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逆境中求生存,在夹缝中凿通道。争分夺秒,左冲右突。赤膊上阵在乡土草台上打擂,身着盛装在世界舞台上争锋。”这是一幅让人热血沸腾的浙商群体肖像图,也恰似浙江荣盛控股集团董事长李水荣创业20载的真实写照。从8台织机6间平房起步的村镇制造小厂,到年产值170余亿的大型集团控股公司,一段传奇般的创业历程,被李水荣演绎得淋漓尽致。 纵观荣盛20年成长,李水荣勾勒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创业画卷。他顺时代之势而起,踩历史节点而上,打破时间贝壳,纵横捭阖,一逞豪迈,由摸爬前行,到跨越冲锋,气吞万里如虎。20年风雨兼程,20载恢弘演义,时空凝聚在今天的瞬间:荣盛傲世而立,李水荣写就历史。 看破千古功利名,但使今生逞雄风。李水荣抱服务社会之大愿,立建设事业之宏图,走进荣盛,走近李水荣,你看到的是革新创造的力量,与不可阻挡的希望。  相似文献   

2.
《中国纺织》2011,(2):51-54
当走过"十一五",步入"十二五"的时候,各方专家和学者都开始总结过去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我们共同经历过去悲喜交加的五年,而此刻,最有发言权的是真正在前线作战的企业,他们去年究竟过得怎么样?他们未来的路又会走向何方?北京光华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程庆宝;浙江荣盛控股集团董事长李水荣;红豆集团总裁周海江;三阳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健民;北京铜牛集团总经理张为民为我们带来最新鲜的第一手信息。  相似文献   

3.
倪轶容 《中国纺织》2012,(4):150-152
如今,"向上走"依然是李水荣坚持的基本战略,而荣盛也不断向产业链上游扩张。打造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在李水荣眼里也有了新的价值:以完整的产业链带来规模效应,从而真正掌握发展的话语权。浙江荣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会议室里,一只杯子格外引人注目。这是一只印着"产销首次超百亿纪念"的瓷杯,落款时间是2007年春。  相似文献   

4.
李水荣对对于创新有着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创新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动力,只有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中国化纤工业是从八十年代开始慢慢步入了发展的正轨,那么荣盛就刚刚好赶上了这趟时代列车。1989年,而立之年的李水荣倾家投入20万元资金,购入了8台有梭织机,租用了镇上6间平房,开始了成就自己一生的事业。2014年,曾经的小作坊已经成为了中国化纤巨擘,旗下拥有3家上市公司,产业领域包括以石化、聚酯、化纤一条龙生产为主业,以煤化工、房地产、物流、创投等为辅业的大型企业集团。截至2013年底,浙江荣盛控股集团实现产销650亿元,位居全国500强企业222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33位。  相似文献   

6.
梁莉萍  卢铭 《中国纺织》2013,(5):122-123
凝聚化纤强国梦,一根纱线炽热情。在畅想“中国梦”的热潮中,化纤人也有自己的“中国梦”。讲述梦想,让梦想照亮征途,让梦想鼓舞人心。为此,记者专题采访了荣盛集团董事长李水荣。《中国纺织》:能和您分享一下创业或入行之初的最初梦想吗?  相似文献   

7.
"党旗要始终飘扬在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第一线。"这是晋中供电分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一直以来对企业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要求。无论是上下联动的机制创新,还是灵活多样的主题工程;无论是学习培训的蓬勃发展,还是中心工作的强化执行,公司的党建创新一刻也没有停步,不断焕发出别样的精彩光芒,  相似文献   

8.
杨锋磊 《汽车观察》2013,(10):24-25
"企业只有两种基本功能——营销和创新。"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的这句名言,基本界定了营销贯穿企业运营的始终。在今年的中国汽车市场论坛上,中国国际贸促会汽车行业委员会会长王侠也发表了他对营销的理解:"有人习惯于把技术称作核心竞争力,把产品当成决胜的杀手锏,把管理  相似文献   

9.
始终坚持把"紧密联系实际、服务中心工作、推动企业发展"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主线,把党组织和党员在活动中焕发出的政治热情,引导到岗位建功上,使创先争优活动成为做好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0.
说到企业的发展,有人说现在一流的企业靠文化,二流的企业靠人才,三流的企业靠品牌,四流的企业靠产品,其实这里有一个很大的误区,把企业的文化、人才、品牌与企业的产品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甚至把实实在在做"产品"的企业贬得很低,这就"误人子弟",甚至可以说"害人不浅"了。  相似文献   

