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正(一)技术创新:英达热再生道路养护技术领先世界78项国家专利,专利数和科技成果转化率在行业内遥遥领先;发明7项热再生施工工艺,"对症下药"治理各类路病:英达设备模块化组合方式,实现"对症下药"的同时,解决设备转场及大型设备施工交通干扰的问题;攻克加热技术、SMA路面循环再用、重度车辙治理、环岛施工、高架桥桥面施工等行业难题;英达就地热再生成套设备和施工工艺被交通运输部鉴定为国际领先;  相似文献   

2.
正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自2003年起,引进加拿大大型就地热再生机组开始进行沥青再生技术的研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完成多项再生技术攻关,形成全面的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应用体系。施工总面积已达1000多万平方米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是一种以"绿色环保"为理念的新型道路养护施工技术。该技术针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非结构性破坏,应用就地热再生系列机组,就地将旧路面加热、铣刨、收料、添加适量再生剂、沥青,以及连续级配或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南方某公路养护工程实例,通过分析原路面材料确定了原路面集配和沥青老化及混合料性能,结合目标配合比试验确定了再生剂掺量及热再生施工方案,介绍了该公路在养护过程中采用的就地热再生养护方法及其产生的效益。  相似文献   

4.
正经过十余年的通车使用,深圳某高速公路路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影响着行车的舒适和安全。为恢复其良好的路用性能,同时实现节能减排,经过多方论证,该高速公路路面采用加铺型就地热再生技术进行维护修缮。加铺型热再生施工机械组合选择加铺型热再生机组选择路面热再生机组设备种类很多。对于该项目而言,由于采用加铺型就地热再生方案,更关注具有不同摊铺方式的热再生机组的选用。根据热再生机组设备的  相似文献   

5.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可快速开放交通,已经被大量使用在沥青路面的维修施工当中.侯平高速公路运三段于2001年建成通车,日通行交通量大,且以重载车辆居多,造成了路面横纵缝、不规则裂缝、龟裂、坑槽、车辙等严重病害.本文通过对就地热再生在侯平高速公路运三段的应用进行梳理,总结了该技术在施工中应注意的要点、难点,以期与同行分享.  相似文献   

6.
正11台大型养护设备在施工路段排成一串,像一组缓缓移动的列车。随着这组"养护专列"缓缓向前开动,原本陈旧的橡胶沥青路面,立刻焕然一新。压路机紧跟摊铺机,一路碾压过去,路面迅速成型……4月28日,在G5513长张高速益阳段(以下简称"长益高速")65公里至67公里路面上,首段橡胶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养护工程试验成功,标志着橡胶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成套技术在湖南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7.
《长龙》     
正说明:为解决境内G30连霍高速公路的车辙、裂缝、坑槽等路面病害,张掖公路管理局抢抓气温逐升有利时机,运用就地热再生技术对临泽至清水部分路段进行预防性养护,实现了原路面废旧沥青混合料100%再生循环利用,充分体现了高效、优质、环保、节约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正项目名称:江苏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质量控制技术研究获奖等级:二等奖提出了全新的质量控制要求该项目通过对江苏省已完成的就地热再生工程使用现状的大规模调查,系统总结评价了就地热再生工程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建立了就地热再生工程全面量化的质量控制体系。项目选取了120公里就地热再生路段进行了国内现有最大规模的现场调查,调查路段包括不同施工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前,江苏高速公路行业已经由"建养并重"迈入"以养为主"的时代,预防性养护技术经过3个阶段的探索得到稳固发展。其中,结合江苏高速公路路面结构、总体性能、病害表现形式等具体现状,就地热再生技术"脱颖而出",成为江苏省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的主要技术措施,应用里程逐年增加。本文总结了该项技术在江苏的应用实践,以期为高速公路行业提供相关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正>微表处技术具有路面构造修复、裂缝密封、车辙填充等多项修复功能,与热沥青薄层罩面相比,具有施工快捷高效、节省路面养护维修成本的优势,作为一种预养护技术在全国的高速公路上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使用后的沥青路面普遍会出现行车噪音大、易脱落等技术问题。为解决此类问题,该研究从提高粘结材料的粘结力、调整级配、添加橡胶粉等方法来降低噪音、增加粘结力等方面着手,进行探索性试验,并在京港澳高速公路新乡至郑州段进行路用性  相似文献   

