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物价上涨影响因素及宏观调控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价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经济变量,又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物价水平是衡量宏观经济是否过热的"晴雨表"。2010年中国经济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已经在逐步恢复并将不断增强,从而推动经济增长重回上升周期。但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也隐藏着物价增长可能过快、消费增长或将乏力等隐患。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国物价总水平明显上升,己成为中央宏观调控关注的核心指标。  相似文献   

2.
今年以来,随着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物价涨幅趋稳,资产泡沫化风险降低,经济增长逐季回调,但仍处于高位,经济运行开始回归正常增长轨道。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外部发展环境总体上略好于今年,国内投资、消费有望实现较快增长,预计一季度以后经济增长将企稳回升,全年达到9%左右。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相对稳定的同时,应积极推进相关领域改革,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为中长期经济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八月份,中国宏观经济延续了七月份强劲增长的势头。汽车工业及交通设备制造业跃居各行业之首,成为工业增长新的领头羊。外贸出口和引进外资快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减,消费较前有所活跃,物价跌势趋缓,环比指数略有回升。然而,与实体经济向好的态势相比,金融体系的低效率依旧,成为当前经济运行的瓶颈,金融改革不仅任重道远,而且时不我待。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继续回升向好;工业生产加速回升,投资保持稳定运行,消费持续快速增长,进出口恢复好于预期。与此同时,经济运行中也存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旱灾加大捉产品价格上涨压力、新开工项目投资增速较快、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等突出问题。展望未来,在基数效应、政策效应和库存效应等因素的影响下,2010年宏观经济将呈现出前高后稳的走势。预计全年GDP增长9.5%左右,CPI增长3.5%左右。  相似文献   

5.
, 《新经济导刊》2012,(9):90-91
欧洲债务危机仍未有实质解决方案,欧美经济增长及就业、消费隐忧仍存。7月份中国进出口、投资、消费增速均趋于疲软,中国经济三季度将企稳回升,稳增长政策有待加码。由于国外需求萎缩、国内政策紧缩,采购经理人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企业信心指数均依然低迷,实体经济营商环境已转差。房地产市场成交略有回升,房屋销售价格方向未明。  相似文献   

6.
2000年中国经济形势及2001年走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2000年以来,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出现了重要转机,国内生产、投资、消费加速回升,对外贸易保持快速增长,财政、金融形势平稳,国际收支状况良好,整体经济运行再次进入8%以上的快速增长轨道,这标志着中国已经成功地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积极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结构不合理和需求增长较乏力的问题尚未根本缓解,稳住经济增长速度的任务依然艰巨。2001年需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进一步搞好政策间的相互协调,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和改革的深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1-2月福建省经济平稳开局,运行良好,主要经济指标均好于全国水平,尤其是投资、出口快速增长,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工业增势疲软、消费增长乏力、物价涨幅回升等问题也比较明显.要抓住当前宏观环境向好有利的机会,扎实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各项部署,重点抓好“三驾马车”和三次产业发展,确保经济沿着健康平稳的轨道发展.  相似文献   

8.
培育内需增长的基础促进投资与消费良性循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当前经济发展趋势的判断,目前有三种很不相同的观点:一是以内需回升速度加快(特别是民间投资回升与新的消费热点形成)和工业增长创出新高为依据,认为经济增长的拐点已经出现,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即将展开;二是认为内需增长的基础逐步形成,经济已逐步摆脱单纯依赖政府投资进入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推动的平稳增长阶段;三是认为虽然内需回升有力地促进了当前经济增长,但由于消费需求不足和结构性、体制性障碍所造成的民间投资增长缓慢、就业岗位减少、物价持续下跌等问题在短期内难以缓解,经济继续加速增长面临相当大的压力。上述意见分歧起因于对当前内需增长的认识不同,只有正确把握内需增长趋势,才能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9.
2014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增长稳中略升。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告别高增长时代由此导致投资放缓,消费亮点不多但整体趋稳。由于宏观运行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私人投资意愿趋弱,货币供给快速增长且实体经济融资困难,企业成本高位运行挤占企业利润等,经济运行仍然面临下行压力。综合各种因素判断,在"微刺激"政策效果不断显现的情况下,预计下半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更加稳定。然而,中国经济增长在中高速增长"新常态"中仍面临经济结构和社会、政治体制、收入分配等多项改革任务。  相似文献   