11.
正他,原是一名农民工,凭着一股韧劲和拼搏向上的精神,参加工作5年便以出色的工作业绩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从一名普通采煤工经过勤奋的学习、创新的工作,一步步成长为国有煤矿的总经理;他无论走到哪里,都把学习作为第一事务,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实干作为第一精神,始终坚持用心做事、追求卓越,把工作做得异常出色。他,就是河南能源  相似文献   

12.
中国工会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职工利益无小事理念,做实‘职工有困难找工会'各项制度机制,增强维权意识,提升服务效能,努力促进职工群众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全面发展"。辽河油田企业各级工会组织要准确把握工作的基本定位,不断加强理论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切实把工会工作自觉融入到"谋发展、推改革、促管理、益民生、抓队伍、保稳定"的工作思路和部署上来,不断开创企业各级工会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国化纤行业里屈指可数的大企业之一,荣盛的发展模式和每一步的战略行动都可堪称为行业经典。从1998年的"放弃织造、上马化纤"到2010年"深交所挂牌上市";从确定向上游走后开始不断投资的宁波、大连、海南PTA项目,到近期的上游石化项目;从为了适应新时代建设的"盛元差别化纤维"项目到该项目大手笔的"机器换人",荣盛在中国制造业的民营企业榜单中一步步裱新着自己的行业地位,掷地有声的传递着对未来的信心。  相似文献   

14.
浙江荣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荣盛集团)是2006年在荣盛化纤集团基础上成立的一家投资控股企业,拥有控股子公司10余家,投资产业涉及石化、化纤、煤化工、房地产、热电、物流、贸易等多个领域,并形成了投资多元化、生产经营一体化的格局。经过近20年的潜心经营,荣盛集团主营的石化.化纤业务现拥有精对苯二甲酸(PTA)140万吨、聚酯60万吨、纺丝55万吨、  相似文献   

15.
南京大地建设集团把"准"和"稳"作为企业转型是否成功的主要考核指标。所谓"准"就是选择的方向要准,市场需求的前景预测要准,经济效益预测要准;所谓"稳",就是不一哄而上,不急功近利,前期的"功课"要做扎实。企业转型三原则南京大地建设集团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始终把握三条原则:一是紧紧围绕主业,做与主业相关的产业、产品的开发;二是始终坚持科技先导、创新发展的原则,做科技含量高的产业和产品;三是确立向建筑工业化转变、向产品工厂化生产的方向发展的原则。集团制定的转型发展蓝图中,把"准"和"稳"作为转型是否成功的主要考核指标。所谓"准"就是选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产业经济学对于市场结构与企业创新是否存在某种相关性一直存在着理论上的争论,垄断和竞争哪一种市场结构能够更好地促进创新始终是一个悬而未决的话题。实践中我国一方面提出要通过企业做大做强促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另一方面又通过法律等形式对企业垄断行为进行规制。基于知识溢出、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以及产业生命周期等三组外生变量,文章梳理了西方产业组织理论有关“熊彼特-阿罗”争论十年来的最新发展,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对我国现阶段反垄断和激励企业创新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7.
牛方 《中国纺织》2014,(12):60-60
有人说,2014年是中国化纤工业近年来最为辛苦的一年。需求没有回暖、产能继续过剩、利润严重下滑、大中小企业都同样面临着"生存"问题。面对严峻的局势,企业的应对之策各有不同,而作为行业杰出代表,荣盛给出了一份自己的"答案"。"稳定"的内涵"这一年来,  相似文献   

18.
如何将思想政治工作做实、做出成效,使之能够更好助力企业安全生产和健康发展,这是当前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问题。同煤集团煤峪口矿大力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有效途径,努力践行"实干兴邦"这一理念,并贯穿于思想政治工作始终,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认同感、感召力、  相似文献   

19.
梁龙 《中国纺织》2012,(10):114
孚日集团是一家以家用纺织品为主导产业,集国内外贸易、房地产、新型电机、能源科技等多元产业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是全球生产规模最大的家纺生产基地。多年来,孚日集团党委立足实际谋发展,创新载体抓落实,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有力地促进了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实现了党建工作和企业发展的"双丰收"。企业发展,干部是关键,领导班子更是关键中的关键。为此,集团党委始终把领导班子建  相似文献   

20.
何玉梅 《董事会》2011,(3):10-10
在普通投资者的眼里,央企就是皇帝的女儿——看上去很美。真的拿在手里,大多都像烫手的山芋,涨得慢跌得快,分红还少得可怜。这些企业明明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利润也年年翻番,可是小股东们却很少能享受到其中的好处。于是,人们开始怀疑,"皇帝"可能并不想真的把"女儿"嫁出去,只是把"女儿"当成了摇钱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