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日益兴盛,其中发展迅猛的P2P网络贷款平台对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尤其是小额信贷业务带来了不小的冲击。部分商业银行为了应对冲击,在不断探索后先后推出了银行系P2P信贷业务。本文通过分析P2P网贷优势与劣势,对商业银行发展P2P业务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P2P信贷平台是金融领域的新型商业模式,随着其客户基础的不断扩大和业务领域的扩张,对于传统的商业银行借贷业务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与创伤。通过对新型信贷平台P2P的优势的优势与主要特点分析,并通过P2P的运行模式提出了商业银行四种应对措施:培育新的生态网络、精确定位中小客户的价值诉求、加强客户社会信息的整合与分析能力以及探索金融服务的新手段与新方式。  相似文献   

3.
史宁 《企业导报》2015,(4):86-87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兴起,P2P网络借贷平台大量涌现。在我国,P2P平台因为有效补充了现有商业银行体系,利率较银行存款更高,贷款发放方式灵活,发展形势迅猛,但同时也存在高利贷、欺诈和经营不善的问题,可以从监管、自律以及网络平台建设几方面来进行应对。  相似文献   

4.
张静  王希军 《价值工程》2012,31(4):146-147
要实现P2P网络的健康发展,必须要有有效的安全保障。本文先对P2P进行浅述,将其与Internet进行简单的比较,进而分析了P2P网络的安全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5.
文章深入分析了P2P借贷服务的产生、国内外发展现状,并通过对比有针对性的对我国P2P借贷服务业市场规范及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贺萌 《民营科技》2013,(12):63-63,160
随着P2P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流量控制问题逐渐显现出来.提出了应用流量识别技术的必要性,介绍了几种P2P流量识别技术,并对几种技术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最后指出了P2P流量识别技术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已逐渐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P2P电子商务模式因为拥有匿名性和分散性等特点,这使得电子商务活动变得更加灵活和方便,但同时也让电子商务活动的风险大大增加,其中最主要突出的表现就是信任问题。本文对P2P电子商务中几种重要的信任模型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DHT的Poblano信任模型,能够有效的解决P2P电子商务中的信任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作为互联网金融创新形式之一的P2P网络借贷在我国应势而生.然而,P2P网络借贷在活跃互联网金融市场,推动普惠金融业态发展的同时,与网贷平台相关的"跑路"、"欺诈"、"倒闭"等词汇不断为参与网贷的主体敲响警钟.本文通过分析P2P网络借贷的主要参与主体在模式运行中引发的问题和风险,归纳总结P2P网络借贷相关问题,针对风险防治问题提出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
P2P互联网金融企业审计监管模式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经济》2017,(5):183-187
互联网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掀起金融创新的浪潮,P2P网贷行业应运而生。而金融监管滞后于金融创新,P2P互联网金融企业跑路丑闻层出不穷,又将行业推上风口浪尖,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式与时俱进已迫在眉睫。审计作为经济活动中最有效率的监管方式之一,引导着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本文从P2P行业发展历程以及发展现状出发,从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非法集资风险、操作风险以及网络安全风险几个方面分析P2P互联网金融企业风险特点,从审计监管主体角度构建P2P互联网金融企业审计监管模式,并提出要采取具体有效的审计策略以形成保障机制,从而防控风险,打破P2P互联网金融企业审计监管缺失局面。  相似文献   

10.
2005年,英国第一家P2P网络信贷平台Zopa成立,开拓P2P网络借贷平台行业的发展.2006年,我国第一家P2P小额信用贷款服务机构宜信成立,之后大量平台相继成立.经历了2011年到2015年的高速发展时期,P2P网络信贷行业逐步完善,开始进入存量淘汰阶段.论文分析了P2P网络信贷平台概况和行业现状,对风险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方兴未艾,P2P网络借贷应运而生。文章介绍了P2P网络借贷的主要商业模式,分析了P2P网络借贷的主要风险,并从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平台监管、提高安全技术、建立信用管控体系、促进行业自律以及加强投资者风险教育六个方面提出了加强风险管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P2P网络借贷平台结合了线下的小型贷款模式和互联网技术,在我国主要模式为线上中介型、线下担保型以及两者结合型。本文研究了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模式,指出了P2P网络借贷平台存在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P2P网络借贷平台作为民间金融的一种创新形式,近年来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它的小额信贷、自主选择、自由搭配的模式很好地适应了民间借贷的巨大需求,P2P发展成为民间金融和政策监管的匹配桥梁.文章在简述P2P的特点和作用及中国目前民间金融和政策监管矛盾的基础上,阐述了P2P对于二者的双重适应作用,并对如何完善金融监管政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14年,以P2P网络借贷、众筹等为新兴力量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伴随着P2P借贷行业发展的同时,问题平台事件频频发生。为此,本文以杭州某P2P网络借贷公司风险案例为例,分析其主要风险点,并为P2P网络借贷行业的健康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P2P的识别     
本文主要介绍了P2P技术的发展及目前主要识别方法的特点,并就传输层识别和应用层识别的特点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6.
随着P2P技术的广泛使用,P2P应用虽然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部分P2P应用严重的影响了企事业单位的正常办公,并且为不良信息的广泛传播提供了便利。如何有效的识别并控制P2P流量已成为当前Internet技术中越来越重要一项研究,本文对P2P流量的识别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字段特征与PDU格式两种有效的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17.
P2P的识别     
本文主要介绍了P2P技术的发展及目前主要识别方法的特点,并就传输层识别和应用层识别的特点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8.
陈冬冬 《中外企业家》2009,(5X):139-140
在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促进了信息流通的同时,也对传统的知识产权保护框架提出挑战。P2P软件的出现在传播网络信息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严重损害了著作权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9.
P2P网贷作为一种新兴借贷方式,其便捷的交易方式和较低的投融资门槛,为融资人和投资人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由于行业发展迅猛,监管反应滞后,以及平台天然的准入门槛低,融资人信用普遍偏低等原因,P2P行业近几年来暴雷现象频发,大量P2P平台企业出清。论文从我国P2P行业的发展历程入手,研究了平台企业违约现象的产生原因,结合政府出台的管理措施,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这一行业能够持续良性发展,为实体经济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当前 P2P 网上借贷行业的发展状况及潜存风险,并以国内 P2P 网络借贷行业内第一家拿到金融信息服务资质的公司——拍拍贷为例,揭示了国内网上借贷信用机制的现状,从 P2P 网上借贷平台和政府的角度提出了构建P2P 网上信用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