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究日元国际化衰退对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大有裨益,遵循重要性逻辑思维,本文构建了日元国际化指数(JPYII),详细解析了日元衰退。日元衰退成因众多,其中美元霸权与经济停滞是两大核心影响因素。具体而言,1971—1991年,日本经济增长和日元升值共使JPYII提升了6.65个百分点;1992—2015年,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美元霸权一定程度上使日本经济陷入停滞并促使日元汇率剧烈波动,由此将JPYII拉低了1.69个百分点,日元国际化陷入衰退困境。日元衰退原因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现实意义:降低对美元的货币依赖,构建良好的亚洲货币关系,使人民币汇率波动与中国经济增长相统一。  相似文献   

2.
日元国际化之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经济大国本币的国际化进程 ,可作为中国人民币国际化路径选择的参照系 ,日元是其中一例。在日元国际化进程中 ,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 ,尤其是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 ,日本经济的平稳发展越发强烈地依赖区域经济的稳定 ,因此 ,日元国际化 ,是降低日本对外经济特别是对亚洲经济中汇率风险和金融风险的有效途径。通过完善日本国内金融市场 ,提升日本金融业在亚洲区域内的比较优势 ,成为日元国际化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3.
汇率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本文以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为背景分析了汇率和外国直接投资 (FDI)之间的关系。通过使用从 1 981年到 2 0 0 0年日本在中国 9个制造业部门的直接投资的数据 ,研究发现 ,日元对人民币的双边真实汇率和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具体地说 ,日元的升值显著地刺激了日本对外投资的流量 ,而日元贬值则导致了日本FDI外流的减少。由于人民币的大幅贬值可归因于 90年代初中国刻意采取的人民币贬值并盯住美元的策略 ,中国的汇率机制在加强中国吸引日本FDI的竞争力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元升值与日本对外贸易的关系表明:从短期看日元剧烈升值对日本对外贸易造成一定的冲击,但日本政府和企业采取相应措施缓解了日元升值对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即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科技创新、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等措施来化解矛盾;从长期看日元升值并没有给日本对外贸易的增长造成实质性影响。研究日元升值与日本对外贸易间的关系,对同样面临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天下事     
《发展》2012,(8):57
人民币与日元交易开局良好有利于亚洲金融合作自今年7月起,日本多家金融机构纷纷推出人民币与日元直接交易的新服务。人民币与日元自6月1日在东京和上海同时启动直接交易以来,两地交易活跃。据推测,东京市场每天平均交易额在100亿日元(约合8亿元人民币)以上,上海市场则维持在350亿~500亿日元,远远多于实际贸易需求的买卖额。从市场实际运行以及业内人士的分析来看,人民币与日元直接交易的运转令人满意。人民币和日元等亚洲货币在贸易中得到更多  相似文献   

6.
全球     
《中国西部》2014,(30):18-18
<正>Japanese日本7月贸易逆差9640亿日元逆差已延续25个月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财务省20日发布的7月贸易统计初值显示,因为日本从欧盟进口发动机和肉类出现大幅增长,对欧盟的贸易逆差为495亿日元,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为3216亿日元。日本7月份贸易逆差为9640亿日元(约合575亿元人民币)。这是日本连续25个月出现贸易逆差。  相似文献   

7.
日本     
《上海经济》2012,(5):72
日2011年贸易赤字创新高日本财务省4月19日公布数据显示,2011年度日本贸易赤字为4.4兆日元(约合人民币3520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对中国贸易赤字为2.3兆日元。受东日本大地震、泰国洪水、日元升值、电力不足以及世界经济减速等多重原因  相似文献   

8.
伊藤忠联合泰国正大集团1.2万亿日元注资中信股份1月20日,伊藤忠商事公司联合泰国正大集团,向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股份",00267.HK)注资1.2万亿日元(约合644亿元人民币)一事,引爆了日本舆论。伊藤忠负责其中的一半投资,约6000亿日元(约合322亿元人民币)。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全年,日本所有公司对华投资总额为5040亿日元。而伊藤忠一家公司的投资,在2015年开年第一个月就超过了去年全年日本所有公司对华投资总额。  相似文献   

9.
《发展》2012,(8):57-57
自今年7月起,日本多家金融机构纷纷推出人民币与日元直接交易的新服务。人民币与日元自6月1日在东京和上海同时启动直接交易以来,两地交易活跃。据推测,东京市场每天平均交易额在100亿日元(约合8亿元人民币)以上,上海市场则维持在350亿~500亿日元,远远多于实际贸易需求的买卖额。  相似文献   

