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NO.1西藏1300余年的藏传佛教绘画史,在中国美术史和世界美术只上独树一帜。经过无数代大师集体智慧的积淀,凝聚成的精炼成熟的形式系统,将观察外部世界的能量引向内在世界的察觉,集体描绘佛法殊胜之境,最终达到了令后世仰望的高度,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独具特色的美术史体系。“在法国的集美博物馆亚洲艺术品中,唯西藏的‘唐卡’不用标签一望便知;在中国美术史上,唯西藏绘画可成另一脉美术史系。”于小冬在《藏传佛教绘画史——藏族绘画风格史研究》的辑封里,书写了这样的断语。  相似文献   

2.
  小蓓  张鹰图 《西藏旅游》2012,(7):118-121
世界上的各个民族,无不经历过刀耕火种的时代。那个时候的人需要用刀砍掉树木,焚烧大片荒原,然后种植农作物。在森林繁茂的地区,刀还是开荒劈路的工具,他们用刀劈斩荆棘,砍杀猛兽。西藏的游牧民族主食为肉食,也需要随身佩戴刀具,方能大口吃肉。刀在这些最原始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刀的传承,造就了一种野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3.
昌者攻略     
《西藏旅游》2007,(3):53-63
盐井天主教堂位于上盐井村,由法国传教士邓得亮神父创建于1855年,是西藏境内唯一保存的天主教堂.当时,西藏政教合一,决不允许其他教派进入,传说邓得亮神父用一牛皮地、一牛角水智取了教堂的地皮和水源.  相似文献   

4.
西藏旅游杂志网(网址:HTTP://www.tibetour.net/)开通已一年多了,它已成为一切热爱《西藏旅游》的读都们,与我们联系及沟通的另一个平台。关于西藏;于关《西藏旅游》;关于西藏旅游杂志网,这是我们耕耘的园地,也是我们彼此共同的话题。我们的留言簿虽然很小,但我们用它来留下属于自己的声音。  相似文献   

5.
梁玖 《西藏旅游》2007,(3):104-109
"哦之啦,茶玛宁杰布堵!" 这是一句藏语,它的意思是:我的天啦,这里太美丽了!用这句话来描述西藏实在是太合适不过了.你会发现,不论在西藏哪里这句话都可以用得上.西藏的美不仅可以悦目,更可以润心.  相似文献   

6.
西藏的美从来是不和别人商量的,甚至缺少一丝沟通,这种在不经意之间透射出的美往往让游客为之震撼。在西藏的那次旅行,最让我感怀的一段旅程就是在经历了墨脱的生死考验之后,邂逅了天堂桃源——然乌湖,以及在然乌旁边的那个鲜为人知的小村庄——然那村。  相似文献   

7.
《西藏旅游》2012,(4):8-9
那些年,我们一起在西藏的日子。有人梦想开一家客栈。然后努力去实现:有人两次进西藏,一次骑行,一次徒步;有人在西藏写作,喝酒,安于做自己;有人在西藏拍最美的片子,用镜头捕捉最美的记忆。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西藏的模样。那些在西藏待过的日子,仅属于自己,存于微博中。  相似文献   

8.
阿七 《西藏旅游》2007,(2):88-91
望着眼前这个仿佛患有吸毒后遗症,比猴子还瘦的广东男人,谁也不会认为他就是那个骑着单车环游了大半个西藏的阿达.可是在他周围的朋友当中,几乎很少人拿瘦来调侃他,时间接触长了,都能感受到那纤瘦的身体里蕴藏的巨大能量.更可恶的是,这厮还有一双让女人都艳羡的水灵水灵的大眼睛.  相似文献   

9.
经过本刊对搜狐网提供的“西藏十个关键词”的编辑整理,我们在此基础上推选出西藏的十个代表符号。现在就让我们从这简单的汉字符号进入,透过这些名词后面的那些人与事,去重新发现—个后现代社会中“能指”与“所指”统一的西藏符号。因为.面对西藏、“有历史的通道,我们就不会飘浮;有时代的气息,则知道你站在那里了!”  相似文献   

10.
2014年10月11日,甘肃省张掖公路管理局举办了“学典型、话传统、强道德、争先进”典型事迹视频报告会.会上,72岁的曹廷言老师傅操着地道的张掖方言,讲述的那些养路往事深深吸引了我.当时我就想一定要找机会再深入了解他的故事. 深秋的一个午后,我与曹师傅再次见面了.一见面,曹师傅就点燃了一支烟,开始讲述属于他、属于那个时代的老一辈养路工无法忘怀的悠悠往事.仿佛时光流转,一名养路老前辈默默奉献的一生、光芒四射的一生在我面前像电影一样慢慢播放,一个已经远去却又无比亲切的时代在我眼前渐渐浮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