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刘武俊 《发展》2004,(3):26-26
在中央组织部2004年将推出的6项人事制度改革措施中,对党政领导干部辞职"下海"问题提出了规范性意见.现实表明,辞官下海已经成为贪官洗钱的新渠道和权力期权投资的新形态,这种别有用心的"权力期权"现象值得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西部大开发》2011,(10):24-25
"合法输出的中国产品"包括哪些?这个问题的答案显然有很多种,也许是丝绸、也许是茶叶,但有一种答案,足以令天下华人脸上无光——近年来,一些外媒把这个称谓按在了中国外逃贪官的身上,讽刺之意,不言自明。这或许从一个侧面证明了,目前外逃贪官现象之严重。近年来,我国贪腐官员外逃现象时有发生,据统计,2002  相似文献   

3.
"捞了就跑,跑了就了"--中国外逃贪官的敛财哲学; "誓将去汝,适彼乐土"--中国外逃贪官的奢靡生态; "上帝要让你灭亡,就先让你疯狂"--中国外逃贪官的末日报告;  相似文献   

4.
关于公务员的廉洁问题,是依靠高薪"养廉"还是依靠法制"治廉",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其实,对于杜绝官吏的贪污腐化问题,自古以来就是吏治上的一大难题,而且也在养廉与治廉上进行过一些有益的探索。古人大多以"养廉"为本,认为贪官要贪的是钱财,"药方"自然该开在俸禄上。等到发现仅仅增加俸禄仍不足以养廉时,才急于在治廉上想办法,并没有真正把以法治廉作为治本之策。据史料记载,公元5世纪,中国北魏就曾有过"以酬廉吏"的尝试,明代也提出过"量增官俸"的政策。目的都是要"养廉",通过"养"促使官吏能够奉公守法。  相似文献   

5.
拿许多兽、鸟、虫、鱼的伪装来说,它们竟能如魔术般地变幻颜色而达到适者生存的目的。而人更是善于伪装,特别是贪官,更是精于包装,巧于伪装,往往是看似老实巴交,实则贪婪成性。民间有一说"十个贪官九个色,十个贪官九个装",这不,如今又有一些新装束随行就市,"干女儿"现象就成了时下一些贪官的一种新款伪装。  相似文献   

6.
"新东北现象"是相对于上世纪90年代初东北工业出现的"东北现象"而言的.面对国际农产品竞争,东北玉米、大豆等农产品近来大量积压,逐步丢掉了市场份额,经济界人士称之为"新东北现象"."新东北现象"是我国农业结构、管理体制和农产品质量等领域各种矛盾的集中体现.为从根本上改变"新东北现象",必须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实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深入推广农业科技,加快农业信息化,成立专业合作组织.  相似文献   

7.
看到一则报道:开学日,记者采访的一名广州一年级新生在谈到自己的理想时,非常认真地说:"想做官。"记者问她"想做什么官?",这位小学生说:"贪官!因为贪官有好多东西。"孩子有理想没什么不对的。理想本来是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可是,  相似文献   

8.
一周人物     
"有的小孩在被问及长大后的理想时,竟表示‘想当贪官’,因为贪官挣钱多,这是现实的也是可怕的。"——全国政协常委、卫生部原部长张文康表示,目前,学术造假、公务员腐败、奢靡之风流行均现思想道德建设的短板。  相似文献   

9.
驳"高薪养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反腐败工作是我们党和政府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在反腐败这项工作中也查处了一批又一批的腐败官员,这表明了我们党惩治腐败的决心,同时也增强了我们反腐败斗争的信心.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但是,在近年来,大案要案是越查越多,贪官是一个比一个大,金额是一个比一个惊人.……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周刊》2012,(22):24-27
防逃追逃工作面临的形势有多严峻?截至"五年反腐败规划"收官的2012年,还有多少贪官潜逃国外,卷走的贪腐资产数额有多少?官方没有准确数据发布,但近年来被曝光的腐败分子外逃或将资产转移境外的典型个案却不胜枚举。多少贪官逍遥境外?去年,中国人民银行一份关于"腐败资产外逃"的研究报告曾引起不小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知识分子中"过劳死"的现象频频出现,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过劳死"现象的产生既有社会原因,也有个人原因.预防"过劳死"现象应由社会、企业、个人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2.
春林  泉洲 《改革与战略》2005,(1):i008-i010
被新闻界教育界誉为"田东现象"的田东中学多次被各级各类传媒报道,很多人把"田东现象"看作一个谜。任何事物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探寻"田东现象"的谜底,记者专程拜访了田东中学唐时行校长,了解到了"田东现象"台前幕后的艰辛和  相似文献   

