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中国信用卡》2010,(9):43-44
近年来,国内第三方电子支付产业蓬勃发展。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有主要以个人用户为服务对象的支付宝、财付通等;主要以企业用户为服务对象的环迅支付、首信易支付等。  相似文献   

2.
今年5月26日,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姗姗来迟,草根出身的第三方支付企业苦等六年之后终于拥有了正式身份。这在中国电子支付产业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整个产业必将迎来期待已久的跨越式发展。业界人士认为,未来十年,中国将迎来电子支付产业发展的“黄金十年”。  相似文献   

3.
正一、第三方支付平台发展状况(一)参与者众多,市场集中度高。第三方支付平台可分为两大类:一类独立地提供支付服务,另一类则附属于大型电子商务网站。前者以提供支付接口为主,通过各式各样的支付业务为其合作商户服务,如银联电子、快钱、环迅支付等。后者除提供支付接口,还提供交易信用中介、代理支付服务等个性化服务,如支付宝、财付通和盛付通等。随着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电  相似文献   

4.
祁伟 《金融电子化》2009,(12):29-29
回顾整个中国电子商务与电子支付行业的发展历程,有两个重要因素一直在影响电子支付产业发展,我们认为这两个因素分别从不同层面关系到电子支付市场的规模和效率。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支付清算体系完善性有进一步提升空间。中国的支付清算体系起步比较晚,中国电子联行系统在1991年才开始运行,同城清算系统也在上个世纪80年代才开始使用,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和小额批量支付系统正式运行,取代了之前的电子联行系统和同城清算系统。由于发展历程更长和经济更发达,  相似文献   

6.
规模庞大的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终于获得了首批合法经营的许可证。第三方支付牌照于近日由央行下发,27家公司获得首批《支付业务许可证》,第三方支付企业终于有了国家认可的正式身份。首批《许可证》的颁发,在中国电子支付产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整个行业将在规范的引导下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7.
2005年曾被业界喻为电子支付元年。时光流转,又一个5年过去了,电子支付在我国飞跃发展,各金融机构、第三方支付公司、IT企业、物流企业、产品生产企业等共同见证了我国电子支付市场的高速增长。然而,每个新生事物在其发展之初总会伴随方方面面的问题,电子支付也不例外,在市场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制度缺位、管理和技术手段滞后等原因,导致各种各样的风险产生。如何构建安全支付服务体系、促进电子支付健康发展,已成为业界广为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电子支付行业发展迅猛,电子支付体系日趋完善,电子支付迎来了包括互联网支付企业、移动支付企业、预付卡企业、银行卡收单企业在内的多元化运营主体并存的局面。电子支付成为支付体系中最活跃、最具发展前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电子支付行业所带来的影响,正确评估其潜在风险,制定有效的监管政策,是监管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一、电子支付国内外应用现状 在国外,传统的纸制支付工具正逐步被电子化的支付方式取代。其中,美国2003年在迅猛增长的借记卡带动下,电子支付手段数量首次超过了支票支付方式,成为第一大支付方式。在我国,电子支付产业也进入快速增长时期。据艾瑞市场咨询发布的《2006年中国网上支付研究报告》显示,从2007年开始,中国电子支付产业进入成长期,到2008年整体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  相似文献   

10.
鲁迅先生曾称赞:“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如今,把这句话送给开创中国电子支付先河的那些企业家们一点也不为过。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必然有一种先进的支付手段取代以往繁琐的交易方式。但是新旧事物交替的过程总是充满荆棘和坎坷,互联网时代诞生的电子支付带来的最大冲击是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加剧了金融市场的风险程度,并对传统的金融监管制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些困难对于一直游走在IT、金融、服务边缘的如上海环讯、网银在线、快钱、YeePay、首信易支付等新兴第三方电子支付公司来说,真是一个个不小的难题。随着央行《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出台以及年底对于电子支付企业实行牌照经营管理措施的推出,电子支付企业要在2006年剩下不多的时间里快速完成自身改违来适应金融监管,不断创新电子支付行业的盈利模式,这真是非勇不能为的游戏。[编按]  相似文献   

11.
支付体系发展趋势与中国支付体系的未来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简要论述了现代支付体系发展的总体趋势,并针对中国的实际提出了中国支付体系发展的应对策略。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作用,中国支付体系发展将呈现出传统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普及和新兴电子支付方式的普及与创新并行的格局。  相似文献   

12.
电子支付包括卡基支付、网上支,付和移动支付(手机支付)等,目前电子支付的发展非常迅速,全球各种支付交易量年复合增长率为12.9%。在电子支付领域有两个重要的规则,一是先人为主,二是相对自然垄断。总体上看,全球电子支付产业正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3.
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下发之后,本刊第8期曾对电子支付行业格局进行剖析。首批牌照下发后,国内电子支付行业格局基本形成。银联从线下走到线上,推出银联在线支付和银联互联网手机支付两项全新的网上支付业务;第三方支付企业呈现不同的发展途径,强者如支付宝开始进军线下支付,弱者如未获牌企业只能与获牌企业或银行合作,寻求出路。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电子支付行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第三方支付组织为有力补充的格局。艾瑞咨询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支付行业互联网支付业务交易规模达到22038亿元,同比增长118.1%。为满足社会公众对跨行电子支付业务的时效性需求,促进支付服务市场健康发展,人民银行于2010年9月推出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并于2011年1月成功实现全国推广。  相似文献   

15.
《金卡工程》2015,(3):60-60
近些年来,技术创新和对其它付款渠道不断增长的需求,推动了世界各地对于电子支付和移动支付的需求数量。电子支付在过去四年持续增长20%,移动支付的增长速度更快,每年为52.7%。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新兴市场在支付领域不管改革和探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电子支付发展进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电子支付的发端 1999年9月,招商银行全面启动国内首家网上银行--"一网通",建立了由网上企业银行、网上个人银行、网上证券、网上商城、网上支付组成的较为完善的网络银行服务体系,电子支付在中国浮出水面.随着招商银行首推网上银行业务,各大银行的网上缴费、移动银行业务和网上交易等电子支付形式逐渐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7.
杨雪吟 《时代金融》2014,(3):225-227
移动支付作为电子支付的一部分,以其便利、快捷的特点,日益被人们所接受。本文分析了目前国内移动支付发展的客观环境和形势,认为在今后几年的时间里中国将迎来移动支付的迅速发展时期,并对移动支付产业链主要参与者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发展方向做出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支付电子化在国内崭露头角;2004年至今,电子支付市场以每年不低于100%的增长率发展;2005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明确将非银行类电子支付企业纳入监管;  相似文献   

19.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也是我国电子支付企业发展与突破的一年。在经历了新一轮调整后的经济复苏时期,大量传统行业寻求借助信息技术提高运营效率、拓展营收渠道,这一趋势带动了各企业开始在创新金融方面进行大量有益尝试,客观上为电子支付市场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20.
易宝支付是中国领先的独立第三方支付公司,自2003年运营以来,一直致力于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安全、简单、快乐”的专业电子支付解决方案和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