,但很快发展成为国际性的反倾销制度,成为国家实施贸易救济的主要措施之一。从历史角度来研究倾销与反倾销的作用,可以看出国家利益在倾销与反倾销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国家利益始终是影响国际贸易政策性质的核心所在。倾销会继续存在于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之中,而反倾销则成了国家以维护经济与产业安全为借口的贸易保护策略,成为新的贸易壁垒。  相似文献   

5.
世界贸易组织的<反倾销协议>第2条明确界定了倾销的含义,倾销是指一项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其在正常贸易中出口国供其国内消费的同类产品的可比价格,即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另一国市场.  相似文献   

6.
李文伟 《财贸研究》2001,12(5):23-25
中国在遭受国外大肆反倾销的同时,国外一些国家也在对中国进行倾销,对此,中国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必要的反倾销举措。本文在对倾销基本含义考查的基础上,对近年来在中国进行倾销的现状加以描述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主要倾销行为的论述,分析了应当受到制裁的倾销行为,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倾销行为和合理范围内的倾销行为,论述了倾销涉及的价格歧视,提出反倾销措施是一种新的贸易保护措施的论点,并对反垄断法进行引入。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反倾销法可以被反垄断法所替代。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国际贸易中倾销和反倾销之间的矛盾也逐渐激化,这使得各国之间倾销与反倾销的斗争也日益激烈起来。倾销指的是国际贸易中的低价销售,这种低价格的销售行为造成了"价格歧视",打击了竞争对手,抢占了他国市场中同类商品销售的地位。反倾销指的是对他国的倾销行为采取抵制措施,一般情况下,都会对倾销国征收除进口税以外的附加税,也称"反倾销税",这样就使倾销国无法再廉价出售商品,从而达到了反倾销的目的。本文通过阐述倾销的种类以及反倾销的过程,针对国际贸易对我国实行的倾销与反倾销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为我国应对国外倾销与反倾销提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崔新生  谢湘生 《商业研究》2003,(15):136-138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面临的挑战将更为广泛、更为严峻,因为WTO中更多的成员会利用多边贸体系中的法律来起诉中国。因此,中国必须积极应对加入WTO带来的反倾销诉讼。通过对倾销、反倾销和反倾销应诉博弈模型分析,提出了倾销、反倾销应诉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0.
彭聪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5):250-251
反倾销是指进口国当局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对来自外国的倾销商品采取的倾销措施,以提高倾销商品在进口国内市场的售价或减少进口数量。加入WTO近10年,中国企业面对国外提起的反倾销诉讼仍然反击乏术,国内学者已有相关研究,但与实际情况仍有差距,将就此展开结合实际经验的研究。总结了近年来发生的反倾销的经典案例,剖析了中国企业在应诉中所存在的弊病。结合中国实际,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了中国应对反倾销诉讼的对策。注重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能较好的与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当今国际贸易中,倾销与反倾销的矛盾始终是相伴而生的。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朝阳产业和许多支柱性产业的倾销,使发展中国家丧失了大部分自身发展的潜能和国内市场。因此,我们必须对倾销与反倾销的关系问题重新作些客观的讨论,相应地划定出反倾销措施应使用范围,避免其立法目的上的缺陷可能造成的某些国家对它的滥用。文章从倾销与反倾销之间的矛盾分析反倾销法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国外厂商利用倾销的手段占领中国市场。反倾销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本文从国外对华倾销的现状入手,进而对国外频繁倾销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3.
美墨冬季蔬菜倾销之争引发的理论与实践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经济学理论定义中的“倾销”一词通常指产品以低于国内市场价格在国外销售,或以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出售给进口国家。目前倾销理论与实务涉及的大部分内容都属于制造业产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倾销理论在实践领域的不完善。美墨两国冬季蔬菜倾销与反倾销之争引起我们对倾销认定过程中的经济学与法律分析深层矛盾及其实践缺陷的理论思考;美国对墨西哥铃状椒倾销案的调查判断过程为我国应对国外产品倾销、出口产品直面国外倾销调查提供了新的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爆发,使各国采取对外倾销商品的办法来转嫁危机。中国作为一个落后的国家,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倾销的重点。为减少倾销给本国造成的经济损失,国民政府以《倾销货物税法》为核心,采取了反倾销的政策,虽然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总体来看并没有起到更大的作用,其历史教训值得汲取。  相似文献   