13.
语言借用是语言接触的必然结果,是语言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洋泾浜"现象是语言借用的极端产物.中国"洋泾浜"现象不仅有旧上海洋泾浜英语、伪满洲洋泾浜协和语,还有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洋化港语.洋化港语比上海洋泾浜语、伪满洲协和语使用的时间更长,涉及的范围更广,对当代国人的冲击也更强.我们把当代的洋化港语称为"新洋泾浜"现象.它与粤语的逐渐"洋化",以及"洋化"趋势逐渐北上深入内地的语言现象有较大的关联.  相似文献   

14.
"民工荒"预警劳动力供给瓶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近期媒体报道,2004年春季以来,不但福建、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甚至江西、湖南等一些内陆地区也出现了招不到农民工的"民工荒"现象,成为媒体炒作的一个热点。关于这一现象的成因,众说纷纭,笔者也试图做一些分析。一、现象分析1."民工荒"是客观存在而非炒作。"民工荒"反映的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供不应求的问题。此次"民工荒"主要发生在"珠三角"、"长三角"、"闽三角"地区以出口导向型、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城市,如东莞、深圳、泉州、无锡、嘉兴等,仅  相似文献   

15.
"母语文化失语"现象指的是我国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无法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内容的现象。很多人认为这种现象是"英语热"导致的,文章认为有必要重新认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梁胜 《特区展望》2002,(10):34-35,33
随着我国反腐败力度的加大,一些贪官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在惶惶不可终日之中,于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他们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措施,携带大量资本逃往国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4000多名贪污贿赂嫌疑人携公款50多亿元在逃。近期以来,每年惊动高检外事部门的职务犯罪出逃案为20———30件,引渡回国者为5名左右。上世纪80年代以来,逃住海外越来越成为中国贪官逃避惩罚的首选,特别是近年来出逃的人数、级别、手段都在不断上升。贪官外逃,已成为当前经济犯罪和腐政现象的新动向。贪官外逃“有奶便是娘”中国有句俗话叫…  相似文献   

17.
又要过大年了,农历癸未羊年正在向我们招手!虽然廉洁奉公过春节的呼声一年比一年强烈,但年关送礼依然是一股挡不住的潮水,大大小小的贪官此时自有一番表现。贪官过年各具心态当权的贪官盼过年,特别喜欢过年的非贪官莫属。中国民用航空江苏管理局原局长崔学宏就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最盼望的是多过几次年,我有个春节情结。过年除了收红包之外,还收了许多名烟名酒,抽不完、喝不完,就拿到民航开办的餐厅、饭店去卖。仅此一项,一个春节下来,就能收入10万元。"《南方周末》曾刊登了《一个书记的账单》,披露江苏省江阴市山观镇原镇委  相似文献   

18.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前不久发布的报告显示,过去职务犯罪常见的"59岁现象"正逐渐被"35岁现象"所替代,35岁以下干部群体已经成为职务犯罪的高发群体.而且,这一群体犯罪的涉案金额普遍较大,赃款多用于赌博.  相似文献   

19.
牧惠 《江苏经济》2003,(8):78-78
有一篇章名为《贪官“十怕”》,列举出“贪官怕纪委”、“贪官怕清官”、“贪官怕记”、“贪官怕小偷”、“贪官怕贪官”、“贪官怕下属”、“贪官怕情妇”、“贪官怕老婆”、“贪官怕司机”、“贪官怕无赖”这“十怕”。这“十怕”确实存在,人们不难举出例子证明。但是细细一想,这“十怕”当中相当一部分(特别是属正气部分),既有可怕一面,也有不足怕成分。所谓贪官“怕正气又怕邪气,成天胆颤心惊”,“难怪有一篇章说贪官都是‘短命’的”云云,似嫌太天真了一点。  相似文献   

20.
高校毕业班"空巢"现象分析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的扩招带来了就业压力的增大,随之正常的课堂教学也受到了影响,本科毕业班的"空巢"现象日益严重.本文在分析了"空巢"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后.从学校、学生和用人单位等几方面提出了解决的对策,以期高校能加强管理工作,减少此类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