11.
<正>4月21日至22日,路面材料与公路养护技术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全国交通界的专家,学者和科技工作者,以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多位嘉宾参加了会议。会上,专家们各抒己见,在各自的专攻领域发表演讲,为路面材料与公路养护技术的研发与使用建言献策。高性能RAP冷再生材料:宜深入研究同济大学教授孙立军介绍了用于路面修复的高性能RAP冷再生材料设计技术。路面再生技术可分为热再生技术和冷再生技术。热再生技术,尤其是厂拌,在绝大多数国  相似文献   

12.
<正>10月17日下午,京昆高速公路山西省运城市河津段上,一套就地热再生机组在有条不紊地工作,无烟无焰中,原本受损的沥青路面焕然一新,参观者赞不绝口。现场施工的机组是江苏奥新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奥新公司")最新研发的CRA7000型就地热再生机组。近年来,随着中国高速公路养护工程量的不断增加,环保要求逐渐严格,就地热再生工艺及设备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公路事业近年  相似文献   

13.
作为体量巨大的带状构造物,公路路面维修养护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再生利用是实现绿色循环利用的必由之路,沥青再生技术也由此得到重视。近年来,围绕沥青再生技术,又衍生出了就地热再生、厂拌冷再生等技术。为进一步了解沥青路面材料再生技术,本刊特邀请行业内的专家,详细分析了废旧沥青路面回收料的技术性能、各类再生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场合、再生沥青混合料设计与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关键,并就再生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某高速公路养护工程实践为例,对就地热再生技术进行了详细论述与分析,并提出了的具体的应用策略与方法,供行业同仁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正项目名称:江苏省普通干线公路养护技术和决策支持体系研究获奖等级:二等奖近日,太仓公路处对省道359全线卿浆路段进行了集中修复。施工过程中,养护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施工流程,使用开槽机、热再生等设备对病害点实施切方重铺,确保施工质量,有效阻止了路面病害的蔓延。近日,2016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公布,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作为"主要完成单位"所申报的三个项目获奖,其中"江苏省普通干线公路养护技术和决策支持体系研究"获得二等奖,"基于信息融合的普通干线公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对道路的要求日益提高,道路养护行业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兼具医术与医德的‘公路医生’.”英达公路再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达)的总裁施伟斌在公司港股上市后,首次召开媒体发布会,与行业内各媒体展开精彩互动. 技术国际领先 多年来,英达的发展重心主要放在就地热再生领域.“从涉足这个领域开始,到遥遥领先于欧美同行,英达的发展过程是跨越式的.”施伟斌说,“英达在热再生的应用内涵上相比国外也有了很大的拓展.”比如,在美国或者欧洲,热再生养护技术相对单一,而在国内,英达已经实现了“对症下药”.“路病百种,下药千变”,根据路面病害本身、施工环境和业主规划来制定具体治理方案,让热再生不再只是单一的一味成药,而是可以组合变化灵活药方.  相似文献   

17.
2021年1月20日至22日,全国路面功能修复及提升技术研讨会将在浙江杭州召开。会议内容包括专题报告和调研考察两部分,报告环节设置了道路等基础设施非开挖修复技术的发展与“工程医院”共享平台的探索、水泥混凝土路面纹理与使用功能、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工程关键技术、江苏高速公路养护与管理等10个行业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18.
<正>项目名称: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养护技术及装备研发获奖等级:二等奖"研究成果为建立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与养护规范,推动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为丰富和发展我国路面结构,延长路面实际使用寿命提供了技术支撑。"经过二十年的建设,我国高速公路的通车里程已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同时,高速公路的翻修养护数量也在快速增长。因此,如何延长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已成为我国高速公路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就沥青路面而言,设计基准期为  相似文献   

19.
<正>虽然现在公路建设事业得到空前快速的发展,但是针对单一设计方案以及施工工艺落后带来的弊端,一些施工单位并没有采取因地制宜的公路施工方案,造成公路运营后出现各种病害,亟需对公路路面采取维修处理。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操作成本低,修复效果好,使其在旧路病害养护中得到快速应用。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利用沥青发泡结合旧路的铣刨材料而综合利用,对该混合料进行重新压实,使其成为新的公路路面结构层。该施工技术主要是从路面上淘汰的旧材料,重新提取老化沥青,变废为宝,有效地节约材料,同  相似文献   

20.
创新     
<正>陕西利用建筑垃圾建设高速公路9月获悉,陕西即将建成的"西咸北环线高速公路",大规模综合利用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填补了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领域建筑垃圾再生综合利用的空白。同时,该路还在国内首次大范围将橡胶沥青SMA结构用于高速公路沥青上面层,对橡胶沥青加工设备、胶粉加工、橡胶沥青加工工艺参数的确定及相关技术标准和实验检测体系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形成《橡胶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指南》,有效填补了该项技术的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