15.
企业会计如何应对国际反倾销新形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中国企业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倾销与反倾销的双重冲击与考验。如何应对国外倾销与反倾销,法学界、经贸界在研究时已经不约而同地把焦点指向了会计。从某种意义上说,反倾销就是“拼会计”的工作。鉴于此,国外很多大企业纷纷建立自己的反倾销会计信息平台、反倾销会计首席执行官等,而国内的企业绝大多数在此方面仍处于“不可知”状态,多数企业的会计,在应对国外反倾销调查方面可以说是束手无策,反倾销会计人才严重紧缺。  相似文献   

16.
启动反倾销会计:迎战倾销与反倾销的重要战略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中国企业正经受着倾销与反倾销的双重冲击与考验,我国迎战倾销与反倾销的瓶颈是缺少反倾销会计。启动反倾销会计是重要的应对战略,必须尽快建立中国的反倾销应诉会计,通过反倾销规避会计来预防国外反倾销调查的发生,同时也要大力开展中国的反倾销调查会计。反倾销会计是自由贸易条件下的一个公平竞争的会计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7.
贸易壁垒调查制度、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制度为四大贸易救济工具,贸易壁垒分为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但是由于关税壁垒的弱化,各个纷纷采取反倾销手段,中国遭到反倾销,主要来自美国、日本、印度、欧盟等国家,中国也相应的对外国采取了反倾销。那什么是反倾销呢?反倾销指对国外的商品在本土市场上倾销采取的抵制措施,来对本土市场进行保护。普遍的倾销手段是对国外的产品除了征收一般进口税外,在另行进行征收附加税等,因此外国商品无法廉价出售,此附加税便被称为"反倾销税"。普遍规定外国产品低于出厂价格便被认为商品倾销,相应的应立即启动反倾销措施,反倾销为贸易战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 ,反倾销对被倾销国的国民福利有利 ,因此 ,许多国家纷纷采用反倾销政策。但根据博弈论分析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 :反倾销对被倾销国的国民福利有害无益。而且 ,现实中是否应该反倾销 ,是一个博弈策略问题 ,需要视现实条件而定 ,不应该作简单的断言。通过反倾销的博弈论分析模型 ,理论上探讨了倾销与反倾销双方的实际最优博弈策略。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各国经济日益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然而,在整个世界经济良性运行的过程中,也充斥着一些滥用自由贸易的行为,倾销即为其中典型一例。所谓倾销,是指一国的商品在国外的销售价格低于其在国内市场的销售价格或低于其在某第三国市场的销售价格,是国际贸易中常用的一种不公平的竞争手段。虽然倾销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增进进口国消费的福利,促进进口国生产的竞争,但从长远来看,其危害十分严重;倾销将挤占进口国、出口国甚至第三国相关企业的市场份额,扰乱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有时低价倾销还以牺牲出口国消费的利益为代价。鉴于上述原因,世界各国及以推进贸易自由化为己任的GATT、WTO,纷纷通过法律手段明确反倾销的各种措施,反倾销法得以产生。所谓反倾销法,是指为了维护正常的国际经济贸易秩序而对出口贸易中的倾销行为进行限制和调整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0世纪初期,西方一些主要国家,如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等陆续制定,颁布了各自的反倾销法,但由于当时关税壁垒普遍存在,倾销对进出口国的消极影响受到严格限制。因此反倾销法的作用并不突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博弈论在经济决策中的广泛应用为我们提供了关于个人和群体行为新的分析框架。本文基于博弈论的有关原理对WTO环境下各国的倾销与反倾销政策进行了分析。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发展迅速,然而一些国家运用反倾销政策对我国出口产品进行制裁,使我国市场频频遭遇国外倾销。为遏制国外企业对我国市场的进一步倾销,企业彼此间应加强商业联系,建起反倾销联盟。政府也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反倾销机制。如果我们能够熟悉反倾销博弈规则,正确选择贸易策略,那么在贸易利益博弈中我们也可能成为受益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