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宁 《改革与战略》2003,(12):14-17
"赛博空间",又叫"计算机空间"或"网络空间",是加拿大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斯于(Willian Gibson)1984年出版的小说<精神漫游者>中首先使用的,用于讲述人类将游离体外的意识注入地球计算机的"矩阵"中,然后随心所欲地东游西荡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2.
网络为教育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同时也极大地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和人际交往方式.然而,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既有其积极的一面,同时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如网络道德丧失、青少年网络犯罪等等.因此,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网习惯,开展网络养成教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赛博空间的“祛魅”方式与后现代主义的知识态度、赛博空间消解中心话语的模式与后现代主义的边缘化立场、赛博空间下的从膜拜价值到展示价值与后现代文化话语之间都有着某种同构和继承的关系,该文通过这几个方面来探讨赛博空间的后现代文化情结。  相似文献   

4.
赛博空间的不断发展,已成为侵害网络隐私权的天然屏障。侵害网络隐私权行为日趋猖獗,人们的网络隐私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保护网络隐私权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陶宇 《环球财经》2013,(2):22-24
赛博权,是指在计算机与通信网络技术之下,所形成的无线传导与无线传输空间的掌握权。他不仅关系到在军事网络、民用网络通信机制和武器传输打击,军事民用信息化安全性问题,还影响着国家整体的战略结构  相似文献   

6.
良好的人际交往是现代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社会化和基本需要的表现形式。网络人际交往凭借独特特点,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很大影响,在其交往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本文立足网络时代,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变化着手,结合当前大学生交往的"失落"现象,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来规范当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相似文献   

7.
环境心理学中个人空间,包含了领域、空间和交流等因素,在社会人际交往中产生个人空间距离效应。个人因素、文化背景因素、环境因素等直接影响"个人空间"的性质,产生拥挤、被迫共享等特殊情况。维护自身和个人空间对人的社会生活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作为网络流行语的"套路",映射了当前社会的一系列普遍现象和社会问题,"套路"的产生和存在有其客观合理性,其具有普遍性、多层次性、感情色彩性和模式化的教条主义性."套路"的存在既与我们所处的社会阶段有关,也体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套路"终将在批判中发展为规范性的"类制度",其生存空间将会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9.
论赛博场     
<正>赛博场(Cyber Field)表示包含时空场域的超级域场,通过域场中每点赋予一个赛博量来描述。赛博量由包括旋度、梯度、散度和黏度的标量、向量和张量组成。如果赛博量是标量,那么赛博场时空域中每点都对应着一个确定数值,则此场称为赛博标量场(Cyber Scalar Field)。如果赛博量是矢量,那么赛博场时空域中每点都存在着其大小和方向,则此场称为赛博矢量场(Cyber Vector Field)。如果赛博量是张量,那么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诞生之初的作用是一个互联互通的通信工具。当时的主要管理工作都是基于安全目的,保证信息的"可用性、完整性、保密性"即可。经过20多年发展,互联网的作用、身份、地位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现实社会密不可分,成为一个虚拟社会。而在管理互联网的理念、手段、工具等方面没有大的突破,还局限在信息安全范围内,言必谈"安全"。既然是"社会",就必然有社会学的属性、需要用社会学的体系、手段、机制,才能管理好"社会",解决社会学问题。事实也证明,用非社会学的手段来解决社会问题,是无解的。  相似文献   

11.
网络是一柄"双刃剑",网络非道德化倾向成为滋生网络违法犯罪的温床,网络暴力、色情的泛滥已经成为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全球性公害,阻碍人的健康发展.网络环境是社会和谐系统的有机构成,网络犯罪是社会和谐的大敌,净化网络环境,维护网络安全,既要靠完善的法律规章、道德规范,坚持"依法治网"与"以德治网"并举,更要充分利用不断发展的先进技术等手段,促进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2.
"云"技术(cloud technique)这个概念一经推出,尤其是其中广阔稳固的市场空间、丰厚持续的商机利润和成熟可靠的网络技术,立即得到了众多IT厂商的积极响应与密切关注,并相继在近年研发和推广出相关网络服务型"云产品",如云安全、云搜索、云计算和云存储等.  相似文献   

13.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干部与群众拉家常,交流只是手段,目的还在改进工作、实现善治。沟通如同呼吸,在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拉家常,是人们交流感情、互通信息的一种有效方法。干群之间"拉家常",相比一般的人际交往,有着更加深刻的现实意义。它是加强干群关系的摆渡船、促进干群相互理解的催化剂,平淡普通的话  相似文献   

14.
王志章  兰剑 《科学决策》2009,(12):24-32
大学生情感贫困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精神危机”。步入21世纪以来,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情感贫困现象逐渐凸显。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发展,在计算机网络的虚拟现实里,即赛博空间(Cyberspace)的影响下,大学生情感贫困呈现了一些新现象。本文通过分析赛博空间视域下当代中国大学生情感贫困的主要形态和成因,提出了破解当代中国大学生情感贫困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使他们出现思想意识多元化、道德人格缺失、人际交往冷漠、非理性消费等现象.因此,必须要正确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文化、加强网络监管、组织学生积极投入社会实践,加强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从而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许多贫困生因经济贫困引发了种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形成"心理贫困",这对大学生的学习交往、人生道路的选择和事业的发展必将产生负面影响.应从物质解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心理咨询、加强人格教育、加强人际交往教育等方面着手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分析"语言"和"言语"在汉语教学层面上的关系,重构预科汉语课堂教学知识人、文化人、社会人的"三维目标",充分利用预科汉语课堂教学的话语空间、互动空间和发展空间,有助于抓住语言习得的"实践性"本质,进而提高预科汉语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成为了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而涉税网络舆情对税收事业发展的影响力也日益彰显。涉税网络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通过网络围绕税  相似文献   

19.
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网络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社会各个领域.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单向教育模式导致教育有效性降低,网络虚拟化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和行为方式产生深刻影响,西方网络思想文化的侵蚀扭曲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此,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建立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加强高校干部队伍网络素质培养;加强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20.
彭静 《西部大开发》2010,(2):207-208
互联网正是作为一种虚拟的活动空间及人际交往的场所,以其方便快捷的技术特征和虚拟的特性,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网络交往更是以一种全新的交往方式跃然成型。本文分析了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建议从社会、学校、家庭、大学生自身等多方面积极着手,试图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网络交往环境,形成全社会的支持系统,减少虚拟网络带来的人际破坏,真正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