10.
市场环境分析2004年市场走势以及投资机会的多寡主要取决于物价走势、央行货币政策取向、利率市场化推进程度以及债券市场的创新力度。总体上,我们认为2004年债市将是创新发展重要的一年,总体环境要比2003年平稳。物价2004年有利于物价上涨的因素有:(1)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将促进城乡居民收入乃至总需求增长,从而带动价格总水平的回升,初步预计2004经济增长率为9%。(2)粮食价格有望持续维持升势,将带动农副产品的上涨,直接拉动居民消费价格继续稳定回升。(3)我国公用事业中水价、电价、学费等均存在较大的涨价压力,铁路运输、城市公交运输…  相似文献   

11.
《新经济导刊》2012,(10):88-89
欧洲债务危机仍未有实质解决方案,欧美经济增长及就业、消费隐忧仍存。中国进出口增速疲软,投资、消费增速相对稳健,中国经济稳增长政策有待加码,三季度有望逐步探底。由于国外需求萎缩、国内政策紧缩,采购经理人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企业信心指数均持续低迷,实体经济营商环境已转差。房地产市场成交略有回升,房屋销售价格方向未明。  相似文献   

12.
基于"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建立的中国多维先行、一致和滞后景气指数显示,宏观经济的滞后指标——物价景气指数已经接近峰值,表明受刺激性政策带动的宏观经济上行已经出现拐点;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钢铁和出口景气先行指数、一致指标——房地产景气先行指数均已出现企稳回升态势,说明我国宏观经济未来运行不会出现深度回落,而是处于平稳调整状态。预计2012年,我国经济将继续平稳回落,投资、消费和出口将进一步回调,价格水平则继续在高位波动。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我国投资与出口出现了快速增长,随之而来的是我国消费市场也呈现出明显回升。这种趋势说明,虽然消费需求不如投资和出口那样活跃、能够立即见效,但它的增长却会对经济产生惯性,并成为推动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和动力。我国经济虽然经过了连续几年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4.
《新经济导刊》2012,(6):88-89
欧洲债务危机仍未有实质解决方案,欧美的经济增长及就业、消费隐忧,导致中国的进出口增速放缓。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逐步释放宽松信号,投资增速、消费增速显示内需增长。由于国外需求萎缩、国内政策紧缩,采购经理人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企业信心指数均依然低迷,实体经济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15.
我国出口及经济增长将在2012年探底回升,CPI涨幅将回落到3%左右。2013年以后经济增速及物价涨幅走势取决于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在国内宏观调控政策保持相对稳定、美欧日进口适度增长的情况下,2013年一季度以后我国经济增速将可能较快增长,CPI涨幅也将回升到4%以上。人民币持续升值会有效降低CPI和PPI涨幅,但也会导致投资、消费和出口及经济增速出现较大幅度下降。2012年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应是防止经济增速深度下滑。  相似文献   

16.
《新经济导刊》2012,(4):88-89
投资增速、消费增速平稳。欧洲债务问题尚待实质性解决方案,欧美的经济增长及就业、消费隐忧,导致中国的进出口增速放缓以及逆差。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逐步释放宽松信号。由于国外需求萎缩、国内政策紧缩,采购经理人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企业信心指数均持续低迷,实体经济增长已明  相似文献   

17.
基于1984-2013年全国农业生产总值、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数据,研究农村经济、物价变动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研究表明:长期来看,三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这说明农村经济的增长会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物价的变化则会反向影响农村居民收入。而短期来看,物价的上涨会增加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农村经济的增长则不会对农村居民收入有明显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发展研究》2012,(9):45-52
7月份福建省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工业增速有所回升,三大需求缓中趋稳,物价涨幅渐至底部,同时也存在需求回升总体乏力,企业经营效益较差,财政收入增长趋缓,信贷供给增长偏慢等实际困难,增长再度放缓的风险依然存在。下一阶段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优化经济结构,挖掘消费潜力,加大政策落实力度,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19.
“十五”时期,随着收入的持续稳步提高,广东农村居民用于生活的消费支出迅速增长,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全面增长在收入增长加快的拉动下,农村居民对收入增长预期提高,消费信心增强,生活消费支出全面增长。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2005年广东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707.7元,比2000年增加1061.7元,增长40.1%,年均增长7.0%;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实际增长6.0%。1、八大项消费支出全面增长。2005年广东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1789.4元,比2000年增长35.8%;人均衣着消费支出143.5元,增长37.7%;人均居住消费支出530.3元,增…  相似文献   

20.
《新经济导刊》2011,(10):88-89
投资增速保持高位,消费增速有所增长。美国及欧洲债务问题导致的经济增长及就业、消费隐忧,将对中国的进出口造成重大的不确定性。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仍处于被动观望期。紧缩政策下采购经理人指数持续低迷,消费者信心指数因通胀而波动,企业信心指数因出口及消费总额的居高而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