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重视道德素质教育,是现代管理的重要特征,只有具备现代健康的道德心理素质,才能具备对企业忠实、忠诚的道德基础。如何将道德素质教育贯彻、渗透到现代管理中,形成巨大的工作动力,是管理应该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对高职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教育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文章调查了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道德水平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在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必须根据学生发展规律,探索高职院校学生道德素质建设分层次、分阶段进行培养的教育管理模式,加强对德育资源、德育过程的合理配置与监控,强化道德教育的服务功能,拓宽道德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3.
以德治国是我国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以德育人是以德治国的基础工程,以德治教育是育人的关键。因此,教师道德素质的提高,道德建设的构建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必须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德育的基础地位,加强教师道德素质教育,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加强教育量化目标管理,稳定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4.
“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道德修养”课作为一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课程,旨在对大学生开展“三观”、“三义”教育,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引导学生认清时代要求与历史责任,明确社会主义大学的培养目标,端正学习目的和态度,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健全人格,促进大学生全面而健康发展。这门课程的性质就决定了“思想道德修养”课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教育性、科学性、实践性和针对性特征。其教学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社会会主义大学能否实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目标。因此,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教育效果,增强课程的实效性就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道德回归就是以教育手段重塑信仰,在全社会普遍关注信仰缺失问题的背景下,加强对公安教育对象的职业道德教育,积极探索公安教育职业化过程中道德素质和职业精神培养的方法和途径,对凝炼公安工作的灵魂、实现公安教育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官德建设是关系到国家道德建设成败的关键。由于官德是社会的主体道德,是统治集团所倡导的道德模式,能对全体公民的道德建设起到示范作用。官德不治.是不可能施行出“德”政的,反腐倡廉就必然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在反廊倡廉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把官德建设纳入政权建设和执政党建设之中,切实提高为官者的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道德缺失事件却时常发生,刺痛了人们的心。本文通过分析当下社会存在的道德缺失现象,从法律、社会、家庭、民众自身教育四方面提出对策,旨在提高国民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人们具有较高的道德素质,市场经济的竞争需要坚持集体主义、公正平等和诚实守信的道德原则,市场的商品交换需要“互利”的道德规范。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确立市场经济的道德建设原则,加强市场经济中的道德教育,还要重视奖惩机制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心灵美是人的美的核心。心灵美主要表现在道德情操美上。道德情操美不美,是关系到税务干部素质高不高的问题。税务干部肩负着“为国敛财”的重任,更应大力提高道德素质的品位、进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建构税务干部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因此培养税务干部的道德情操美就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情操美主要包括人格美和人情美。  相似文献   

10.
当前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呈现出务实性、时代性、复杂多元性等特征;大学生在道德理想、道德认识、道德行为等方面存在缺陷。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要强化理论武装、观念引导;要注意结合时代特点、摒弃错误观念;要强调做人为根、敬业为本;要注意氛围感染、小节规范。  相似文献   

11.
高职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他们的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人才的质量优劣。为此,我们要始终把育人目标作为立院之本,形成“以人为本、互动育德、提升素质”的德育模式,真正使高职大学生的道德品质不断得到提升。一、师生互动,夯实德育工作基础高职院校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学院则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做到施教与受教互动,各尽各的道德义务,才可能有教育的互动。作为教师则应首先做到“乐业勤业、热爱学生、以身立教、以德育人。”要求班主任都成为学生纪律上的“严父”、生活上的“慈母”、感情上的“挚友”,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进步。在立足常规管理的基础上,特别要提倡班主任思想教育方法创新。二、学生互动,营造德育工作氛围大学生道德素质提升的过程,是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在德育活动中,要充分发挥院团委会、学生会干部在道德教育中的榜样和引导作用。如针对部分大学生迷恋上网的情形,校团委会、学生会干部可在院计算机老师指导下,建立校园健康网站,开展学习咨询、网上交流,并开展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与探讨,动员迷恋网吧、无心学习的同学积极参与校园网站的建设,开避交心主页,从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人手,加强对这部分学...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德育教学中存在人文关怀的缺失问题,过于依赖灌输式教育,忽略大学生的实际需求;重德育知识的传授,轻人文素质的培养;道德实践片面重视形式,忽视大学生主体地位。增强高职院校德育教学的实效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路。结合《基础》课的教学,该文提出了在教学中如何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提升大学生道德素质的一系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现代市场经济的化理问题已经引起伦理学家和经济学家的共同关注,经济学的视角和伦理学的视角似乎仍然存在着某种隔阂与偏差。本文试图从经济伦理学的角度,透视现代市场经济的道德意义,探讨道德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变量的地位、作用及其意义,消解“经济人”与“道德人”之间的游离状态。  相似文献   

14.
李军 《企业家天地》2011,(2):144-144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实际上就是树立社会主义的道德观。提高道德素质不仅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而且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这就要求在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来规范和调节市场活动的同时,也要用道德的手段来规范和调节教育行为。因此,加强学校道德建设、以德治校,以德育人,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从“科学主义”问题出发,辨析了“五四”新化(学)倡导中心存在着的“S会馆”与“校”和“刊”之间主导话语的不同和不同发展趋向,认为这种不同在“五四”退潮后表现得最为明显。章主要针对“整理国故”、“科玄论战”、“女师大事件”对与科学主义相联系的英美派知识分子进行了分析,基于鲁迅对科学主义的认识,提出了在中国社会变革语境中“科学主义与道德主义是双生物”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本从“科学主义”问题出发,辨析了“五四”新化(学)倡导中心存在着的“S会馆”与“校”和“刊”之间主导话语的不同和不同发展趋向,认为这种不同在“五四”退潮后表现得最为明显。章主要针时“整理国效”、“科玄论战”、“女师大事件”对与科学主义相联系的英美派知识分子进行了分析,基于鲁迅对科学主义的认识,提出了在中国社会变革语境中“科学主义与道德主义是双生物”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民营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组成部分,但其生命周期短是个不争的事实。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不是资金、设备和技术等“硬件”,而是道德素质这个“软件”。道德素质这个“软件”的缺失,既跟民营企业自身的素质、能力、成长历程、成长环境有关,也跟政策的漏洞和制度的缺陷有关。要提升民营企业的道德素质,就必须借助企业自身的力量,社会舆论的引导,法律法规的制约才有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18.
企业家作为中共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三类人才之一,是我国的宝贵财富。我国国力的强大、经济的腾飞仰仗于一大批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如何把企业家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才,使他们既是“经济人”又是“道德人”,最近由河北经贸大学杜莹教授等同志撰写的并由中国市场出版社出版的《企业家道德》一书,在这方面提供了参考。该书是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02年度项目,并由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出版基金资助出版。该书对企业家道德做了全面的阐释,论述了企业家应该具备什么样的道德素质,用什么样的道德理念去管理企业。通读全书,感觉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大学生的素质构成中,存在着内在素质之间和内在素质与外在能力之间的不平衡,这表现为道德素质、心理承受能力与审美能力与学生的文化水平的不和谐;文化水平与实际能力的不平衡。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从思想认识上更加科学地看待素质教育,把素质教育作为一种长效教育、做人教育、和谐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仁爱”思想是儒家道德思想的核心。“仁爱”思想将“仁”作为正确处理人伦关系的主要手段和最高道德原则,倡导“仁”与“礼”的内外统一,强调“忠恕之道”的践履。这些思想对当前的学校德育无疑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在施教过程中,要贯穿“爱”以明规范,明规范以张扬爱,教育学生践“忠恕”以修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