10.
关于日元国际地位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早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便开始了其日元的国际化进程.但是经过30多年的努力,日元却旱早地退出了国际货币的第一阵容.实证结果表明,在日元的国际化进程中,日元国际地位的变化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日本的对外贸易规模、对外贸易结构、日元的稳定性、美元的粘滞作用以及日本国内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等,但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日本本国国内的经济和金融基础.在当今美元霸权主导的国际货币格局下,日本在其国内经济和金融基础尚不够坚实的条件下,企图依靠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张来直接实现日元国际化的下场注定是可悲的.分析日元国际地位的影响因素对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该文运用VAR模型,对日本1976—2013年的外汇储备规模与日元国际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日元国际化进程正式启动后,日本规模过大的外汇储备对日元国际化进程造成了抑制。该研究结果不仅可以较好地解释日元国际化程度较低的现象,也为中国政府如何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有效管理中国巨额的外汇储备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从日元升值透析当前我国人民币升值及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73年日本正式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以来,日元便开始踏上了升值之旅,尤其是在1985年"广场协议"签定后,日元急剧升值.自1985到1996的10年间,从1美元兑换250日元升至1美元兑换87日元,升值近3倍.在1995年时曾一度达到1美元兑换79.75日元,平均每年上升5.2%.为此,对日本经济造成了多方面的严重冲击.当前,美元仍然处于下降通道、长期低位运行的趋势近期难以改变,加之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宏观经济企稳好转,中国可能再度成为热钱逐利的战场.可见,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势必逐渐增大.因此,在充分借鉴日本应对日元升值的经验教训基础上.迫切需要提出我国应对人民币升值对经济冲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日本《日本经济新闻》6月6日】中国的人民币升值问题已经成为左右国际经济走向的焦点问题。50年代,外国虽然也曾要求日元升值,但是日本出于对就业和出口产业的考虑,推迟了日元升值的时间。如果基于日本当时的经验推论,中国的货币调整有可能要花费一定时间,分阶段进行。  相似文献   

14.
作为具有价值尺度、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流通手段等职能的货币,其国际化程度的高低会影响到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催生的日元国际化,其波浪式前进引人深思;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面临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日元国际化的缘由、发展、效果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启示深刻。  相似文献   

15.
世界     
1008.6281万亿日元日本政府成为全球负债冠军日本财务省8月9日发布数据,政府债务余额在6月底突破1000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0万亿元)大关,达到1008.6281万亿日元,相当于日本国民人均792万日元。日本以247%的负债率成为全球负债冠军,甩开第二名希腊近100个百分点。据日本《读卖新闻》8月10日报道,日本已陷入"千兆陷阱"。而247%可能还不是日本的债务高峰。单单今年,财政赤字就可能约为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10%。  相似文献   

16.
日元升值对日本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国的汇率变化将对该国的进出口贸易产生重大影响。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日元经历了3次大幅升值。通过分析日本对外贸易和汇率变动的历史统计数据,发现第三次日元升值对日本进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更为明显。这同日本企业所采取的产业升级、技术革新等对策有很大关系。其对我国政府和企业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影响具有很强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广场协议、日本长期经济萧条与人民币升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一段时期以来,人民币是否应升值成为一大热点问题,在争论中人们常常提到一则历史事件——1985年日本与西方四国签定的“广场协议”,认为因“广场协议”而导致的日元升值是后来日本经济长期萧条的主要原因,并以此为前车之鉴,主张目前人民币不应升值。本文旨在厘清“广场协议”、日本经济萧条、人民币是否应升值三个问题之间的关系。首先,通过探讨广场协议签定的背景得出日元升值的必然性,进而探讨广场协议与日本经济长期萧条的关系。本文认为,导致日本经济长期萧条的主要原因并非广场协议所带来的日元升值,而是日本政府不当的经济政策。因此,单就人民币是否应升值的问题,无论从前提条件,还是从后果、影响来说,“广场协议”这一历史事件都没有直接的参考意义。本文认为人民币目前没有升值的必要,依据的是中国自己目前国内外的经济形势。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日本1985到2004年的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评估日元汇率的波动对日本物价指数的影响。研究发现汇率对进口物品和出口物品价格有显著的影响,汇率的异常波动制约了日本经济的发展。思考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应以日本为鉴。  相似文献   

19.
物价·"100日元均一"市场随着日币的升值,近年来日本的日常生活品物价一直是世界最高的。我们上海人非常喜欢吃的青菜在那儿138日元只能买两小棵,如果按100日元换10元人民币的比价来算的话,两棵青菜要13.8元人民币。吃顿饭起码要花上千日元。我们在那儿不轻易吃青菜,倒是常吃萝卜,因为它一个起码二三斤,又大又甜,一般只要100多日元即可。现在我把日本横滨石线子超市中1995年4月15日的蔬菜食品价目表抄录于下,有兴趣的不妨一看。  相似文献   

20.
1月20日,伊藤忠商事公司联合泰国正大集团,向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股份”,00267. H K )注资1.2万亿日元(约合644亿元人民币)一事,引爆了日本舆论。伊藤忠负责其中的一半投资,约6000亿日元(约合322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